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林一听,还要写检查自己这牛肉不就白拿出来了?
然后又掏出十个双黄咸鸭蛋放到桌上:“哥,咱打个商量,检查能不写不?”
齐德胜嘴角都翘起来了:“不能,这检查说要写都得写,少不了。这已经给你大事化小了,你还想咋滴,检查少不了。”
杨大林这才郁闷说:“那好吧,那个能不能打个商量,胜哥给拿几份范文,我参考一下,别写了不该写的了?”
齐德胜一听,犹豫了一下点点头:“这个可以有。”
杨大林这才松口气,主要真怕自己照后世那样写,写了不该写的话,给自己找麻烦。
也给田哥和齐德胜添了麻烦。
齐德胜从抽屉里翻出几份检查,递给他,让他拿回去参考一下,明天把检查带回来,明天一早当众阅读。
杨大林没办法,只好把几份范文装口袋里,准备告辞离开。
临走时齐德胜把十几块钱塞进他口袋里:“吃了你的东西,不能不给钱,别让哥犯错误,多的就当你跑腿钱了,少了也别怪我,就当你孝敬哥了。
滚蛋吧。”
如今黑市上两斤卤牛肉少说也得十块钱,齐德胜还不至于占这么大便宜,这钱没少给。
杨大林被踢出办公室,想拒绝都拒绝不了,走出门才听到里面传来两个人分赃的声音。
田学义一句:“一人一半。”
然后里面又传来齐德胜的声音:“放屁,我出的钱,让你吃一口就不错了。”
杨大林摇了摇头,掏出口袋里的钱,数了数,自己这是送礼还是卖货来了。
这两个大哥真不错,面冷心善,或许也只有这个时代受过军队教育的退役军人才有这样的觉悟,以后好好处吧。
快到家的时候杨大林的挎包又满了,怀里还藏了一罐早上签到的奶粉,一罐两斤重。
铁罐子装的,外表啥标识也没有。
也不怕被人发现了猫腻。
到了家车子一打铃,齐晓宁就从屋里跑出来了。
接过杨大林的挎包,还见杨大林鬼鬼祟祟的把一个罐子从怀里拿出来递给自己,齐晓宁一愣,就知道有好东西,赶紧先跑回了家。
晚上吃饭的时候杨大林和大家又简单说了一下工作的事。
说自己很快可能就会跟着师傅给市区的单位送货,以后也会跟着师傅去跑长途,让齐婶子有个思想准备。
齐婶子一听这话,就连忙说会尽快帮杨大林准备好几件换洗衣服,还有再给他准备个竹编的行李箱。
杨大林想起前世看电视看到的竹编或者木头的行李箱,又想到万向轮的专利。
这玩意不知道国家会不会申请专利,别自己提出来了,肥了老外,只好暂时不说了。
杨大林让齐婶子别那么费劲,用点结实的布,给缝个可以双肩背的大背包就好。
这样可以背着,上了车,放车上也方便,还不耽误手上拿东西,上面口子穿一圈绳子,到时候一拉就能紧口系住就好了。
齐婶子一听这挺好,最近家里不缺布,挺方便的。
杨大林心想回头还得去多大爷那去一趟,买一套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啥的装到空间里。
最好再准备个小刀,斧子,木柴,火柴之类的,如今跑长途,不仅休息不好,还有可能吃不好。
还有安全也是个问题。
自己有条件能准备的都准备肯定都准备上,再准备个鱼竿之类,各种东西慢慢攒着。
万一跑到有大河的地方,那可以趁机搞点鱼。
在四九城里钓鱼,杨大林一次没想过,这年代年年街道都拿网捕鱼,能钓到一条二两的闫埠贵都得乐半天。
这时候能在四九城钓到大鱼,真是想瞎了心。
就算有,也很难钓到的。
杨大林前世钓鱼钓的次数不多,但是架不住他到时候舍得下饵料啊。
鱼竿到时候先准备上,万一能用到呢。
杨大林一直等齐婶子回房间睡觉了,才在自己屋里开始准备抄写检查。
不然刚才被齐婶子看见了,齐婶子还得担心。
报喜不报忧也是杨大林一贯的作风,前世外出打工,给老妈也是这么说的,农村孩子,懂事的早。
杨大林先是从其他人写的几份检查中学习了一下。
然后想好怎么写,还要注意一些繁体字没有简化的,就开始了胡编乱造。
整体思想要诚恳,要认识到错误,要知道改正,保证再也不犯。
还得夸夸领导,夸夸田哥,都是有领导的英明教导。
再展望一下未来,保证在领导英明的带领下,工作会越做越好。
洋洋洒洒,杨大林把自己这一篇写了快两千字。
好家伙,有点超纲了,赶紧收尾结束。
这都跟写领导讲话稿一样了,三个大点,九个小点,十八项注意了。
又帮着田哥简简单单写了五百多字。
杨大林才揉着发酸的手腕,钻被窝睡觉。
写这玩意真累啊,比老五写小说还累。
杨大林一觉到天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