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植博览会的盛况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诸天万界激起了层层涟漪。万象道尊陆尘之名,真正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不再是凭借力挽狂澜的武力或匪夷所思的机缘,而是以其登峰造极、近乎于道的灵植培育之术,折服了天下。博览园出产的灵植,被冠以“道韵灵植”之名,成了顶级势力争相求购的硬通货,其种植理念和技术,更是被各方奉为圭臬,争相研究模仿。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陆尘,却对这一切虚名浮利毫不在意。飞舟载着满满的赞誉和合作协议回到陨星谷后,他立刻就将那些繁琐的交际应酬丢给了钱宝宝和苏凌雪等人处理,自己则一头扎进了药圃,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从博览会上换回来的新种子——南海珊瑚米和西域沙棘枣。
“好东西啊!”陆尘捧着那包色彩斑斓、形如微型珊瑚、散发着淡淡咸腥气息的珊瑚米种子,以及另一包表皮粗糙、呈土黄色、透着股干燥暖意的沙棘枣种子,眼睛放光,“这珊瑚米,天生喜盐耐碱,能在海岛上种,要是培育成功了,以后海边那些盐碱地、滩涂地都能利用起来,粮食产量能翻几番!这沙棘枣更了不得,耐旱耐瘠薄,防风固沙的好手,戈壁沙漠都能变绿洲!”
他完全是从一个农业专家的角度,看到了这两种作物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至于它们蕴含的独特水系灵力和土系灵力,在陆尘看来,不过是“附加属性”,跟“富含维生素”一个道理。
“不过,这两种玩意儿习性特殊,跟咱们园子里的水土不太合拍,得专门开辟两块‘试验田’。”陆尘摩拳擦掌,说干就干。
他相中了博览园边缘两块一直没怎么利用的“废地”。一块靠近灵湖下游,地势低洼,土壤因为长期积水,有些盐渍化,偏碱性,正好模拟海滨环境。另一块则是背风向阳的砂石坡地,贫瘠干旱,日照强烈,适合模拟戈壁气候。
“苏师妹,叶师妹,来帮把手,咱们把这两块地改造一下。”陆尘招呼道。
苏凌雪和叶知微闻声而来。苏凌雪看着那块低洼盐碱地,剑气微凝:“此地土质板结,水气滞留,盐分上泛,寻常灵植难以存活。”
叶知微星眸扫过砂石坡地,轻声道:“此地砂多土少,保水保肥性极差,日照毒辣,昼夜温差大,环境严苛。”
“对,就是要这个效果!不然怎么试种新作物?”陆尘不以为意,开始指挥,“盐碱地这边,先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再用硫磺粉和腐熟有机肥深翻进去,中和碱性,改良结构。最后从湖边引点水,搞成‘微咸水灌溉’系统。”
他一边说,一边亲自挥动锄头开挖排水沟,动作熟练得如同老农。苏凌雪见状,剑气化作无数细丝,精准地切割土壤,开挖效率倍增。叶知微则引动星辉,调节着土壤中的元素平衡,并布下一个小型聚灵阵,汇聚水灵之气。
另一块砂石地,陆尘的方案是:“客土改良!拉点肥沃的壤土和腐殖质过来,跟原来的砂石掺和一下,增加保水性。再埋设滴灌管道,精准供水。坡顶种点耐旱的灌木挡风。”
冰凰仙子闻讯也赶来帮忙,她释放出精纯的冰灵之气,凝聚成细小的冰晶,混入砂石土壤中。冰晶融化缓慢,既能降温保湿,又能缓慢释放水分,堪称“天然缓释水囊”。青萝和璃缨则忙着搬运有机肥和壤土,两个小丫头干得热火朝天,小脸通红。
在“五美”的鼎力相助下,两块条件恶劣的试验田,很快被改造得初具规模。盐碱地排水通畅,土壤变得疏松,隐约有了肥力;砂石地也有了保水层,滴灌系统铺设完毕。
“好了,可以播种了!”陆尘小心翼翼地将珊瑚米种子播撒在改良后的盐碱地里,又将沙棘枣种子点种在砂石地的滴灌点周围。
接下来的日子,陆尘几乎天天泡在试验田里,观察记录两种新作物的发芽和生长情况。五美也时常过来帮忙照料,各展所长。
然而,新作物的培育并非一帆风顺。
珊瑚米发芽后,幼苗虽然耐盐,但对水分的酸碱度非常敏感。灵湖引来的水经过土壤渗透后,pH值时有波动,导致几株幼苗出现了黄化、萎蔫的现象。
“啧,水质不稳定,跟海鲜养殖池pH值波动一个毛病。”陆尘蹲在田埂上,看着病恹恹的幼苗,皱起眉头,“得找个东西来稳定水质……有了!”
他跑到世界树下,从那口万物母气滋养的灵池里,捞了几块长满特殊藻类和贝类的石头。这些藻类和贝类是在灵池特殊环境下自然生成的,能分泌物质稳定水质,吸收多余盐分。
“把这些‘水质稳定器’放到灌溉渠里。”陆尘将石头放入水渠。果然,流过石头的湖水,pH值变得稳定了许多。珊瑚米幼苗很快恢复了生机,开始茁壮成长。
另一边,沙棘枣虽然耐旱,但幼苗期对突然的干旱也很敏感。一次滴灌系统临时故障,导致一片幼苗严重缺水,叶片打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