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简陋窝棚的缝隙,在林凡脸上投下斑驳的光点。他在一种混杂着海腥味、木头清香和自身汗味的特殊气息中醒来。这一夜睡得并不踏实,岩石地面的坚硬、远处丛林不时传来的窸窣声,以及内心深处对未知的警惕,都让他处于半睡半醒的浅眠状态。
然而,当意识完全清醒,感受到身下干燥的海草铺和头顶相对严实的屋顶时,一股微弱却真实的安全感还是油然而生。至少,他有了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家”。
他钻出窝棚,伸了个懒腰,全身骨骼发出一阵轻微的噼啪声。昨日的疲惫并未完全消除,尤其是精神上的倦怠感依然明显,那是过度使用能力的后遗症。饥饿感也再次准时袭来,提醒他新一天的生存挑战已经开始。
他走到窝棚旁,拨开掩盖的灰烬,幸好,昨夜的篝火还残留着几点暗红色的炭火。他小心地添上一些准备好的、干燥的小树枝和树叶,俯下身,轻轻吹气。
“呼——呼——”
青烟袅袅升起,但预期的火焰却迟迟未能燃起。炭火太微弱了,加上清晨的湿气,那些细小的枯叶只是被熏得焦黑,就是不肯迸发出他急需的火焰。一次,两次……炭火的光芒反而在吹气中越来越暗淡,最终,彻底归于沉寂,只剩下一缕无奈的青烟。
最后一点火种,熄灭了。
林凡的心沉了下去。没有火,意味着他只能继续生吃食物,增加患病风险;无法有效驱赶蚊虫和夜间的寒意;更重要的是,无法烧开水,只能依赖那所剩无几的淡水。在热带岛屿,腹泻和脱水是致命的。
他摸了摸怀里的打火石,这是他从残骸中找到的希望。但问题是,缺乏优质的火绒——那些极其干燥、蓬松、易于点燃的纤维材料。沙滩上的杂物要么太潮,要么不够蓬松,他昨天尝试用刀刮出的木屑,也因为空气湿度,效果很不理想。
难道要回到钻木取火的原始时代?那效率低下且极度耗费体力,成功率还堪忧。
林凡坐在礁石上,望着平静的大海,眉头紧锁。阳光越来越炽热,烤得沙滩发烫,与他内心的焦急形成鲜明对比。他下意识地捏着那两块打火石,冰冷的触感无法带来任何灵感。
“火……到底怎样才能生出可靠的火?”他喃喃自语。摩擦生热,这是基本原理。但如何高效地摩擦?如何产生足够的热量?
他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周围:沙滩、岩石、木头残骸……最后,落在了手中那柄生锈的短刀上。锈迹斑斑的刀身,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黯淡。
金属……摩擦……
突然,一个前世在物理课本上看到的、几乎被遗忘的名词,如同闪电般劈中了他的脑海——法拉第电磁感应!
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而电流流过电阻,就会产生热量!甚至,如果电流足够大,就能产生电火花!
切割磁感线……磁场……电流……热……电火花!
林凡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一个大胆的、前所未有的想法瞬间成型!
他自己,就是磁场的源头!他的磁磁果实能力,可以创造和控制磁场!而手中的短刀,就是导体!如果他能让短刀在磁场中高速旋转,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不就能产生电流了吗?只要速度够快,电流够强,就能产生高温甚至电火花,从而点燃火绒!
用磁力生电,用电生热,用热生火!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生存技巧,而是一场跨越世界的、科学与超自然力量的完美结合实验!
想到就做!林凡瞬间充满了干劲。他首先需要准备优质的火绒。这一次,他有了明确的目标。他钻进丛林边缘,寻找那种干燥、纤维状的树皮或者鸟类废弃的巢穴材料。费了一番功夫,他终于找到一些类似干苔藓和细软木纤维的混合物,小心地将其揉搓得更加蓬松,做成一个鸟巢状的引火物。
然后,他找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岩石作为“工作台”,将引火物放在上面。接着,他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关键一步:如何实现高速旋转?
他尝试用意念直接让短刀围绕一个轴心旋转。短刀颤抖着,晃晃悠悠地转了几圈,速度慢得像钟表的时针,而且极其耗费精神力。不行,这样效率太低。
他需要更巧妙的方法。工科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他找到一根坚硬的、笔直的小木棍,用短刀削尖一端,将其牢牢地插进岩石的缝隙中,作为转轴。然后,他小心翼翼地用磁力将短刀的刀柄部位“吸附”在木棍的顶端,让短刀能够以木棍为轴心旋转。
这就成了一个简易的“手摇式发电机”模型,只不过,摇动它的不是手,而是无形的磁力!
林凡后退几步,全神贯注,将意念集中在短刀上。这一次,他不再试图操控短刀本身如何运动,而是想象有两股无形的、方向相反的切向磁力,作用在短刀的两侧刀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