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奇幻 > 镀金神座:时代的齿轮 > 第118章 铁船入湘水,洋人不渡江

差分机的钢针在纸带上刻下最后一道划痕时,康罗伊的手指正抵在怀表后盖的小像上。

那是詹尼去年在伦敦画的,此刻被血月染得发红,像团烧得将熄的火。

他裹紧黑斗篷转身,张仁清的道袍还在风里猎猎作响,符纸残灰却已被雪卷走,只余下袖口那点暗红,像极了湘江里沉的血。

三日后,“鹭鸶号”的明轮搅碎长江的夜雾,在岳州府外江湾溅起细碎的银珠。

康罗伊立在甲板上,看着船舷旁漂浮的芦苇荡——这里离长沙不过两百里水程,可左宗棠的禁令像道铁幕,把所有挂着米字旗的船都挡在湘水之外。

他摸了摸腰间的铜钥匙,那是打开底舱三十箱雷汞引信的关键,金属凉意透过粗布衬里渗进皮肤。

“康先生,王五爷的船到了。”达达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这位印度学者的礼帽压得很低,只露出半张棱角分明的脸,“雾气重,他们划了三趟才避开巡江哨。”康罗伊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江面上果然浮着几点黑影,竹篙点水的轻响混在江涛里,像春蚕啃食桑叶。

乌篷船靠上来时,王五的青布短打已被露水浸透。

这位长沙会党的头目抹了把脸上的水,露出颗被烟草熏黄的虎牙:“昨夜巡防营换了班,张老三的表弟在码头上当差,说左大帅的亲兵营今日要查江。”他拍了拍船帮,舱底传来沉闷的“咚咚”声——是预先藏好的油布包,“您这身行头得换,我让人备了件青衫,前襟补了块靛蓝补丁,看着像逃荒的教书先生。”

康罗伊解下斗篷,露出里面月白中衣。

达达拜递来青衫时,指尖在他手腕上轻按两下——这是他们约定的“安全”暗号。

当粗麻布料覆上皮肤,康罗伊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武汉书店的冬夜,他裹着旧棉袍整理古籍,书页间飘出的墨香和此刻江雾里的水腥气重叠,恍惚间竟分不清今夕何夕。

“走。”他扣好最后一粒布扣,弯腰钻进乌篷船。

船篷低矮,他不得不蜷着背,却正好让檐角垂下的铜铃挡住半张脸。

王五摇起双桨,船身像条黑色的鱼,顺着江汊往岳州城门滑去。

达达拜落在最后,临下船时摸了摸怀里的差分机,金属外壳贴着心口,像揣了块烧红的炭。

曾纪泽的别院藏在长沙城西的竹影里。

康罗伊掀开门帘时,书房正飘着松烟墨的香气,案头那本《物种起源》手抄本被烛火映得发亮,达尔文的名字在纸页上泛着金。

曾纪泽放下茶盏起身,青缎马褂上的盘扣擦过书案,碰倒了那台小型气压计——水银柱在玻璃管里晃了晃,最终停在“晴”的刻度。

“你比信里说的早到三日。”曾纪泽的声音压得很低,却掩不住眼底的亮,“前日左季高在湘潭试炮,炸膛伤了三个兵丁。他现在看所有‘奇技淫巧’都像看索命鬼。”他指了指窗外,雨丝正顺着青瓦往下淌,“方才我让人去左府递了帖子,说有位江南来的实业访查使,专研‘船炮机括之学’。”

康罗伊端起茶盏,茉莉香混着雨气漫进鼻腔。

他望着曾纪泽书案上那管狼毫笔,笔锋还沾着半干的墨:“你父亲说‘器可师夷,道不可易’,左季高何尝不是?他怕的是洋人拿了船炮,就像当年拿了香港岛——今天送你一艘船,明天就要拆你的城墙。”他放下茶盏,杯底与木案相碰,发出清脆的“叮”,“所以我要让他看见,这船不是刀,是犁。”

曾纪泽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很久,直到檐下铜铃被风吹得轻响。

“你若真想让左季高松口,”他忽然抓起案头的气压计,水银柱在他掌心摇晃,“得让他相信,你比他更怕这船沉。”

