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一个裹着旧军大衣的中年人附和:“可不是嘛!集体干活,谁知道是啥光景?‘大帮哄’,那集体磨洋工,能有好收成?到时候哭都找不着调儿!”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
一个年轻后生,扯着嗓子反驳:“老叔,你们这思想太落后。报纸上天天讲,集体化是金光大道。单干就像独木桥,走不稳当。人家西河屯这是走在前面了。”
他这话立刻引来旁边妇女的呛声:“呸!你个小年轻懂个啥?地里的庄稼是你那机器零件?装不好能重来?庄稼误了一季就是一年。站着说话不腰疼。”
另一个精瘦的汉子揣着袖,眯着眼分析:“我看啊,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人家西河屯的小队队长也不是愣头青,敢这么干,肯定是得了上头的风声。李铁柱这么一闹,怕是也占不到便宜,搞不好还得挨批评。”
还有纯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嘻嘻地打听:“诶,你们说,林大生来了会不会跟李铁柱打起来?”
“打起来才好呢!这大冷天的,有戏看总比干冻着强!”
而刚刚的肖达强转身快步走进公社大院。
他眉头紧锁,心里暗骂林大生办事不牢靠,留下这么个烂摊子。
来到公社办公室,他得赶紧通知西河屯。
与此同时,公社大院门口,虽然李铁柱一行人被请了进去,但围观的人群却丝毫没有散去的意思,反而越聚越多。
这年头,娱乐活动匮乏,公社门口闹出这么大动静,简直是给枯燥生活添了一剂猛料。
人们揣着袖子,跺着脚抵御寒气,交头接耳,议论得比刚才更加热烈。
刚刚只是瞧瞧议论,现在越来越大声。
一个戴着破毡帽的老农,嘬着早已熄灭的烟袋锅,摇着头对旁边的人说:“唉,李铁柱这话糙理不糙啊。那自留地,就是庄稼人的胆。集体……集体再好,饿肚子的时候,能立马给你变出嚼谷来?还得是自家地里那点东西踏实。”
他旁边一个裹着绿头巾的妇女立刻附和:“就是就是,你看西河屯那哥小队队长,平时看着挺老实个人,咋能干这强按牛头喝水的事呢?”
这妇女估计是认识林大生的。
也有持不同看法的。
一个穿着半新蓝色工装,像是附近小厂职工模样的人开口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单干就像一盘散沙,成不了气候。西河屯这么搞,说不定真能闯出条路来呢?”
他这话立刻引来旁边几个老庄稼把式的反驳:
“闯个屁!地是能瞎闯的?”
“就是,说得轻巧,到时候粮食减产,你给我们发救济粮啊?”
“我看就是瞎折腾!”
人群分成几波,各说各的理,声音嘈杂,比刚才李铁柱他们喊口号时还要热闹。
不少人的目光都瞟向那扇李铁柱他们进去的小门,又时不时地望向通往西河屯的那条白雪覆盖的土路,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等待一场大戏的**。
而在那间生着炉子的会议室里,气氛也同样不平静。
李铁柱捧着搪瓷缸,喝了一大口热水,滚烫的水似乎也浇不灭他心头的火气。
他“哐当”一声把缸子顿在桌子上,对着王友源和杨国栋继续诉苦:“王书记,领导们,你们是不知道。那苏清风,仗着自己有点文化,能说会道,在会上把大伙儿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说什么‘拧成一股绳’,说什么‘让娃吃饱穿暖’。净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他一个打猎的,懂怎么伺候庄稼吗?到时候他把咱们的地指挥坏了,他拍拍屁股还能进山打猎,我们呢?我们喝西北风去?”
陈大壮缩在炉子边烤火,闻言立刻抬起头,添油加醋:“对对对!他还说,谁要是不同意,就是破坏集体团结,就是思想落后。好家伙,这大帽子扣下来,谁受得了?俺们贫下中农,成分是好的,可不敢沾上这‘落后’的边儿。”
周二楞也愤愤不平:“就是,投票?那也叫投票?他们的人虎视眈眈地盯着,谁敢不举手?那不是自愿,那是被逼的。”
跟着李铁柱来的另外七八个西河屯村民,大多低着头,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喝着热水,或者盯着炉子里跳动的火苗。
他们中,有的是真心舍不得自家那几分好地,有的是跟着李铁柱壮胆来的,还有的则是心里没底,既怕集体搞不好,又怕得罪了林大生,此刻心情复杂,只能保持沉默。
王友源听着李铁柱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控诉,脸色凝重。
他当然明白土地对于农民意味着什么,也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抵触。
但他更清楚上级对于推进集体化的决心和指示。
尤其是近几年,有些地方大寨,确实是风风火火的搞起来的。
粮食也高产很多,都成了典型代表。
王友源沉吟片刻,开口道:“铁柱同志,你们的顾虑,公社都听到了。集体化虽然不是上面的政策,但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有意见,就否定大多数社员的决定,否定前进的方向。等林大生来了,我们再具体了解情况,如果确实存在强迫命令的问题,公社一定会纠正。”
杨国栋也补充道:“而且,公社也在研究,怎么帮助各个生产队把集体经济发展好。比如选择合适的作物,搞点副业增加收入。只要路子对了,大家一起努力,日子肯定会比单干的时候好。”
李铁柱却根本听不进去,梗着脖子:“好听话谁不会说?俺就要俺的地,!别的啥也不听。”
就这样,李铁柱和屯子里的人就这样晾在了会议室里大半天。
等到下午一点多。
他们都无聊的要睡着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车轮碾过冻土的嘎吱声。
会议室里的人都精神一振,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窗外。
只见林大生赶着那架旧马车,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了公社大院门口。
他显然是一接到电话就立刻赶来的,棉帽子歪戴着,脸上带着焦急和疲惫。
马车还没停稳,他就跳了下来。
一眼就看到了公社院子里那条刺眼的横幅,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林大生来了!”
“正主儿来了!”
喜欢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