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村的村民们离开后,闻县令也带着德公公一行人慢悠悠的向刘家村走去。
“德公公,秦大小姐和刘里正他们怎么也要洗漱更衣一会儿,大家就不要着急了。”
“大家多看看,这就是秦大小姐生活了十年的刘家村。”
“秦大小姐自从去年恢复了记忆后,就立志带着全体村民发家致富。”
“她先是自创了豆芽豆腐的做法,又在山上找到了土豆这个新吃食。”
“后来她又在深山里找到了毛嗑。”
“这几种吃食的出现,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
“秦大小姐不愧是秦大将军的女儿,她的脑子也异于常人。”
马上的两位年轻侍卫听了闻县令的话,眼睛越来越亮。
而许世财一行人,此时的心情却是拔凉拔凉的。
许世财在心里咒骂,这些可恶的刁民,还有那个俏寡妇就要飞黄腾达了。
他不甘心,他要去村里看看到底是什么圣旨。
闻县令可没说是封赏的圣旨,万一是不好的呢?
想到这,许世财拿出十两银子塞到吴捕头的手里,“吴捕头,咱们也算相熟的,你带着我们一起去村里看看热闹怎么样?”
“我长这么大还真没看过宣读圣旨的场面,吴捕头就辛苦一下,带大伙去瞧瞧热闹吧!”
吴捕头几人也正想去凑凑热闹,他顺势把十两银子揣进怀里。
“既然许员外不怕被县令大人骂,那我就带着你们过去。”
一行人跟着闻县令他们的脚步也向村里走去。
秦凰家。
秦凰到家的时候,喜公公已经先一步回到了家。
他和桂嬷嬷两人正在打扫院子,就连大门外的一大片区域也扫了个干净。
桂嬷嬷看到秦凰回来,忙提醒道,“大小姐,我新给你做的那身衣服已经找出来了,大小姐赶紧去换上吧!”
“谢谢桂姨了,我这就去换。”
“婷小姐,三公子,四公子的衣服我也全部找出来了,你们也赶紧去换吧!”
“谢谢桂奶奶!桂奶奶辛苦了!”
三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道。
秦凰换好衣服后就带着家里的一行人站在大门外,准备迎接圣旨的到来。
没一会儿,老宅的一家人,大舅舅一家人也都呼哧带喘的跑来了。
他们刚刚回家也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今天大家忙着吃席的事,身上都是灰尘,还染了饭菜的味道。
可不能带着这些味道和灰尘迎接圣旨,这是对皇上的不敬。
而村子里的好些人家都在上演着同样的情况。
“老婆子,我的新衣服呢?赶紧给我找出来。这可是聆听圣旨啊,咱们祖坟冒了青烟,能聆听一次皇上颁发的圣旨。”
“娘,快点,快点把我昨天洗的衣服找出来,我要跟三娃一起去听圣旨。”
刘里正家,刘里正也是匆忙的洗漱了一下,又换了崭新的衣服。
换好衣服,他还照了照镜子,整理了一下胡须,这才匆忙的向秦凰家跑去。
村民们来了后也没多说什么,全部站在秦凰的身后,安静的等着闻县令他们的到来。
这些人站在秦凰和刘里正的身后一言不发。
大家都安安静静的等着皇宫里来的人宣读圣旨。
闻县令和德公公一行人来到的时候,秦凰家的院子外已经来了好多好多的村民。
闻县令一行人的身后,也跟着好些的村民。
远远看去,就是去秦凰家的小路上到处都挤满了人。
闻县令和德公公下了马车后,那十多个锦衣侍卫也翻身下马,来到德公公身边。
闻县令看着里里外外的人,知道刘家村的人来的差不多了,抬了抬手,大声宣布道:
“刘家村的所有人都听着,我身边的这位是皇帝身边的德公公,其他骑着马的大人是御前侍卫,这些人都是皇帝派来传旨的。”
“现在大家准备好聆听德公公宣读圣旨。”
闻县令说完就退到一边站着了。
其中一名御前侍卫在德公公的马车里拿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双手托着递到德公公的面前。
“请公公宣读圣旨!”
德公公单手接过圣旨,托举着对秦凰和刘里正等人大声说道:“秦大小姐和刘家村的村民跪下接旨!”
德公公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齐刷刷的跪下接旨。
秦凰偷偷的抬眼望去,竟没看到一个站着的人,包括一起跟着来的许世财等人也全部跪下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治世以农为本………”
村民们大气都不敢喘,安安静静的听着德公公宣读圣旨。
许世财这边越听越心惊,皇帝说什么,说那个好看的寡妇蕙质兰心,七窍玲珑。
这不是在夸她吗?这个寡妇要翻身了,这可怎么办?他儿子还在大牢里关着呢?
村民们更是兴奋的双眼放光,皇上可是说了,三娃娘一介女流试种冬小麦成功,此举可解万民饥苦,功在社稷。
这些话都是在表扬三娃娘和刘家村的村民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