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成通房,春芽初绽栖衡门 > 第123章 朱笔点探花

仅三月一个月,李府光是现银售出的御麦种,入账了超过两千两雪花银。

还未算上赊出去的,也有好几百两银子。

李安和张氏看着账本,喜得合不拢嘴,夜里睡觉都能笑醒。

而那些批发了种子运往外地的富商,更是将种子转手卖出了二两甚至三两银子的高价。

尤其在京城,这“御麦”种竟也奇货可居,供不应求。

尝到甜头的各地粮商,到了四月份五月份还络绎不绝地赶来扬州求购。

对此,李府一律对外婉言谢绝:“对不住各位,今年的种粮已下地,实在没有富余。

诸位若还想买,且等六月新粮打下,再来看看吧。”

没能赶上这波的人只得悻悻而归,心里盘算着,下半年定要早早前来,绝不能错过这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三月十五日,殿试在紫禁城皇极殿举行。

久不视朝、潜心修玄的嘉靖皇帝亲临主持。

嘉靖帝中后期虽怠政,但殿试作为国家抡才大典。

他通常仍会亲自主持,以示对科举取士的最终控制权。

林景衡因会试排名第十二,位置被安排在了大殿中后列。

这样的安排未必没有保守派的手笔。

他们无法在考试成绩上动手脚,便试图利用排序和位置,来减少这个风头正劲、又明显属于清流派的年轻人,可以在皇帝面前露脸和得赏识的机会。

意图压一压他的气势,最好让他只得个中等名次,外放做个闲职,以免其日后成为心腹大患。

殿试策问紧扣时政,涉及漕运、盐务、水利、农桑等实务。

林景衡凝神静气,结合扬州救灾的切身体验,引经据典,析理透彻,所提对策皆切实可行,文采斐然又充满务实精神。

他的答卷在一众或空泛迂阔,或保守陈旧的答卷中显得格外出挑。

嘉靖帝高坐龙椅,半阖着眼,似在养神,实则将台下众生的表现尽收眼底。

当内阁大学士读卷官依次唱读前十名考生的策论要点时,他只是微微颔首,未置一词。

直到听到林景衡的答卷内容,特别是其中关于利用新粮种、优化仓储转运以应对灾荒的论述时。

昏昏欲睡的嘉靖帝忽然睁开了眼。

他对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并没有多少印象。

但是这“御麦”解困之功,果断赈灾之能,还有那个独特的御麦饴糖却让他记忆犹新,至今还记在心头。

如今听到文中提到的这些,都让他觉得此子颇有魄力和实干之才。

读卷官读完,再次提及林景衡的名字时,嘉靖帝忽然开口。

声音不高,带着一贯的慵懒随意,在寂静的大殿内回荡:

“答得好。”

随即,他执起朱笔,在御案上的名单中,找到了林景衡的名字,轻轻勾了一个记号。

这一举动,宛如重锤,瞬间敲在殿内所有大臣的心上!

陛下竟在殿试之上,当着百官的面,亲自开口称赞一个排名在十名之外的贡士,还动了朱笔?

此意何为?

是单纯欣赏其才,还是有意敲打某些人,亦或是要扶持新的力量?

消息很快从殿内传到外面等候的官员圈子里,旋即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哗然!

“陛下亲口称赞?还动了朱笔?此子是何人?”

“林景衡?可是前些时日献‘御麦’,又于山东赈灾的那个扬州举子?”

“听闻他年未弱冠,竟然未满二十岁?”

“什么?未弱冠?那岂不是才十**岁?如此年轻竟能得陛下如此青睐?”

众人的目光霎时聚焦在那位身处中后列的年轻贡士身上。

惊疑、审视、赞赏、忌惮……种种情绪在无声中激烈交锋。

清流派的李首辅、杜尚书、赵大学士等人交换了一个眼色,面上难掩喜色。

而保守派的几位官员则面色微沉,眼底暗流汹涌。

万万没想到皇帝会如此直接地表达欣赏,这打乱了他们所有的预想。

皇帝离去后,具体名次需由读卷官,主要是内阁大学士及几位重臣商议拟定。

在讨论前十名最终排序时,有几个清流派大学士认为陛下明显属意林景衡。

且其才学实务俱佳,容貌俊朗气度不凡,提议将其从第十二名大幅擢升至前十名内的一甲第三名探花。

此举立刻遭到保守派官员的强烈反对:“荒谬!

林景衡文章虽尚可,但论经义精深、文采华茂,前十之中多有胜于他者!

依我看,拟定第八名,位居二甲行列已是对他最大的抬举了!

若因陛下随口一赞便破格提升,置其他寒窗苦读的士子于何地?公道何在?

李首辅,谁人不知他是你的门生,此举恐有徇私之嫌!”

李首辅面色沉静,驳斥道:“殿试取士,非仅考校经文记诵、词藻华丽,更重经世致用之能、为国分忧之志!

林景衡于山东赈灾中展现的魄力、担当与卓绝的实务能力,诸位有目共睹。

此正为国家急需之干才。

其策论扎根现实,切中时弊,所言皆切实可行,绝非纸上谈兵。

提升名次以彰其实干之才,激励天下学子注重实务,有何不可?

只是擢升探花?景衡毕竟过于年轻,再历练几年也不迟。

第八名?嗯,二甲第五名也是可以的。”

几位清流派纷纷赞同点头。

只是还有几人坚持称,前十名内就属林景衡相貌俊朗,此届探花非他莫属。

几位保守派强烈反对,据理力争。

一会儿功夫,殿堂内又是一轮激烈的唇枪舌战,双方争执不下。

李首辅叫停众人的争吵辩论,目光一一扫过众人,缓缓道:

“诸位无需争吵。

依老夫见,不妨将前十名次草案,包括提议的一甲第三名和二甲第五名两个选项,一并呈送陛下圣裁!

由陛下乾坤独断,最为公允!”

他将最终决定权巧妙地抛回给皇帝,保守派反对者顿时语塞。

他们虽面露不忿,却也不敢再强硬反对。

毕竟谁也不敢承担质疑皇帝刚才那声“答得好”的风险,只得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最终拟定的名次草案在二日后呈到嘉靖帝面前。

他在林景衡名字旁看到了“拟第三名”和“拟第八名”的争议备注。

一旁侍立的大太监黄锦低声将朝堂上两派的争论简要禀明。

嘉靖帝听着,唇角微扬。

并未过多犹豫,执起朱笔,便在“第三名”上画了一个清晰的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