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河流,以它恒定的节奏向前奔涌,冲刷着生活的岸堤,也沉淀下最珍贵的金沙。
青禾书社在平稳中迎来了它的又一个周年。
没有大肆庆祝,只是在门口立了一块小小的手绘牌子,上面是林少莲娟秀的字迹:
“感谢相伴,温暖如初。”
这一年里,变化在悄然发生。
何志明和兰凤的关系,在经历了叶雅的风波和宇辉的涟漪后,进入了一种旁人看来近乎“伴侣”的默契状态,但他们之间,始终隔着一层未曾捅破的、极薄的窗户纸。
他们共同经营书社,关心彼此的身体,记得对方的喜好,会在加班后自然地为对方带一份宵夜,会在疲惫时递给对方一杯温度刚好的水。
何志明看兰凤的眼神里,是沉淀后的深情与珍视;
兰凤回应他的,则是全然的信任与依赖。
只是,“我们在一起吧”这句话,谁都没有先说出来。
或许,对于他们而言,共同守护的这份事业和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其分量早已超越了言语上的确认。
宇辉依然是书社的客人,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带着一份成熟男人的豁达与祝福。
他偶尔会带新的朋友来,自豪地介绍这个“我老同学经营的很棒的地方”。
他与何志明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基于对兰凤共同尊重的、淡淡的君子之交。
林少莲的生活愈发充实自在,她报的插花班已经能独立创作出颇具韵味的作品,书社里时常点缀着她的巧思。
她似乎彻底摆脱了外界的压力,专注于经营自己丰盈的内心世界。
芝兰和周文的女儿已经开始咿呀学语,活泼可爱,成了书社儿童区最受欢迎的小小“前辈”。
荣清和慧茹的儿子也上了幼儿园,偶尔会像个小大人似的,煞有介事地坐在阅读区看书。
而我们家的三个活宝,承煜、瑾妍和启辰,已经长成了半大的少年少女,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不愿与父母分享的小秘密。
但在周末,他们依然愿意跟着我们来书社,享受那份熟悉的、被书香包围的安宁。
周年庆过后的一个黄昏,晚霞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橘红色。
书社里的客人渐渐散去,只剩下何志明和兰凤在做最后的整理。
夕阳透过窗户,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何志明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检查电源,而是走到窗边,站在兰凤身边,和她一起看着天边绚烂的晚霞。
“时间过得真快。”何志明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
“是啊,”兰凤应道,侧头看了他一眼,霞光映照下,他的侧脸轮廓显得格外柔和,“还记得书社刚开业的时候吗?感觉就像昨天。”
一阵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归巢鸟儿的鸣叫和远处隐约传来的车流声。
“兰凤,”何志明忽然转过头,目光深深地看进她的眼睛里,那里面没有了平日的沉稳克制,而是涌动着一股压抑已久、终于破土而出的真挚情感。
“我们……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好不好?”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单膝跪地的仪式,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爱”字。
只有一句“一直走下去”,朴实无华,却仿佛耗尽了他积攒多年的勇气,包含了所有关于未来、关于承诺、关于陪伴的想象。
兰凤的心猛地一跳,看着他那双盛满了紧张、期待和无比认真的眼睛,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倒流,又迅速奔涌向前——
那些争吵、眼泪、背叛的痛苦、救赎的艰难、并肩的扶持、无声的守护……
所有复杂的滋味在心头翻滚,最终,都融化在他此刻纯粹而坚定的目光里。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微微红了眼眶,然后,在何志明几乎要屏住呼吸的注视下,她缓缓地、郑重地点了点头,嘴角向上弯起一个无比温暖的弧度。
“好。”
一个字,轻如羽毛,却重如千钧。
何志明紧绷的肩膀瞬间松弛下来,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喜悦和释然涌上心头,让他眼眶也有些发热。
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带着试探,握住了兰凤放在窗台上的手。
兰凤的手指微微一动,没有挣脱,反而轻轻回握住了他。
掌心相贴,温暖传递。
那层横亘在他们之间许久的薄纱,在这一刻,被晚风和霞光温柔地掀开了。
他们没有再说话,只是并肩站着,握着彼此的手,看着天边的霞光一点点被墨蓝色的夜幕吞噬,看着书社暖黄的灯光在渐深的暮色中,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温暖。
窗外,华灯初上,人间烟火正浓。
窗内,书香依旧,一段跌宕起伏的过往,终于沉淀为紧握双手、共赴未来的平静与坚定。
青禾书社的灯光,依旧在每个夜晚亮起,它不仅照亮着阅读的空间,也见证着又一段关于原谅、成长与选择的爱情,终于找到了它最好的归宿。
兰凤和何志明的婚礼,其盛大与隆重,几乎复刻了我记忆深处那场属于我与何志明的盛大典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