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历史博主收起嘴角,敲着小黑板说回原本的正题。
【咱们继续说第三个阶段的第二个历史节点,自熹宁十四年起,景朝武将如雪花般涌向灭国战场。】
【我刚才提到的江敛也上了战场。】
【这一次,郁离没有亲自领兵出征,而是跟宪宗一起留守朝堂。】
【这对君臣镇守后方,多数武将都被他们放出去嚯嚯周边国家。】
【主打一个一网打尽,嘎嘎乱杀。】
【在这段时期出名的景朝武将几乎人人都有灭国战功,没有灭过国的武将根本都不好意思说有名。】
【熹宁十七年,最后一个小国被灭,景朝成为这片富饶土地上唯一的主人,普天之下皆为景朝疆土。】
【此时离盛世到来已经不远了。】
【但仍有两年时间,因为武将打下的国土需要治理和改革发展。】
满朝武将听得心头一片火热,恨不得现在就领军出征打天下。
文臣紧抿着唇,神色难掩激动。
“普天之下皆为景朝疆土!太祖皇帝临终夙愿终于实现了!”
景朝建国之初,未曾实现大一统。
除了朔方、漠北国等强敌外,很多小国从前都属于前朝。
但前朝二世而亡,丢了太多国土,太祖皇帝于乱世起兵建立景朝,却碍于早逝而没能收复其余疆土。
此后数代帝王,都没能完成一统。
而现在宪宗皇帝不仅收复了失土,还攻下了那些强敌的疆土。
这个消息实在是振奋人心啊!
(老泪纵横.jpg)
高宗皇帝拍掌大笑,“打得好啊!”
二五六皇子暗戳戳地咬着牙,心里那股不服气惨遭现实打压。
老四干得那么漂亮,他们咋争?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jpg)
四皇子和郁怀远安静地看着天幕,记着另一个自己的功勋。
推行科举制,血洗世家门阀。
进行军事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西征北伐,收复失土,一统天下。
***
历史博主又拉出他的小黑板,指着以熹宁十七年为起点、以熹宁十九年为终点的特殊时期隆重介绍。
【第四个阶段:从熹宁十七年到熹宁十九年,这两年全面发展时期是盛世前最不起眼却最重要的预热期,也是宪宗和郁离奋发图强的拼搏期。】
【每个部门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
【一批又一批官员带着先进的律法、农具、粮种、机械制造等技术前往地方,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正因全体官员齐心协力,大家劲往一处使,才有了后来的熹宁盛世,那个结果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这道声音钻入所有官员的心里。
有的人愿为盛世而拼尽全力,有的人却只想守住自己的权势。
四皇子立于殿外,双眼发光。
‘如此朝堂、如此官员,才是我真正想要拥有的朝廷官员啊!’
(羡慕.jpg)
郁怀远低声感慨道:“这才是景朝朝堂上该出现的官员。”
像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员便不该有!
尤其是那些只在乎家族利益、不在乎国家利益的世家官员!
(叹息.jpg)
各地学子、隐士:梦中情主来了!
宪宗皇帝、郁首辅,我们来了,等着我们一起共创美好大景。
(壮志酬筹.jpg)
博主用粉笔圈出一个超长时间段,眼睛亮亮地注视着镜头。
【第五个阶段:从熹宁十九年到熹宁四十五年,这26年是硕果收获期,也是史书上的熹宁盛世。】
【史书记载:熹宁盛世,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
【在此期间,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科技发达,各种新型工具出世;经济发达,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展;全国人口净增长三千二百万户……】
博主在天幕上激情陈述。
众人在天幕下认真听后世人说。
满朝文武被天幕上关于史书记载的那行字吸引了眼球,扑通扑通狂跳的小心脏像是被猫抓了一样。
完了!名垂青史,我是真想要啊!
(心动.jpg)
在场大臣暗下决心,统一战线选了四皇子这个上上之选。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二/五/六皇子,对不起了,臣退了,臣这一退就是一辈子!
(抱拳.jpg)
二五六皇子:“……”
一群墙头草,都是不靠谱的货色!
个个都只在嘴上说得好听,说到底还是贪恋史书上的清名。
(怒瞪.jpg)
三七**皇子:打起来打起来。
四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皇子八卦地盯着二五六皇子及其党羽。
(吃瓜.jpg)
黎民百姓:“我们有好日子过了!”
现在是昌隆十四年,四皇子是昌隆十九年登基为帝,盛世是熹宁十九年,他们只需要再等24年!
求求了,四皇子快些上位吧!
(期待.jpg)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