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云层,为五星城的冰晶城墙镀上一层金边。蒋毅站在工业区中央的空地上,面前堆放着从地精营地带回的战利品——三十门造型夸张的迫击炮、数百枚迫击炮弹和火箭弹,还有那台被拆得七零八落的伐木机。金属部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散发着一股刺鼻的火药味。
就这些破烂?艾伦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晨光,遮住了他眼中的失望。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敲击迫击炮的炮管,发出沉闷的声,壁厚不均匀,内膛粗糙得能当锉刀用。年轻的炼金术士撇撇嘴,从炮口抠下一块黑乎乎的残留物,放在鼻尖嗅了嗅,不过火药配方倒是有点意思...
陈鑫靠在一堆木箱上,短剑在指尖灵活地转动:地精的东西就这样,十个里有九个会炸膛,剩下一个会把自己人炸上天。他想起战场上那些歪歪扭扭的火箭弹轨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但不得不说,他们的燃料确实厉害。
蒋毅点点头,目光落在那台被大卸八块的伐木机上。老约翰正带着几个铁匠围着机器研究,独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老人粗糙的手指抚过蒸汽锅炉的每一寸表面,时不时发出赞叹的声。
约翰自从听了陈鑫讲的几节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机械原理》课后,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开始疯狂爱上的,是齿轮咬合时严丝合缝的秩序,是活塞滑动中蒸汽与钢铁媾和的韵律。
怎么样,老约翰?蒋毅走过去问道。
铁匠抬起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妙啊!他拍打着黄铜锅炉,地精的制作虽然工艺非常的偷工减料,但这蒸汽系统的设计却非常有创意!他指向一组复杂的齿轮装置,看这个压力调节阀,用爆炸性燃料直接驱动活塞,功率比普通蒸汽机大三倍!
艾伦闻言也凑了过来,眼睛微微睁大:原来如此...他们用化学燃料替代了传统燃煤,通过控制爆炸频率来调节功率。他蹲下身,手指描摹着管道的走向,虽然危险,但效率确实高。
我们要的还是稳定,能优化吗?蒋毅单刀直入。
老约翰和艾伦交换了一个眼神。老约翰搓着满是老茧的双手:给我们两天时间,应该能搞明白原理。他指向车间角落的一堆零件,正好之前拆解地精车辆时留了些部件,可以拼凑试试。
艾伦补充道:不过安全系数得提高至少五倍,我可不想实验室天天爆炸。
蒋毅露出满意的笑容,转向陈鑫:鑫哥,你那边铜线拉丝机的图纸...
早画好了。陈鑫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纸展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尺寸和参数,但动力系统一直没解决,普通水车提供的扭矩不够稳定。他指向图纸中央的传动装置,现在有了地精这套蒸汽系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蒋毅的目光在图纸和地精机器间来回扫视,突然眼前一亮:等等,你们看这个——他指向伐木机上一个奇特的装置,这个调速器能不能用在拉丝机上?
三人同时凑近观察。那是一个由齿轮和弹簧组成的设计精巧但是工艺粗糙的装置,随着老约翰的拨动发出规律的声。
这个想法不错!陈鑫猛地拍了下大腿,拉丝过程需要恒定张力,这个调速器正好能解决速度波动问题!
老约翰已经拿起工具开始拆卸:给我两天,不,一天!我就能把它改装到拉丝机上!
蒋毅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匠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种协同攻关的场面,正是他梦想中五星城该有的样子。他转身走向工业区的问题墙——那是他模仿大学实验室设立的创意板,上面钉满了各种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
在铜线生产的栏目下,蒋毅取下动力不足的标签,换上了已解决的纸条。他的手指抚过旁边绝缘材料的标签,眉头又皱了起来。漆包线是电力系统的关键,没有合格的绝缘漆,再好的铜线也无法用于线圈和电机。
艾伦,蒋毅回头喊道,绝缘漆的研究有进展吗?
艾伦正埋头记录数据,闻言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目前有了新的方案,昨晚刚有想法。他从实验台抽屉里取出一个小陶罐,里面盛着半罐琥珀色的粘稠液体,松脂基绝缘漆,添加了月光草提取物增加柔韧性,还有一撮星尘花粉提高耐热性。
蒋毅接过罐子,用手指蘸了一点。液体在指尖拉出细长的丝线,散发出淡淡的松木清香。附着性如何?
完美。艾伦骄傲地挺起胸膛,我在铜棒上测试过了,200度高温下连续工作八小时不开裂,弯曲三十次不脱落。他压低声音,多亏了鑫哥那本《材料科学基础》,虽然里面大部分术语我看不懂,但高分子材料那章给了我灵感。
蒋毅听完艾伦的逆天发言,看向陈鑫感叹道:人家就用了几个月,就吃透了那本书了,还能改良配方了。鑫哥,比起他来我们就是学渣呀!
也没有..完全吃透..。艾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书里提到的分子结构稳定性概念让我想到炼金术中的元素平衡理论,然后结合本地材料特性...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专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