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国术起手,执掌混沌 > 第47章 凤仪天下,星隐归去

永徽七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天皇大帝李治的龙驭上宾,仿佛抽走了大唐帝国最后一丝温煦。太极宫内白幡未撤,哀思尚存,权力的暗流却已迫不及待地开始重新涌动。皇太子李显在灵前继位,尊母后武氏为皇太后,然而,谁都清楚,真正的权柄,早已牢牢掌握在那位垂帘之后的身影手中。

李显的懦弱与无能,在巨大的权力面前暴露无遗。不过数月,一场精心策划的朝议,便以皇帝“昏庸失德,难当大任”为由,将其废为庐陵王,远徙他乡。幼子李旦被立为新帝,武太后临朝称制,改元光宅。这并非简单的摄政,而是**裸的独裁。北门学士拟定的诏书,许敬宗、李义府等心腹掌控的枢要,军政大权,尽数归于武氏一人之手。

但这仍非终点。光宅元年,万象更新之际,一场更为石破天惊的变革,在神都洛阳的万象神宫中上演。武则天,头戴帝王旒冕,身着绣金黑龙袍,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一步步踏上那至高无上的御座。她不再是大唐的太后,而是大周王朝的开国皇帝——圣神皇帝。亘古未有之变局,在她脚下成为现实。百官跪拜,万国来朝,山呼万岁之声震彻云霄。她俯瞰着匍匐的臣民,眼中是开创历史的豪情,是掌控天下的满足,亦有一丝深藏于九重宫阙之巅的凛冽孤寒。

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钦天监那座最高的观星台上,却显得格外冷清。袁天罡依旧穿着那身略显陈旧的紫色官袍,凭栏独立,任由寒风吹动他花白的须发。他望着远处万象神宫方向冲天而起的帝王气运,那气息强盛、霸道,却与他记忆中所守护的李唐龙气截然不同。星盘之上,代表紫微帝星的轨迹已彻底偏离旧轨,被一颗骤然耀眼的“赤星”所替代,周边辅弼之星亦混乱不堪。

他毕生的信念,数十载的坚守,在这一刻轰然崩塌。他窥探天机,辅佐太宗,守护高宗,所为皆是李唐江山永固。然而,天命似乎与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算得到“帝传三世,武代李兴”的谶语,却算不到这“武代”竟是如此彻底,如此颠覆伦常。他赖以存在的意义,瞬间化为乌有。

大典的喧嚣持续了三天。第三日深夜,袁天罡回到寂静的钦天监正堂。他没有点灯,只在黑暗中磨墨铺纸,就着窗外透入的微弱雪光,写下了一封简短的信笺。字迹依旧沉稳,却透着一股万念俱灰的萧索:

“陛下:臣本山野微命,幸蒙太宗皇帝简拔,得窥天象,效力唐室数十春秋。今陛下顺天应人,革鼎立极,开前所未有之基业,此非臣朽木之材可窥测,亦非旧尺所能度量。星移斗转,天命已新。臣智术短浅,精力衰颓,于新朝已如赘疣,无复可用。恳请骸骨,归老林泉,望陛下恩准。袁天罡顿首再拜。”

他没有去向新帝辞行,亦没有带走任何官印符信。只是将那封信轻轻置于冰冷的观星仪上,脱下象征权位的官袍,整齐叠好放在一旁,换上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寻常葛布道袍。推开沉重的殿门,风雪扑面而来,他最后回望了一眼这座囚禁了他半生,也承载了他半生信念的宫阙,身影便悄无声息地融入漫天风雪之中,不知所踪。他的离去,没有惊动任何人,如同秋叶飘零,无声无息,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

新朝的开端,在一片复杂的气氛中展开。武则天以铁腕手段巩固权力,打压潜在反对势力,同时亦推行一系列改革,试图展现新朝气象。然而,至高权力带来的不仅是无上荣光,还有深重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尤其是晚年登基,面对日渐衰老的躯体,对“长生”的渴望,如同野草般在她心底滋生蔓延。

也正是在这般心态下,一个名叫章五郎的年轻官员,如同精心培育的毒株,悄然出现在了武皇的视野边缘。他似是无意,又似有意地,开始向权力的中心,播撒下诱惑与危机的种子。而失去了袁天罡这位最敏锐的“守夜人”的王朝,能否察觉这潜藏在盛世欢歌下的细微裂痕?风暴,已在无人察觉的暗处悄然酝酿。

【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临朝称制,独揽大权。】

【武则天于万象神宫正式登基,建立武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

【袁天罡信念崩塌,于登基大典后留书辞官,黯然归隐。】

【武周新朝开启,武则天展现雄才大略,亦陷入晚年对长生的渴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