第二日辰时三刻,左府议事厅的门帘被风掀开。

康罗伊跨进门时,三十双眼睛同时刺过来——有湘军幕僚的审视,有亲兵的警惕,最锋利的那道来自阶下按刀而立的苏六,他腰间的刀柄包着鲨鱼皮,磨得发亮。

左宗棠端坐在主位,玄色官服上的补子绣着仙鹤,却掩不住眼角的血丝。

他昨夜翻了半宿《海国图志》,书页间夹的纸条像雪片似的落了一地。

此刻他盯着康罗伊的青衫补丁,声音像块磨了二十年的铁:“江南实业访查使?我倒是听说,江南的‘实业’最近总往长毛手里送铁砂。”

康罗伊解下随身的布包,图纸在案上展开时,众人倒抽一口冷气——双螺旋桨的构造、吃水线的标注、炮位的布局,每一笔都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

“这是浅水炮艇,”他指尖划过船尾的“湘”字刻痕,“吃水仅三尺,能进浏阳河,能上耒水滩,您去年在洞庭湖吃的亏,这船能帮您找回来。”

苏六的刀柄“咔”地撞在青砖上:“洋人说送就送?你当我们湘军是要饭的?”他脸上有道刀疤,从眉骨斜贯到下颌,此刻因愤怒而发红,“前年有个法兰西人说要送蒸汽船,结果船底装了炸药,炸沉我们三条舢板!”

康罗伊转向他,目光像把淬了冰的刀:“那我便让你当这个试船的。”他从怀里摸出枚铜哨,放在案上叮当作响,“三日后,?梨江段。你带二十个弟兄,我带两个瑞典匠师。船沉了,我这颗脑袋归你;船不沉,你得信我——洋人里,也有想让中国站着造船的。”

左宗棠的手指在案上敲了敲,节奏像极了当年在柳庄算田亩的算盘声。

他忽然抓起图纸,对着窗口的光看了又看,补子上的仙鹤被阳光镀得发亮:“船要是沉了,你这颗脑袋我要,连带那两个瑞典匠师的,都挂在天心阁城墙上。”他把图纸拍回案上,“三日后卯时,我亲自去?梨江。”

议事厅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檐角的水珠子“滴答”落进青石板的凹痕里。

康罗伊弯腰拾图纸时,瞥见苏六的靴底沾着新泥——那是湘江滩涂特有的青灰色,混着细碎的螺壳。

他摸了摸腰间的铜钥匙,雷汞引信的冷意透过粗布渗进来,像根扎进血肉的针。

三日后的?梨江,会有怎样的浪?

康罗伊望着窗外渐起的风,忽然笑了。

?梨江的晨雾还未散尽时,康罗伊已立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

他望着江中心那抹灰黑色的铁影——白鹭一号的双螺旋桨在水下缓缓搅动,瑞典工程师卡尔森正从驾驶舱探出头,用生硬的汉语喊着:气压正常!

锅炉温度够!

苏六的鲨鱼皮刀柄在掌心沁出冷汗。

他盯着铁船吃水线,喉结动了动。

三日前议事厅里的刀疤还在发烫,此刻却被江风吹得发凉。康先生,他突然开口,声音比预想中轻,要是船沉了,我替你收尸。

康罗伊转头,看见苏六眼底跳动的不是敌意,是某种更灼人的东西——期待。

他摸了摸腰间的铜哨,这是与卡尔森约定的信号:苏统领,你该担心的是船太稳,把你晃睡着了。

话音未落,江风骤起。

原本如镜的江面突然翻涌,乌云从岳麓山后压来,像被无形的手扯碎的棉絮。白鹭一号的甲板剧烈摇晃,卡尔森的喊叫声被风声撕成碎片。

幕僚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有人踉跄着抓住木台栏杆,茶盏摔在青石板上,溅起褐色的水痕。

左宗棠的玄色官服被风鼓得猎猎作响。

他眯起眼,指节在栏杆上叩出急促的节奏——这是他当年在柳庄看暴雨冲垮田埂时的习惯。要沉了。身后的师爷颤着声说,洋人的铁棺材,到底......

康罗伊的声音像块压舱石。

他将铜哨抵在唇边,哨音刺破风吼的刹那,白鹭一号尾部突然腾起白雾。

蒸汽从喷口激射而出,铁船竟逆着浪头拔起,螺旋桨搅碎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虹。

它冲出漩涡的瞬间,船底擦过暗礁的声响清晰可闻,却连道白痕都没留下。

这......苏六的刀疤随着瞳孔收缩而扭曲。

他抓起望远镜,看见铁船船身的焊缝在浪中泛着冷光,没裂?

