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牙齿打战地回敬:“老……老李,咱俩谁也……谁也别笑谁,你你……你那模样,像……像被霜打蔫的茄子,整……整个人都……都蔫了!”
话音刚落,他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魏和尚与王风的状态稍好些。
魏和尚身强体壮,少林寺出身,经历过严寒训练,加上李云龙多给了他一件薄衣,虽也呼着白气,身子却未冻僵。
他瞧着身旁的王风神色平静地趴着,身上不过也是一件单衣,忍不住问道:“三哥,你不冷吗?”
王风答:“这么冷的天,谁不冷?”
“那你怎……怎么一点都不像冷的样子?”
“这叫心静自然热。你觉得冷,它就冷;你越觉得冷,就越冷。这个时候,得自己骗自己,暖……暖和……太暖和了!老子……都嫌热!”
魏和尚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不远处的李云龙听了,嘴唇微微抖动,冲着赵刚咧嘴一笑:“这小子……鬼点子……真多,老子……这么一想……还真……真不那么冷了。”
冷风刺骨,人像被扔进冰窖般难受。
趴伏在土沟里的战士们,全身都贴着冻硬的地面,寒气从四面八方往身体里钻。
这样的天气,谁也不想一动不动地待着,哪怕拼一场也比这样强。
就算是死,也愿意倒在冲锋的路上。
冻得牙齿打颤的战士们,心里只盼着敌人早点出现。
远处终于传来一阵轰鸣,一辆汽车颠簸着驶来。
车顶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缓缓向前开进。
后面还有十几辆卡车紧跟着,但都隔着一段距离。
这明显是敌人派出来探路的先头车。
车厢封闭着,看不清里面装了什么。
但从车轮压出的痕迹看,载重不轻。
这一队鬼子戒备得很,行进方式处处透着小心。
潜伏的战士们精神一振,连冷都忘了。
李云龙双眼紧盯着那辆开来的汽车,心里开始计算出手的最佳时机。
汽车顺风行驶,忽然从车里传出日语歌声。
听那调子,像是在唱:朝霞之下任遥望,起伏无边几山河,吾人精锐军威壮,盟邦众庶永康宁,满载光荣啊!
王风眉头紧锁,赵刚听懂了歌词,脸色骤变。
这是关东军常用的军歌,只有他们才会唱。
看样子,这十几辆车里坐的都是关东军。
“老李,情况不对,这是关东军的人,不是普通鬼子。人数也不比咱们少,要打吗?还是撤?”
李云龙自然知道关东军不好惹。
可现在动手的时机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从来不怕硬仗,“干他娘的!谁不是血肉之躯?关东军又怎样?拼了总比冻死强。”
赵刚的判断没错。
这支日军队列确实是两个关东军中队。
这段时间,筱冢义男正在筹备A号扫荡计划。
冬季一到,平安县附近的日军人马干脆躲进据点,安稳地过冬,吃穿不愁,日子过得轻松。
这两个中队由一位中佐带队。
虽说军衔比不上驻守平安县城的日军队长浅野小村,但作为“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名声在外。
浅野小村也不敢怠慢,亲自接待了他们。
关东军那位中佐在县城只待了一天就要离开,还扬言要扫清敌后力量。
浅野小村再三叮嘱他,晋中一带的八路不好对付。
这位中佐却不以为意,认为一切敌人在关东军面前都不堪一击。
这次行动,两个中队的关东军并非仓促应战,而是早有准备。
十几辆卡车里坐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一路前行,气势如虹,根本未将任何可能的对手放在眼里。
李云龙紧盯战场形势,见时机已到,果断下令。
战士们立即引爆了先前埋设在公路中央的地雷。
轰——,一声巨响,爆炸威力巨大,当场将日军队伍中部的一辆卡车炸得粉碎。
车内那些尚未反应过来的关东军精锐,还未展现出他们的凶残,就在突如其来的爆炸中命丧黄泉。
周围几辆汽车也受到冲击,但因车身坚固,车内的士兵只是轻伤。
由于地雷数量有限,伏击的效果未能覆盖全部目标。
杀——
随着李云龙的一声怒吼,整个加强营四百多名战士,猛然跃出土沟,枯?被掀翻在空中,随风飘散。
在枯?的掩护下,寒光闪闪的大刀和刺刀齐齐出鞘。
短短几息之间,所有战士已经发起冲锋,距离敌人只剩不到五十米。
关东军的确名不虚传。
遭袭的刹那,那位中佐指挥官脸上没有一丝慌乱,反而露出一丝兴奋。
他正愁找不到敌人一较高下,没想到敌人主动现身了。
穿着黄色粗布大衣、头戴皮帽的关东军士兵,迅速从车厢中跳出,动作干净利落,丝毫不见慌乱,很快便列好队形,准备迎战来犯之敌。
架在车顶的两挺“歪把子”轻机枪刚吐出火舌,便被王风两枪击毁,彻底哑火。
关东军士兵见状,大吃一惊:这支八路军居然敢发动刺刀冲锋?
“装上刺刀!”
中佐下达命令,眼神中满是轻蔑。
在他看来,这样一支在寒冬中衣衫褴褛、弹药匮乏、只能依靠白刃战的队伍,根本不是“皇军之花”“帝国精锐”的对手。
日军士兵在拉枪栓的哗啦声中,依照《步兵操典》要求,一颗颗退出枪膛里的子弹。
可动作稍慢的几个日军,还没来得及完成换装刺刀的动作,便被冲上来的加强营战士一刀斩杀。
王风一边冲锋,一边对和尚喊道:“和尚,瞧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鬼子精锐,要命的时候还守着规矩呢!”
魏和尚应道:“跟小鬼子讲什么规矩?三哥,等会儿拼刺刀,你可得离我远点。”
王风一怔:“为啥?”
魏和尚的红缨枪一挑,锋利的枪尖瞬间刺穿迎面而来的敌人胸口,他面不改色地笑道:“三哥你下手太快了,跟在你旁边,俺连半个鬼子都抢不到。”
王风一脸无奈,眼前的战场早已乱作一团。
战士们与关东军激烈交锋,黄与灰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密密麻麻,几乎分不清彼此。
此时,枪炮已无用武之地,杀戮回归最原始的状态。
胆量和狠劲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
喜欢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