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之开局从扛大包开始 > 第6章 不上学的原因

四合院之开局从扛大包开始 第6章 不上学的原因

作者:新初酒五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5:22:07

齐妍华给杨大林倒了一杯热水,才开始解释。

都是粮食短缺惹的祸。

齐妍华十七岁,读了高一,齐晓宁十二岁,读五年级。

每个人的定量一减再减。

学校里的老师都吃不饱了,而且八成还是粗粮,原来是七成是粗粮。

每个人的定量已经减为成人的21斤,婴儿的3斤,儿童的8斤,像十七的齐妍华还有十二的齐晓宁分别只有定量18斤和14斤。

而正常年份大、中学生的定量29~36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35斤。

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24~28.5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27.5斤。

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18~23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22斤。

三周岁以上不满六周岁的儿童,12~17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14斤。

不满三周岁的儿童,6~11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8斤。

对比一下可以看到差了多少粮食,最惨的是川省,59年平均人均定量19斤一个月。

而此时的肉票供应更可怜,一个月仅仅有四两。

明年好像还更厉害,人均一年吃肉0.85斤,这可是一年,一个人吃不到一斤肉,什么概念。

所以学校里,一开始是普遍上半天课,大家活动半天,后来是上半天课回家休息去吧,别活动了。

再后来60年秋天上了一阵课,不过后来又不行了,老师快饿死了,全体放假了。

齐家姐妹已经放假一周了。

她们家如今定量是齐婶子的21斤,加上两姐妹的32斤,一共53斤。

杨大林没有来之前,三个女的,饭量还小,吃的也节省,齐婶子还有点先见之明,存了一些粮食。

一天两顿才勉强够吃,如果加上杨大林这个大户,没见齐晓宁这丫头对杨大林这么大意见嘛!

不到六十斤的粮食,粗粮还占百分之八十,人均13.25斤粮食。

还是一个月,每天人均0.44斤,好家伙,确实能保证饿不死。

一天每个人两个二两的窝头就行了。

但是大多数活动就不能干了,天天在家躺平吧。

今天见瘦的都快脱像的秦淮茹,脸上一点光泽也没有,也没见到诛仙不灭的棒梗还有小当,估计就在家里躺平呢。

出来活动就是浪费粮食啊。

齐晓宁说,家里要没有他来,她俩一般也是能躺着就不坐着,尽量减低消耗的。

前段时间报纸上还推广了什么双蒸法,就是如所谓的双蒸法:办法之一是将米放进罐内干蒸20分钟,然后加水,每斤米加水3斤3两,用猛火蒸40分钟即可。

办法之二是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分装入罐,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即可。双蒸法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能增加40%以上,且饭粒不烂,味道好。

味道好不是扯淡嘛,增量增量,米泡膨胀,饿坏肚子,撑坏膀胱。

还有“砖家”提出代食品,什么小球藻营养丰富。

这玩意蛋白质含量有一半,但是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抑制脂肪吸收并促进代谢,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体重异常下降。??

加速上皮细胞代谢,引发皮肤干燥脱屑。??

高蛋白含量可能增加肾脏代谢压力,尤其对肾功能不全者风险更高。

真是自己不饿,吃着高级供应,拿老百姓开心。

这些都说明了,齐玉兰婶子的恩情之重。

杨大林听完主要是齐晓宁在说的话,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自己的到来真的会导致这个家有饿死人的情况。

没看见强如易中海的高收入人群也不敢往家里领人嘛?

全院除了齐玉兰之外,没有一个人敢往家里带亲戚来的。

大多数人有亲戚也是稍微支援一点粮食,也不敢往家里领人。

齐玉兰是院里今年第一个。

去年院子还有很多来打秋风的亲戚,今年没有一个敢接待的了。

没办法,灾情看不到头,谁也不敢了。

但是齐婶子却敢,还把一个大小伙子领回了家。

杨三斤知道这份恩情之重,所以他想着要尽量自己挣到粮食。

减轻齐婶子的负担,不然天天齐晓宁的白眼就够自己受的了。

虽然这丫头有点刀子嘴豆腐心,可也是嘴硬心软。

杨大林给齐妍华打听:“妍华姐,这附近有地方能打零工嘛?”

齐妍华仔细想了想温柔的说:“我也不太清楚,我平日里也没怎么关注过,门房的齐大爷可能知道,院子里其他住户多数是轧钢厂的职工,日子还算过的去。”

“哦,那倒座房的三大爷家的闫解成是正式工作还是打零工?”

齐晓宁连忙举手:“我知道,我知道,他是在轧钢厂车间做工人的。”

得了,谁说的闫解成是当零工的,可能人家当了一段时间零工。

不过最后还是进了轧钢厂。

不管闫老抠花了多少钱让闫解成进去的,估计闫解成都的分期给闫老抠还钱还得加上利息。

这家算计的太清晰了,把子女的亲情和孝顺都算计没了。

至于院子里其他打零工的还有三家。

一家是后院的陈大光,陈大光打零工,不过和齐家关系一般。

前院西穿堂屋的李永强家的大儿子李建国,他好像也在打零工。

就是刚才在外面打招呼的李大妈的儿子。

大门西侧倒座房的第一家的姚水声也是打零工的。

这些人杨大林分析了了一下,最好的是去找门房那个齐大爷。

他为人热情好客,经验也多,杨大林打算回头请教一下他。

实在不行,杨大林准备晚上睡觉前吃了大力丸,明天就去火车站或者粮食站去抗大包。

没办法,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身上一毛钱也没有,直接上门去请教人家,人家和自己又不熟,凭啥会拉自己一把。

要先想办法挣点小钱钱,买两包烟,或者一瓶酒,去请教人家也说的过去。

自己初入这地,一定也要把群众工作做好了。

团结一批人,有事也能有人帮着说话。

不然上来就装逼,最大可能真被街道赶走。

因为自己没有户口啊。

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脚跟没站稳,能不惹事就不惹事。

最大的问题,先解决掉齐家的担忧才是最重要的。

喜欢四合院之开局从扛大包开始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四合院之开局从扛大包开始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