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自柘城打至朔方腹地的郁离在军帐中处理景朝军队打下的城池内部政务,文武官员分坐在军帐两侧。
武将和文官轮流着陈述城中事务。
从户籍登记、田地划分、分发粮食到各项政策改革乃至于景朝新兴产业,纷纷引入打下的朔方城池。
一个个城池有了景朝的民风。
郁离作为主帅既要负责领军打仗,还要负责城池后续工作。
文韬武略,在他身上化为了实质。
坐在郁离身侧位置上的太子定定地看着对所有事都应对自如的首辅老师,青年脸上挂着从容的笑容。
那副温柔模样跟他父皇真的很像。
都是心性坚韧又擅长伪装的强者,也是景朝最出色的一对君臣。
父皇让他跟着首辅多看、多学。
这一路走来,他也确实跟首辅学了很多从前未曾接触的知识。
那是太傅大人都教不了他的东西。
自带小板凳的江敛坐在太子身旁,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郁离,明亮的眼中倒映着最中央的那抹亮色。
——嘿嘿,君谋真的太酷了!
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地听着政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郁离,眼神痴迷得连会议何时结束都不知道。
等他回神,军帐中只剩下三人。
太子为议事甚久的郁离递上清茶,嗓音清亮地开口道:“请老师教我,我想学习如何处理地方事务。”
若为帝王,便要兼顾中央与地方。
他不仅要稳固朝堂、坐镇中央,更要稳定地方、掌控四方。
郁离接过茶杯,轻抿了一口茶水。
“好,那今日咱们便上地方政治课,殿下若有不懂便直接问臣。”
一堂治理地方的课程正式开始。
有机会现场听课的只有两个学生,但唯有太子在认真听课。
江敛满脑子都是风花雪月的爱情。
他跟着郁离上战场打仗不管旁的,只负责听从指挥击杀敌军。
排兵布阵、战后接管,与他无关。
他就是一个只管手握银枪猛猛开干杀入敌营的普通先锋官而已。
郁离低头喝了一口茶,继续给好学的太子授课,“我们接着讲用人之道,殿下用人当以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公正持衡和恩威并施为原则?。”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未来会承载自己和宪宗皇帝所有努力成果的太子,真心实意地给太子做着详解。
“身为储君,殿下要建立自身班底,只靠皇后母族和少数伴读家族的支持,不足以支撑殿下坐上皇位。”
“学会用人,便是殿下该掌握的。”
太子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眉宇间却萦绕着几分疑惑,似是在认真思考用人之道的具体操作。
郁离眼见太子尚未完全理解,再次开口道:“臣以实例讲述,还望殿下好生理解帝王的用人之道。”
太子温声道:“有劳老师指点。”
郁离先讲知识点,再举例论证自己先前讲到的各个知识点。
“首先,不可任人唯亲当任人唯贤。身为帝王便该打破出身限制,以才能和品德为标准任用人才。”
“朝堂不养闲人,即便是圣上兄弟、皇室宗亲也需要有才华才能入朝为官,譬如定王便是骁勇善战。”
“还有江世子也是武艺超群,才能蒙受皇恩得以随臣西征。”
江敛听到郁离讲自己骄傲仰头。
——没错!我就是那么厉害,武艺超群说的就是本人江敛!
郁离摸了一下江敛的头继续讲课:“其次,建立公平机制,平衡朝堂。如今景朝推行的科举制便打破了门第垄断,为寒门提供了上升通道。”
“臣便是寒门出身,科举入仕。”
“当然,臣投靠圣上早于高中状元,圣上重用提拔臣便有此缘故。”
“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皆是门道。”
他等太子消化了一下,再次开口:“第三,帝王会根据人才特长分配岗位,并通过分权防止权力集中。”
“譬如六部官员,便是如此分组。”
“臣比较全能,初入朝堂时在朝堂各个部门都曾经轮值过。”
“正因如此,臣才会成为首辅。”
倘若他只是单方面人才,早就安安稳稳地待在某个部门了。
正因他全能,才会被提拔为首辅。
“最后,帝王常会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关怀结合激发臣子忠诚。”
“以臣为例,圣上与臣是少年相识,互相扶持才走到如今位置,臣辅佐圣上稳定朝纲圣上给臣高位。”
“再以此次西征为例,圣上虽给臣出了一个难题,但也给足了物质奖励,譬如尚方宝剑和御赐金牌,譬如许给臣凯旋归朝后应有的封赏。”
“因此,圣上平定四方、一统天下的志愿便是臣的奋斗目标。”
说到他和宪宗皇帝,也算是相识于微末,15岁的祁珣只是一个势单力薄、无人看好的皇子,15岁的郁离只是一个寒门出身没权没势的秀才。
但十四年过去了,四皇子祁珣成了大权总揽的景朝皇帝,穷秀才郁离成了位高权重的景朝首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