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的阳光透过窗户,将小小的饭桌照得明亮而温暖。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母亲做的简单却可口的家常菜,气氛温馨融洽。
弟弟荣清正叽叽喳喳地跟父亲说着下午要去幼儿园报名的兴奋,父亲含笑听着,不时给他夹菜。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随即邻居张阿姨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手里端着一个大大的碗,里面盛满了色泽油亮、热气腾腾的红烧肉,浓郁的酱香味瞬间飘了进来。
“谢工,湘湘姐,正吃饭呢?”
张阿姨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声音也比平时更软和几分,“我今天啊,一不小心肉煮多了,想着你们家人多,孩子正长身体,就给你们盛了一碗过来,大家都尝尝我的手艺!”
我心里立刻冷笑一声,呵,又来了。
就这点小伎俩,演给谁看呢?哪次是“一不小心”煮多的?哪次这“一碗”不是堆得冒尖、足够三四个人吃的分量?
不就是想找个由头,把她自己,连带她那两个女儿,都塞到我们家的饭桌上,制造“两家人其乐融融”的假象吗?
记得上辈子就是这样,她总能找到各种借口,让两家频繁地拼桌吃饭,仿佛这样就能拉近她和父亲的距离。
果然,我那宽容又不好驳人面子的父亲,看着那碗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红烧肉,脸上露出了温和又略带无奈的笑容,开口道:“小张,你这哪里是一碗啊,这分量,怕是把你们全家今天吃的肉都装来了吧?这怎么好意思?”
母亲坐在一旁,脸上也挂着心照不宣的、客气的笑容。
她显然也明白张阿姨的意图,但秉承着与人为善和邻居和睦的原则,她还是热情地招呼道:“是啊,这肉看着就香!真是太谢谢你了。妙妙和玲玲还没吃吧?别让孩子们单独吃了,叫她们一起过来吧!正好菜够,咱们两家凑一桌,热闹热闹!”
张阿姨一听,脸上立刻笑开了花,仿佛就等着这句话,连假意推辞一下都没有,立刻顺杆爬:“哎呦,那怎么好意思老是打扰你们……不过孩子们确实还没吃,我这就去叫她们!等着啊!”
说着,她脚步轻快地转身就去叫女儿。
我低下头,默默扒拉着碗里的饭,心里那股无名火又滋滋地冒了起来。
又是这样。明明是我们一家人的温馨时光,硬生生要被外人插入。而且来的还是这个对父亲别有心思的张阿姨。
虽然知道父亲对母亲感情专一,绝不会被她这点小恩小惠和刻意接近打动,但这种感觉还是像吞了苍蝇一样让人不舒服。
我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绝不能再让这种“拼桌吃饭”成为常态!
我得想办法,慢慢地在父母面前,尤其是父亲面前,给这个张阿姨上点眼药,一点点剥开她“热心邻居”的伪装,让父母看清她那点小心思,自然而然地疏远她。
保护我的家,从杜绝一切潜在隐患开始。哪怕,只是从一顿饭开始。
没过两分钟,张阿姨就领着妙妙和玲玲回来了。
妙妙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玲玲则还是那副怯生生的样子,手里还帮忙拿着碗筷。
“快进来,快进来,就等你们了!”
母亲连忙起身,招呼她们坐下,又去厨房多拿了两副碗筷。本就不大的饭桌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张阿姨毫不客气地坐在了父亲旁边的位置——那个原本是荣清坐的,而弟弟此时被母亲临时安排到了我身边。
她一边把红烧肉往桌子中间推,一边热情地招呼:“谢工程师,湘湘,你们快尝尝,看我今天这肉烧得入味不?”眼神却似有若无地瞟向父亲。
父亲客气地夹了一块,点点头:“嗯,味道很好,小张手艺不错。”
“喜欢就多吃点!”
张阿姨笑容更盛,又夹起一大块肥瘦相间的肉,作势要往父亲碗里放,“这块好,瘦的多……”
“张阿姨!”我突然开口,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打断了她殷勤的动作。
我脸上挤出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指着那碗红烧肉说,“这肉闻着真香!我妈妈最近也在学做红烧肉呢,就是总掌握不好火候。张阿姨,您能教教我妈妈,怎么才能把肉炖得这么烂又不柴吗?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呀?”
我这话一出,饭桌上瞬间安静了一下。
所有人都看向我。母亲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赞许的笑意。
父亲也略带惊讶地看了我一眼,然后顺势把碗往回收了收,笑着附和:“对啊,华华不说我都忘了,湘湘最近是在研究这个。小张要是方便,就指点她两句?”
张阿姨举着筷子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勉强。
她大概没想到我会突然把话题引到“教做饭”上,这完全偏离了她预设的“套近乎”剧本。
她干笑了两声,只好应道:“啊……呵呵,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就是多放点水,小火慢炖……”
“哦!原来要多放水,小火慢炖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