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深处的空气凝滞而厚重,只有提灯摇曳的光晕在岩壁上投下不安的阴影。沈风站在冰冷的石壁前,指尖缓缓抚过那些被时光磨砺得模糊不清的刻痕。粗糙的触感下,是难以言喻的微妙凹凸,仿佛沉睡的脉搏在岩石深处微弱跳动。逐星者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手中提灯的角度,让昏黄的光线一寸寸舔舐过岩壁,试图照亮那些被尘封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秘密。通讯器里传来林薇量子计算阵列低沉的嗡鸣,如同遥远星空的背景噪音,在这寂静的地下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看这里……”逐星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沉寂。他的手指沿着几条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精妙交错的刻痕移动,“这些线条……它们不是随意的图案!”他的呼吸急促起来,提灯的光圈牢牢锁定在石壁一角,“这是一幅星图!一幅极其精密的星图!”
沈风立刻凑近,目光锐利地扫过逐星者所指的区域。那些深深浅浅的刻痕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秩序感,点与线相互勾连,构成繁复的几何结构。“但排列方式很陌生,”沈风皱眉,快速在脑海中检索着已知的天文图景,“不属于任何记录在案的星座体系。”
逐星者用力点头,指尖划过一组密集的交叉点:“没错,这些节点的位置,还有连接它们的轨迹角度……太精确了,不可能是自然风化或偶然形成的。这绝对是人工的杰作,而且……”他顿了一下,声音里充满敬畏,“它的年代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就在这时,沈风猛地想起什么。他迅速从怀中贴身的口袋里,取出了那个他们历经艰险才得到的古老石匣。石匣表面同样布满了难以理解的纹路,触手冰凉。他屏住呼吸,将石匣底部小心翼翼地贴近岩壁上那片最复杂的刻痕区域。
当石匣底部那圈如同锁芯般的环形图案,与岩壁上某个凹陷的凹槽轮廓完全重合的刹那——
嗡!
一股低沉而浑厚的共鸣声毫无征兆地从石壁深处爆发出来,仿佛沉睡的巨兽被惊醒。整个洞穴剧烈震动,细碎的石屑簌簌落下。提灯的光影疯狂跳跃,在岩壁上投下扭曲舞动的巨大黑影。脚下的岩石传来清晰的震颤感,如同大地的心跳。
“警报!警报!”通讯器里,林薇的声音瞬间拔高,盖过了量子阵列尖锐的嗡鸣,“能量读数正在疯狂飙升!峰值……峰值已经超出安全阈值三倍!还在持续上升!这绝对不是地质活动!重复,这不是自然现象!沈风!逐星者!你们触发了什么?!”
“是石匣!”沈风在震动中稳住身形,紧紧按住贴合在岩壁上的石匣,他能感觉到匣体在掌心微微发烫,与岩壁的共鸣越来越强,“它和这些刻痕……是一体的钥匙!”
“稳住!我需要数据!”林薇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把你们看到的刻痕细节,尤其是石匣接触点周围的图案,尽可能清晰地传输给我!逐星者,我需要你描述所有符号的形状和排列规律!沈风,注意任何异常的能量波动点!”
接下来的时间,洞穴成了紧张的解码战场。震动稍缓,但低沉的共鸣声如同背景音般持续不断,压迫着神经。逐星者几乎是趴在岩壁上,借着提灯的光,用他渊博的考古学知识,辨识着那些从未见过的象形符号和几何标记,口中飞快地报出观察结果。林薇在遥远的基地,量子计算阵列全速运转,将逐星者的描述、沈风同步传输的实时影像数据,与庞大的历史文献和天文数据库进行疯狂比对、排除、拟合。她的声音时而困惑,时而恍然,在通讯频道里快速传递着分析结果。
“符号A-7,类似古代拜火教祭祀符号变体,但指向性更强……”
“能量流线在节点C汇聚,那里有个类似眼睛的标记……”
“数据库比对失败……排除已知的七十六种古代祭祀体系……”
“等等!沈风,你左手边三米处,那组螺旋纹!能量读数在那里有异常聚焦!”
沈风凭借着他近乎本能的直觉和对能量流动的敏锐感知,在复杂的刻痕迷宫中穿梭。他时而指向一处看似不起眼的凹点,时而触摸一条偏离主线的细微刻痕,总能精准地找到能量汇聚的关键节点或符号连接的隐藏路径。他的指尖仿佛能感受到石壁深处流淌的、无形的力量脉络。
“不是祭祀……是观测!”林薇的声音突然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这些符号组合……核心指向的不是献祭或召唤,而是……观测!还有……稳定!对!稳定!”
逐星者猛地抬头,眼中精光爆射:“群星之眼!林薇,你看那个核心区域的复合符号!上半部是星环环绕,下半部是稳固的基座……这描述的是一个装置!一个被称为‘群星之眼’的古代装置!”
“没错!”林薇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根据符号逻辑和能量流模拟,这个‘群星之眼’的主要功能是观测宇宙深层的某种能量……位面能量!并且,它似乎拥有引导和稳定这种能量的能力!这些刻痕,是它的结构图,也是它的……操作手册的一部分!天啊,这技术理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