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14章 南戏改编:古今碰撞火花溅

《落魄书生遇贵人》话本热销后,永乐棚的戏班班主周老栓找到了马骥,想把话本改成南戏。周老栓五十多岁,留着山羊胡,穿着深蓝色的长衫,手里拿着一本翻得卷边的话本,语气诚恳:“马先生,您这故事太适合改成南戏了!有悲欢离合,有好人坏人,还有苏文卿这么个讨喜的主角,演出来肯定火!”

马骥早就想把话本改成南戏,当即答应:“周班主,没问题!不过改编的时候,得改一些地方,比如苏文卿改良记账法那段,得说得更简单,让观众能听懂;还有他逆袭的情节,得加些唱段,更有感染力。”

周老栓点头:“都听马先生的!咱们这就开始排练,争取下个月演出!”

可排练刚开始,就出了问题。戏班的老艺人张师傅,负责演苏文卿的岳父,看完改编的剧本,皱着眉说:“马先生,这苏文卿怎么能跟岳父顶嘴?还敢改铺子的规矩?这不合孝道!观众看了会骂的!”

马骥赶紧解释:“张师傅,苏文卿不是顶嘴,是讲道理。他岳父的规矩不对,导致铺子亏损,苏文卿改规矩,是为了让铺子好起来,也是为了帮岳父,这不是不孝,是‘巧孝’。”

张师傅还是不认可:“哪有什么‘巧孝’?晚辈就得听长辈的!再说,你这剧本里还有苏文卿跟小姐商量事情,女子怎么能管铺子的事?这也不合规矩!”

戏班的其他艺人也纷纷附和,有的说“唱段太多,不好记”,有的说“情节太新,观众接受不了”。周老栓急得直搓手,看着马骥:“马先生,这可怎么办?”

马骥想了想,说:“咱们先排一段,就排苏文卿帮岳父管账那段,演给几个老茶客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周老栓点头,赶紧安排排练。

排练那天,马骥请了清乐茶坊的几个老茶客,还有柳莺儿。张师傅不情愿地演岳父,年轻演员小李演苏文卿。当演到苏文卿说“岳父,您这记账法太乱,得改改”时,张师傅故意把语气说得很凶,像是在吵架;小李也紧张,忘词好几次,演得很生硬。

老茶客们看完,有的摇头:“苏文卿太冲了,不该跟岳父这么说话。”有的说:“听不懂记账法改的是啥,没意思。”柳莺儿也小声说:“确实有点问题,得改得更贴合咱们大宋的规矩。”

马骥没气馁,晚上熬夜改剧本:把苏文卿改规矩,改成“跟岳父商量后再改”;把小姐管铺子,改成“小姐给苏文卿出主意,苏文卿去说”;还把记账法的改良,改成“简化账本,让伙计更容易记”,更贴近观众的生活。

第二天排练,马骥亲自指导:教张师傅演岳父时,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认可,语气要有变化;教小李演苏文卿时,要演出“温和但坚定”的感觉,唱段要带着感情,比如苏文卿说“为了铺子好,求岳父听我一言”时,要唱得恳切。

柳莺儿也来帮忙,教演员们怎么通过眼神和动作表达情绪,比如苏文卿成功改良账本时,要面带微笑,眼神亮起来;岳父认可他时,要拍他的肩膀,体现“和解”。

慢慢的,演员们越来越入戏,张师傅不再抵触,演岳父的“势利”和“后来的愧疚”都很到位;小李演的苏文卿,温和又有智慧,唱段也越来越熟练。排练场的气氛,从一开始的紧张,变得越来越热闹。

演出那天,永乐棚挤满了观众,有看过话本的,也有没看过的。当苏文卿唱“账本乱如麻,伙计犯难啦,简化记清楚,铺子能开花”时,台下观众纷纷点头;当岳父拍着苏文卿的肩膀,唱“是我老糊涂,错把英才拒,以后听你的,铺子能兴起”时,台下响起了掌声;当苏文卿逆袭成功,和小姐相视一笑时,台下更是喝彩声不断。

演出结束后,周老栓激动地拉着马骥:“马先生,太成功了!好多观众说,下次还要来看!咱们再排续集!”柳莺儿也笑着说:“没想到你改的剧本这么好,比我想象的还精彩。”

马骥看着台上谢幕的演员,听着台下的喝彩声,心里满是成就感。他知道,这次南戏改编的成功,不是因为他的现代想法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贴合了宋代观众的认知,把“新”和“旧”结合在了一起。

他摸了摸胸口的挂坠,挂坠在演出时一直很温暖,像是在吸收南戏里“唱念做打”的能量——这种能量,有传统的韵味,也有创新的活力,让挂坠的光芒变得更加柔和,像是融入了戏台上的灯光和观众的掌声。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