康罗伊解下斗篷抛给身后随从,目光始终追着铁船:现在,该让左大帅看看这船的牙口了。他从怀中摸出拉火绳,用力一拽——江心腾起水柱,炸碎的浪头裹着泥沙砸向两岸。

观礼的湘军士兵们本能地抱头,待抬头时,白鹭一号正缓缓调头,船壳上只沾了些水痕。

苏六抹了把脸上的水。

他伸手触碰栏杆上的水迹,又低头看自己湿透的衣襟,忽然蹲下身,手指重重叩在木台支柱上——松木裂开的脆响,和铁船吃水时的闷响截然不同。这铁......他哑着嗓子,真能挡炮子。

左宗棠的茶盏轻放在栏杆上,瓷底与木面相碰的轻响,比刚才的爆炸声更让人心惊。

他盯着江面上的铁船,直到它靠上临时码头,这才转头对康罗伊说:去我书房,夜里谈。

岳州货栈的霉味混着盐粒的腥气钻进鼻腔时,王五的左手还在滴血。

他盯着断指处翻卷的皮肉,又抬头看巡江队队长——那家伙的刀尖正挑开最后一包盐。官爷,他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我王家三代运盐,哪能......

盐包裂开的刹那,白花花的盐粒滚了满地。

巡兵的刀尖戳进盐堆,带出的只有结晶的颗粒。

队长皱了皱眉,刀尖在王五眼前晃了晃:算你命硬。他甩了甩刀上的盐,带着人往码头走去,皮靴声在青石板上敲出催命的鼓点。

王五瘫坐在货箱上,冷汗浸透了后背的青布短打。

他望着地上的断指,突然笑出声——那截小指还沾着半块靛蓝补丁,和康罗伊那日换的青衫颜色一模一样。

王五爷。

康罗伊的声音从阴影里传来时,王五才发现月已上梢。

这位洋派的老爷蹲在他面前,手里拿着个雕花木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金疮药和细纱。少东家......王五想缩手,却被康罗伊按住手腕,您不该来,巡江队的眼线......

我若不来,康罗伊的指尖在断口处轻轻按了按,王五疼得倒抽冷气,怎么知道下次该在盐包里掺多少火药?他将金疮药敷上,手法比码书还仔细,下次,别用自己的血铺路——我来铺。

他取出枚镀金怀表,表盖内侧刻着极小的字。

王五刚要推辞,康罗伊已将表塞进他掌心:按表针位置对暗号,码头的张老三是我安的。他站起身,月光在他肩线投下锋利的影子,你要的汉人站着活,我要的......他顿了顿,比这更长远。

左府书房的烛火跳了跳,将左宗棠的影子投在西北边疆图上,像把悬在伊犁河谷的剑。

康罗伊望着那幅图——伊犁的位置被红笔圈了七遍,墨痕几乎要渗进纸背。

你助我兵械,所求为何?左宗棠的声音像劈开的冷铁。

他的目光扫过康罗伊腰间的铜钥匙,又落在案上那瓶混合药剂,我见过太多洋人,要地的、要银的、要把我大清拆成碎片的......

康罗伊打开药瓶,浅褐色的液体在烛下泛着琥珀光:这是肾上腺素与鸦片酊的稳定剂。他将瓶子推过案几,您的士兵中枪后,喝半瓶能多撑半个时辰;您的匠师熬通宵时,抹一点能多画三张图纸。他指了指边疆图上的昆仑山脉,我要的,是一个能造出打到那里的炮的中国——一个不会被旧神吞噬的未来。

左宗棠的手指停在二字上。

他望着康罗伊的眼睛,那里有他在曾国藩书房见过的《海国图志》没有的东西——不是野心,是某种更灼热的,近乎信仰的光。

明日,他突然抓起茶盏,将残茶泼在地上,我上奏请设湖南机器局茶渍在青砖上蜿蜒成河,总办洋务的位置......他盯着康罗伊,乔治先生,可敢接?

窗外雷声滚滚,像极了二十年前他在柳庄听见的,春汛时湘江破冰的声响。

三日后,康罗伊在长沙码头收到从上海寄来的信。

信纸上只印着朵金蔷薇,背面是极小的英文:坎宁遗产管理人已到苏州河,静候面谈。

他将信折成纸船,扔进江里。

纸船打了个转,顺着水流往东方漂去——那里有黄浦江的潮声,有石库门的灯火,有他与詹尼去年在伦敦谈及的,关于的另一段故事。

江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内侧绣着的差分机齿轮暗纹。

康罗伊摸了摸怀表,詹尼的小像在月光下泛着暖光。

他望着纸船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极淡的笑——狩猎,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