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国术起手,执掌混沌 > 第8章 潜龙在渊

国术起手,执掌混沌 第8章 潜龙在渊

作者:西三环的纪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03:59:23

播仙镇大捷的余波,在长安朝堂上激荡数月后,渐渐趋于平静。厚重的赏赐和荣耀的头衔,如同金丝编织的鸟笼,既是对功臣的褒奖,也是一种无形的束缚。陈昂在西域的威望如日中天,但与之俱来的,是长安方面愈发微妙的态度和无处不在的审视目光。

陈昂心知肚明,自己这柄“过利”的剑,已经引起了持剑者深深的不安。功高震主,从来都不是虚言。继续留在西域,不仅于自身无益,反而可能给安西军民带来不必要的猜忌甚至祸端。而且,他清晰地感觉到,此方天地对自己的排斥力正在与日俱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无声地催促他这“异数”离开。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贞观十八年春,陈昂以“久戍边关,染瘴疠,恳请回京调养”为由,向长安递上了奏表。奏表中言辞恳切,全无居功自傲之态,只言思念中原风土,渴望沐浴皇恩。

这份奏表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有人认为这是陈昂以退为进,试探圣心;也有人觉得他识时务,懂得急流勇退。最终,在李世民复杂的目光和袁天罡深邃的注视下,旨意下达:准陈昂回京,加封其为辅国大将军(虚衔),赐宅邸于长安永乐坊,令其安心休养。

消息传回安西,郭孝恪与一众将领虽有不舍,却也理解陈昂的抉择。他们为陈昂举行了盛大的送行仪式。当陈昂一人一骑,离开龟兹城,缓缓东行时,无数军民跪伏于道旁,哭声震天,“龙将军”的呼喊声响彻云霄。他在西域留下的,是一个无人能及的传奇,和一片因他而获得短暂安宁的土地。

重返长安,陈昂谢绝了一切宴请和拜访,深居简出于永乐坊的赐宅之中,仿佛真的成了一名颐养天年的闲散贵人。他每日里不过读书、品茶、偶尔在庭院中练练拳脚,气息内敛,光华尽藏,与昔日西域那个叱咤风云的“龙将军”判若两人。

这种低调到近乎隐形的姿态,让许多原本准备看热闹或试探的人大失所望,也渐渐让长安城遗忘了他曾经带来的震撼。只有不良人那无孔不入的监视,依旧如同幽灵般徘徊在永乐坊周围,记录着他看似平淡无奇的每一天。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陈昂的神识何其强大,即便深居简出,长安城内外的风云变幻,依旧如同掌上观纹般清晰。他敏锐地注意到,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的夺嫡之争日趋白热化,朝堂之上暗潮汹涌。而更为重要的是,他感知到,在晋王李治那看似柔弱顺从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与年龄不符的、敏感而坚韧的心。

机会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悄然降临。

李治因感念陈昂昔日西域之功,轻车简从,前来永乐坊拜访这位传说中的将军。此时的李治,年纪尚轻,在两位强势兄长的阴影下,显得谨慎而略带忧郁。

陈昂以常礼接待,不卑不亢。他没有谈论军国大事,也没有炫耀武功,只是如同一位温和的长者,与李治聊起了西域的风土人情,长安的诗词歌赋,甚至一些道家养生的粗浅道理。他的话语平和睿智,见解独到,往往能于平凡处见真知,让长期处于压抑环境中的李治感到一种难得的放松与启迪。

更在一次看似无意的交谈中,陈昂以西域某种罕见药材为例,隐晦地提醒李治注意其母长孙皇后近来气色不佳,或有隐疾,建议可寻访名医细心调养,切莫延误。此言看似关心,实则暗藏玄机。不久后,太医果然在长孙皇后身上发现了一处不易察觉的旧疾隐患,因发现及时得以调理。此事虽小,却让李治对陈昂的“先见之明”和关怀之心感激不已,信任感大增。

此后,李治便时常以请教学问、探讨佛法(李治早期崇佛)为名,来永乐坊与陈昂交谈。陈昂始终把握着分寸,只做引导,从不主动介入具体事务,但其超越时代的眼光和洞悉人心的智慧,每每让李治有茅塞顿开之感。在陈昂这里,李治找到了一片可以暂时摆脱东宫与魏王府压力的净土,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一种更为深沉坚韧的处世之道的熏陶。

陈昂则借此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贞观末年大唐权力核心的微妙格局,尤其是李世民身体状况的细微变化,以及袁天罡领导下的不良人势力膨胀的迹象。他像一名耐心的猎手,潜伏在暗处,观察着,等待着。

贞观十九年,夏。

李世民决议亲征高句丽。这一决定在朝中引起巨大争议,但皇帝意志坚决。大军开拔前,朝廷上下忙碌异常。

这一夜,永乐坊陈昂宅邸的书房内,灯烛昏黄。

李治面带忧色地坐在陈昂对面,低声道:“陈师,父皇执意亲征,孤……我心中总觉不安。高句丽路途遥远,气候迥异,父皇年事已高,且……”他欲言又止,显然对李世民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

陈昂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平静地看着李治:“殿下所虑,不无道理。陛下雄才大略,然岁月不饶人。此次东征,关键在于后勤补给与气候适应。若前线战事顺利,自然无忧;若迁延日久,恐生变数。”

“多谢陈师指点,治明白了。”李治郑重起身,向陈昂行了一礼。

送走李治后,陈昂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稀疏的星辰。他刚才对李治的提醒,看似是为了大唐稳定,实则也是一种对未来历史的微弱干预。他知道,李世民此次东征将无功而返,并会加重其病情,太子李承乾也将很快因谋反被废。李治的命运齿轮,正在加速转动。

“历史的洪流……我能改变多少?又该改变多少?”陈昂喃喃自语。他参与其中,却又仿佛是个局外人。他的目的,并非攫取权力,而是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寻找离开的契机,或者,完成系统可能存在的、更深层的任务。

他感觉到,袁天罡的注意力,随着皇帝亲征和朝局动荡,似乎更多地投向了辽东和东宫,对自己这边的监视,反而松懈了一丝。

“机会,就快来了。”陈昂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像一条潜入深水的潜龙,收敛了所有锋芒,只为在关键时刻,发出石破天惊的一击,或者,悄无声息地消失于这个世界。

长安的夜,静谧而深沉,掩盖着无数正在酝酿的阴谋与机遇。陈昂的棋局,已悄然从西域边陲,转移到了这帝国的心脏地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