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国术起手,执掌混沌 > 第36章 后勤风云

国术起手,执掌混沌 第36章 后勤风云

作者:西三环的纪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03:59:23

辽东战事的僵局,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永徽五年冬季的长安朝堂之上。前方的捷报日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请求增派民夫、加运粮草的急报,以及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户部与兵部的官员们忙得脚不沾地,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国库的银钱和太仓的米粮,如同流水般消耗着。

在这巨大的后勤压力下,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成为了各方势力新的角力场——粮草转运与军需调配。

以往,这等关乎大军命脉的要务,多由关陇集团出身的官员或其门生故旧把持。其中的利益输送、层层盘剥,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然而,此次战争规模浩大,消耗惊人,原有的那套低效且**的体系,很快便显露出疲态和破绽。转运迟缓、粮秣霉变、甚至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虽未酿成大祸,但已引起前线将领的强烈不满和朝廷的警觉。

李治为此忧心忡忡,在朝会上几次发火,斥责相关官员办事不力。长孙无忌虽尽力维护属下,但面对确凿的问题,也有些底气不足。

这时,武媚娘向李治提出了一个建议:“陛下,军国大事,粮草为先。如今转运维艰,恐非全是官员懈怠之过,或是旧有章程已不合时宜。妾身听闻,民间有些商队,组织货殖,周转各地,效率颇高。陛下或可考虑,在确保监管的前提下,征召部分信誉良好的大商贾,协助官府运输部分非核心军资,或可解燃眉之急。此外,对于督办粮草之官员,当明确权责,严惩贪渎,重奖干才。”

这个建议,带有明显的“变法”色彩,触动了传统官僚体系的利益。但此时战事吃紧,李治也顾不得许多,觉得不妨一试。他便下旨,令户部与将作监联合甄选数家实力雄厚、背景清白的商号,试行“官督商运”之法,负责部分辽东军需的次要线路运输。同时,加强了对转运官员的考核与监察。

此令一出,朝野震动。那些依靠传统漕运和官营体系牟利的势力怨声载道,而一些早有准备的、与新兴阶层或寒门官员关系密切的大商贾则看到了机会。这其中,便有陈昂早年通过隐秘渠道扶持、或是有意引导发展的几家商号。它们凭借更灵活的组织、更高效的管理,很快在“官督商运”中崭露头角,有效地缓解了部分后勤压力。

武媚娘此举,看似是为了解决战争难题,实则一石二鸟。一方面,她确实帮助李治缓解了后勤困境,进一步赢得了信任;另一方面,她巧妙地引入了商业资本和新的管理模式,开始撬动关陇集团对经济命脉的垄断,为自己和皇权培植新的支持力量。她在推荐商号和考察官员时,也若有若无地倾向那些与长孙无忌集团关系较远,或有真才实学之人。

长孙无忌何等老辣,岂会看不出武媚娘的意图?他心中震怒,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对。毕竟,武媚娘的建议是在为国分忧,且初步见到了成效。他只能暗中指示门下官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设置障碍,拖延新政的推广。

而就在这后勤事务的风口浪尖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将武媚娘推到了更前沿的位置。

一支由几家新晋商队联合承运、装载着大量过冬棉衣和一批紧要药材的车队,在途经河北道时,竟遭遇“山匪”劫掠,损失惨重!消息传回,朝堂哗然。反对“官督商运”的官员立刻群起攻讦,称此策漏洞百出,资敌误国,要求立即废止,并严惩相关商贾和督办官员。

李治大为光火,既心疼物资损失,更觉颜面受损。他下令彻查,并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关键时刻,武媚娘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冷静与魄力。她没有为自己推荐商队的决策辩解,而是向李治请求,亲自参与对此事的调查。她理由充分:此事关乎前线将士冷暖安危,更关乎陛下新政声誉,内宫虽不应干政,但此事涉及采办用度,她或可从不同角度协助厘清。

李治正心烦意乱,见武媚娘主动请缨,且言之有理,便应允了,特准她查阅相关卷宗,并可询问相关人员。

武媚娘调动起自己入宫后暗中经营的人脉网络,特别是那些在户部、刑部不得志但精通实务的低级官员,以及一些消息灵通的宦官。她避开朝堂上的喧哗,从车队组成、路线选择、护卫配置、乃至所谓“山匪”的出现时机和作案手法等细节入手,进行了缜密的调查。

数日后,武媚娘向李治呈上了一份条理清晰的调查摘要。她并未直接指认幕后黑手,但通过种种疑点分析,强烈暗示此次劫掠绝非普通山匪所为,极有可能是有人精心策划,意图破坏新政、打击异己。她尤其指出,车队选择的路线本是官道,护卫力量也不算弱,“山匪”却能如此精准地设伏并迅速得手,且对棉衣药材等军需品兴趣浓厚,而对其余财货不甚在意,这显然不合常理。

与此同时,陈昂也通过他的情报网,将一些关于河北道某些地方官员与传统漕运利益集团往来密切、以及在事发前曾有可疑人员活动的信息,通过隐秘渠道传递给了武媚娘信任的调查官员。

多方线索汇聚,虽然缺乏直接铁证,但疑云的指向已经足够明显。李治勃然大怒,不管是不是长孙无忌直接指使,但其麾下势力脱不了干系!他借此机会,以督办不力、监察不严为由,撤换了一批掌管漕运和地方治安的官员,其中多为长孙无忌的亲信。同时,他对武媚娘的明察秋毫、处事干练更是赞赏有加,允许她更多地参与类似的后勤稽核工作。

这场“后勤风云”,最终以武媚娘的胜利和关陇集团的一次挫败而告终。武媚娘不仅巩固了在李治心中的地位,更将触角伸向了军国大事的核心领域之一——后勤保障。她展示出的能力与手腕,让朝臣们再也不敢小觑这位深宫昭仪。

钦天监中,袁天罡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武媚娘的崛起速度,超乎他的预料。陈昂躲在幕后,轻轻拨动棋子,便能掀起如此波澜。

“后勤……确实是关键。”袁天罡阴冷地自语,“既然你们如此看重此地,那本帅,便让这里,变成你们的葬身之地!”

一个针对后勤体系,同时也针对武媚娘和陈昂的更为阴险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下一次的暗手,将不再是小打小闹的劫掠,而是足以动摇国本的致命一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