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跃出海平面,将万道金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林凡立於沙滩之上,身披鳄皮甲,腰悬“荒牙”,周身气息沉静,目光却锐利地投向远方。连日来对“磁力附刃”的探索,让他对磁力场的凝聚、形态控制以及与实体兵器的结合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将力量固化于刃锋、化轻灵为沉重的操控感,如同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然而,工科生的思维永不满足于单一应用。一个更大胆、更令人心潮澎湃的念头,随着对磁力掌控的精进,不可抑制地涌现出来:
“既然磁力可以如臂使指地附着于剑刃,使其重若千钧……那么,是否可以让这束缚于手的力量,彻底解放?让‘荒牙’短暂地脱离手掌的桎梏,在磁力的无形丝线牵引下,如臂使指,御剑飞行,于十步之外取敌首级?”
这个想法,源自他前世对仙侠剑修、御剑术的浪漫想象,更是对磁力果实能力极限的又一次挑战。近战虽有磁力附刃增强威力,但攻击距离始终受限于臂长与步法。若能实现中距离的“飞剑”打击,战术灵活性将发生质的飞跃!无论是突袭、狙杀、干扰,还是应对复数敌人,都将占据绝对主动。
风险与诱惑并存。剑一旦离手,便失去了最直接的力量传导和触觉反馈,全凭磁力感知和精神链接操控。稳定性、精准度、速度、以及最重要的——如何确保飞出的剑能如倦鸟归林般安然返回?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林凡深吸一口咸腥的海风,眼神变得坚定。他解下“荒牙”,握于手中,冰凉的剑柄传来熟悉的触感。
“今日,便试一试这‘御剑’之术,究竟能否成真!”
一、 初试啼声:精神锚点的建立
林凡没有贸然将剑掷出。他首先需要建立的,是超越物理接触的、更稳固的“精神链接”。他双足不丁不八站定,右手平举“荒牙”,剑尖前指,闭目凝神。
磁力感知以前所未有的浓度包裹住整柄长剑,不再是简单的覆盖,而是尝试与之进行更深层次的“共鸣”。他细心感受着剑身每一寸钢材的磁性反馈,那云纹般的锻造纹理仿佛成了天然的磁路导引。精神力如同最细腻的丝线,一点点地渗透、缠绕,试图在剑身核心处,凝结一个无形的、唯他所能感应和操控的——磁力锚点。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要求对磁力微观层面的掌控达到新的高度。他需要让这个“锚点”与剑身融为一体,如同给飞船安装了信标,无论剑飞向何方,他都能清晰地感知其位置、姿态,并能通过强化或削弱与“锚点”的磁力链接,来实现对剑的牵引与操控。
时间一点点流逝,林凡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终于,某一刻,他感到“荒牙”剑身微微一颤,一种超越了物理握持的、更加清晰直接的“存在感”浮现在心间。仿佛剑不再是手中的死物,而成了一个可以遥感的“延伸终端”。
精神锚点,初步建立!
二、 离手一试:一寸之间的掌控
锚点既成,林凡开始了最大胆的一步——让剑离手。
他并未用力投掷,而是缓缓松开五指,仅凭磁力吸附,让“荒牙”悬浮于掌心之上寸许之地。
剑身微微晃动,如同水面的浮萍,极不稳定。林凡屏息凝神,全部精神力都集中在维持那微妙的磁力平衡上。这种感觉与操控金属片截然不同,“荒牙”的重量、惯性、以及其本身复杂的结构,都对磁力场产生了更复杂的干扰。
他小心翼翼地尝试让悬浮的短剑进行最基础的移动:前进一寸,后退一寸,左移,右移,缓缓上升,徐徐下降……动作缓慢而笨拙,如同婴儿学步,但却意味着从零到一的突破!剑,真的在他的意念下,脱离了手掌,实现了悬空移动!
三、 十步飞剑:初具雏形的杀招
基础悬浮稳定后,林凡开始尝试真正的“御剑攻击”。他瞄准十步(约七米)外一株碗口粗的枯树。
“去!”
心中默念,精神力催动!磁力场瞬间强化,不再是吸附,而是转化为一股向前的推力,作用在剑柄方向的“磁力锚点”上!
“嗖——!”
“荒牙”化作一道蓝色流光,激射而出!速度远超手臂投掷!
然而,问题立刻显现:
轨迹偏移: 离手后,剑身受到空气阻力、自身微旋的影响,飞行轨迹并非完美直线,而是带着轻微的弧线和晃动。
精度不足: 剑尖在飞行末段明显下坠,未能命中瞄准的树心,而是“噗”地一声,斜斜插入了树干下半部,入木三分。
操控延迟: 飞剑出手后,调整方向极其困难,感觉反馈有细微的延迟。
林凡心念急转,全力催动磁力,作用在剑柄的“锚点”上。
“回来!”
插入树干的“荒牙”发出一阵嗡鸣,剧烈颤抖着,被无形的力量缓缓拔出,然后晃晃悠悠地飞回林凡手中,速度比去时慢了许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