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的上午,阳光明媚,我正在营业厅与李主任讨论着近期的工作计划,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我赶紧拿起手机,按下接听键。
“喂,老同学啊,我是袁周,你现在在行里吗?”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原来是检察院起诉科的初中同学袁周。
“哦,是π啊!我在行里呢,有什么事吗?”我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马上就到你行里啦,你就在行里等着我吧!”袁周的语气似乎有些着急。
我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袁周这么匆忙地找我,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还没等我多想,不到 10 分钟的时间,袁周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更让我意外的是,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上次反贪局的两个科长,刘金和车白。
“老同学,这两位刘科长和车科长你应该都认识吧!”袁周笑着说道。
“当然认识啦,刘科长、车科长,你们好啊!”我连忙起身,热情地与刘科长和车科长打招呼。
“你好,尧主任!”刘科长和车科长也微笑着回应道。
“来来来,咱们别站着了,去办公室聊吧!”我赶紧引领着他们来到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大家都纷纷落座,袁周坐在我的对面,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他缓缓开口说道:“老同学啊,这次我们过来呢,主要是想就上次反贪局对你询问的事情做一个进一步的说明。”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让人感到一种信任和安心。
接着,袁周提到了昨天发生的一件重要事情。他说:“昨天,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熊某某被我们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对他进行了公开审理。”他的语气严肃而庄重,似乎在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袁周继续讲述着关于熊某某的情况,“这位熊某某,曾经以勤恳的工作态度在手术台上为自己赢得了‘邾洲第一刀’的美称。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当上一把手之后,竟然用一支笔‘割下’了贿赂,总计达到 39 万余元。”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熊某某行为的震惊和失望。
“这具体是些什么贿赂呀?医院院长怎么也会成为高危人群呢?”我满脸狐疑地追问道。
袁周微微一笑,似乎对我的问题并不感到意外,他缓缓地说:“昨天的公开审理你没有去旁听吧?其实现在熊某的案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既然你有兴趣,那我就跟你讲讲吧。”
经法院审理查明熊某某先后30次索取或收受11人贿赂共计39.4万余元。
1995年至2001年间,邾洲一家建筑公司先后承建了该医院制剂大楼、商住楼、住宅楼、门诊综合楼,从1996年至2005年2月,该公司项目经理先后9次到熊某某家中,送给其现金共计15万元。
熊某某第一次索贿是在1998年9月,因为熊的关照,武汉一医药公司的业务员在该院药品销量不断增大,且收回药款及时。当年9月,熊添田称儿子读大学需学费5万元,要该业务员解决3万元,该业务员只得如数奉上。
此后至2005年2月,熊屡屡利用职权“广开财源”。2004年1月,为感谢熊在销售药品和回款中的帮助,黄冈一家医药公司经理送给熊现金3.5万元,后熊又通过该经理,用这3.5万元购回了一辆桑塔纳轿车给其子使用。
袁周非常详细地向我讲述着关于熊某的案情,他的话语条理清晰,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十分精准。我不禁感到有些诧异,他为什么会如此详尽地对我介绍这些情况呢?
正当我暗自思索时,袁周突然再次开口说道:“老同学,我之所以将熊某的案情告诉你,就是为了打消你心中的顾虑。对于上次反贪局对你的传唤询问,我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
“下面就由刘科长和白科长来为你详细说明对你传唤询问的经过吧!”袁周一脸严肃地说道。
我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还是故作镇定地回应道:“好的,我相信你们反贪局也是在履行相关程序,只要能把事情查清楚,我就放心了。”
这时,刘科长接过话头,解释道:“尧主任,上次询问你离开时,我们就跟你说过,等我们进一步调查清楚后,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的。今天,我们特地请袁科长一起来,就是为了能更全面、更详细地向你说明情况,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我连忙点头,表示理解,并对他们的工作态度表示赞赏:“谢谢你们认真负责的态度,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公正处理这件事情的。”
“我们科所负责的案件,是关于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熊某的。在对熊某进行传唤之后,他起初表现得非常顽固,拒绝交代任何实质性的问题。经过一番询问,他仅仅承认了一些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但对于其他重要线索却只字不提,这使得我们的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