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 > 第110章 我就把命变成规则

西北荒漠,地裂如天崩。

沙尘翻涌间,一座半透明的穹顶破土而出,宛若星辰坠落人间。

其表面流淌着幽蓝光纹,脉络分明——频率、波长、编码结构,竟与墨七弦袖中芯片内存储的原始数据流完全同步,误差小于0.003%。

那是“神工”真正的源头。

是星舰低语的第一声回响。

而在千里之外的天工墟,一场更静默、却更具颠覆性的风暴,正在悄然成型。

云姑跪坐在昏黄油灯下,手中握笔,指尖微颤。

案上摊开的是《天工圣纪》新版誊抄卷,工部命令她亲笔修订。

首条便是:“启智钉乃邪器,以机巧惑人心志,诱童子背经离道,实为乱世之兆。”

她提笔欲书。

可眼前浮现出的,却是那一张张稚嫩的脸——

那个蹲在墙角用炭条演算齿轮传动比的小篾儿;

那个因听懂“杠杆三律”而笑出眼泪的跛脚少年;

还有那些围在共研社火炉旁,争执“能不能造出会自己找水的牛”的农夫子弟……

他们的眼睛里有光。

那种光,她曾在幼年时,在父亲批注《考工记》的眉批间见过。

那时的父亲说:“技艺不是秘藏,是照亮蒙昧的火。”

她的手顿住了。

笔尖轻颤,最终落下一行小字,极细,却如刀刻:

“钉无善恶,心有所向。”

她将原稿悄然塞入送还工部的档案袋底层,压在一堆例行文书之下。

动作轻微,无声无息。

却像掷出了一块改变河流走向的石子。

数日后,礼部尚书徐文昭翻开奏报,目光扫过那句夹带私意的批注,久久未语。

窗外,几名村童正用枯枝在地上画图,叽喳争论着什么。

一人忽然跳起,指着天空:“按墨先生讲的‘抛物线’,石头飞得最远的角度是四十五度!再来一次!”

其余孩童哄然响应,纷纷捡石试投。

徐文昭凝视良久,忽然开口:

“传令——准许民间设立‘算学堂’,每月申报一次即可,无需监学派驻。”

身旁幕僚惊问:“此令若行,恐失纲统,百工自立,朝廷何以辖制?”

徐文昭冷笑:“你可知我昨日去查‘九机阁’名册?那七十二位‘真传弟子’中,四十三人连最基础的‘滑轮组承重计算’都做错。而天工墟共研社三个月前的一场测验,合格率高达八成六。”

他缓缓合上卷宗,声音低沉:

“不是百姓要叛离正统……是我们早就丢了‘正统’。”

诏令未发,风已先至。

三日后,九机阁祭天大典,香火缭绕,鼓乐震天。

高台之上,白发老者手持玉笏,声震四方:

“真传降临,天命归正!今有七十二贤徒,皆受神工赐印,承墨氏衣钵!”

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百名被钦点少年中,竟有近半默然起身,转身离席。

他们未发一言,只掌心紧握一枚青铜小钉——启智钉。

那是能将基础逻辑算法以触觉神经反馈植入脑海的微型机关,也是墨七弦开启“群体启蒙”的第一把钥匙。

他们齐步走下高台,直奔山脚擂台。

一名瘦弱男孩站上石台,面对万千目光,声音清亮如钟:

“你说我是你徒弟,可你没教会我为什么——

为什么轮要圆?

为什么轴要滑?

为什么风能推鸟飞?

而她教了。”

全场寂静。

风穿林梢,无人敢言。

高台上,墨七弦立于风中,黑袍猎猎,未迎未拒。

她只是轻轻抬眸,望向那一张张年轻而明亮的脸,唇边泛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我不是你们的师父。”

“我只是……第一个问‘为什么’的人。”

刹那间,她袖中芯片忽地一震,界面自动弹出一行猩红提示:

【检测到知识获取意愿指数突破阈值】

【启蒙扩散模型·Level 1 已激活】

【群体认知跃迁进程启动:3.7%】

而在天工墟最深处,那具曾传道授业、如今早已断电多年的传道傀儡,忽然发出一声细微的“咔哒”。

面具下的机械喉管震动,传出断续电流声,仿佛某种沉睡意识的低语:

“……他们……开始自己思考了。”

夜色渐浓,湖心小筑倒映月光如镜。

墨七弦伏案整理星舰数据,指尖划过全息投影,将遗迹坐标与上古铭文进行拓扑匹配。

她没有察觉——两道黑影正贴着水面潜行而来,足踏荷叶,身如游鱼,手中短刃尚未出鞘,杀意已凝成霜。

这是“影蚀卫”,九机阁直属死士,专司清除“非正统之患”。

一人伏于桥底,另一人攀上檐角,双夹之势,一击毙命。

可就在第三步踏出的瞬间——

“叮。”

一声轻响,如铃初振。

紧接着,整座湖心小筑四周,数十个隐藏机关同时触发。

青铜挡板从地缝弹起,封锁路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