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甲御天 > 第121章 狼烟起北境

寒甲御天 第121章 狼烟起北境

作者:小思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0:24:58

那云游老道的预言,如同一声丧钟,在初冬的第一场暴雪中,轰然鸣响。

今年的寒冷来得格外早,也格外酷烈。刚入冬月,来自极北之地的寒潮便如同挣脱了枷锁的白色巨兽,裹挟着漫天飞雪和能冻裂金石的温度,席卷了整个北境。雪,不是一片片落下,而是一堵堵白色的墙,连绵不绝地压下来。不到三日,北疆千里山河,尽数被封冻在厚厚的冰雪之下。河流凝固,道路消失,放眼望去,唯余一片死寂的苍白。

“白灾……是百年不遇的白灾啊!”北疆的老人们望着窗外吞噬天地的风雪,眼中充满了绝望的恐惧。牧草被深埋,牛羊成片冻毙,赖以生存的一切,都在迅速消失。

就在这片绝望的白色地狱深处,那些平日互相攻伐、争斗不休的戎族各部,在生存的本能驱使下,被迫放下了世仇。

在位于狼居胥山南麓一个相对背风的巨大山谷里,数十个戎族部落的首领聚集在一个巨大的毡帐中。帐外风雪咆哮,帐内牛油火把噼啪作响,映照着一张张被风霜刻满痕迹、此刻却同样被饥饿和决绝扭曲的脸。

首座上,是实力最强的狄族大单于,兀术赤(此兀术与南阙前太子非一人)。他身材魁梧如熊,身披狼皮大氅,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声音沙哑而充满压迫:

“诸位!长生天降下惩罚,白色的魔鬼吞噬了我们的草场和牛羊!我们的老人和孩子正在帐中冻饿而死!南面的梁人,却躲在温暖的城市里,享受着粮食和美酒!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抢他娘的!”一个性子火爆的羯族首领猛地捶了一下案几,吼道,“横竖都是死,不如南下拼一条活路!梁人的边境再硬,能硬得过我们手中的刀和肚子里的饿火吗?”

“对!南下!”

“抢粮!抢女人!抢温暖的地方!”

帐内顿时群情激愤,求生的**压过了一切对梁国边军的恐惧。

兀术赤猛地站起身,拔出腰间的金刀,划破手掌,让鲜血滴入面前的马奶酒碗中:“好!既然诸位都有此心,我兀术赤在此立誓!此次南下,各部摒弃前嫌,同心协力!抢到的粮食、财物、人口,按出兵多寡公平分配!若有背盟者,天人共戮!”

“同心协力!天人共戮!”各部首领纷纷歃血为盟。一支由饥饿和绝望驱动的庞大军团,在这冰天雪地中,完成了危险的整合。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南方,那片传说中温暖富庶的土地。

休整了不过数日,当风雪稍歇,这支庞大的戎族联军,如同决堤的黑色洪水,从多个方向,向着大梁的北疆防线发起了亡命般的冲击。

他们并非毫无章法。兀术赤采纳了部落中曾多次南下劫掠、熟悉梁军防务的老人的建议,采取了“多点突击,虚实结合”的策略。

鹰嘴隘,是北疆防线东段的一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但守军仅三千。戎族以附庸的氐族部落为先锋,驱使着数千饥民(被掳掠的边境梁人或在草原生存的小部落)作为肉盾,在夜间顶着风雪发起了疯狂进攻。

守将赵将军是一名老成持重的将领,他指挥将士们凭借滚木礌石和弓弩顽强抵抗。然而,风雪极大影响了梁军弓弩的射程和精度,而戎族士兵则凭借着对严寒的适应和悍不畏死的冲锋,硬生生用尸体堆上了城墙。

血战持续了一夜。天明时分,鹰嘴隘城头插上了戎族的狼头旗。赵将军力战殉国,三千守军几乎全部战死,关隘内储存的、本就不多的过冬粮草,被洗劫一空。狼烟刚刚升起,就被风雪和紧随而来的屠杀所湮灭。

北疆防线核心,镇北城。这里是北疆大都督府所在地,城墙高大,守军万余,乃是大梁北境的定海神针。

然而,此刻的镇北城,却弥漫着一种外强中干的虚弱。城中储粮因朝廷党争导致的运输延误,仅有常备的一半。寒冬骤临,取暖的柴炭也严重不足。士兵们穿着单薄的冬衣,在城墙上瑟瑟发抖,士气低迷。

戎族主力,在兀术赤的亲自率领下,并未强攻镇北城,而是采取围困战术。他们分成数股,劫掠周边村镇,切断镇北城与外界的联系,并将俘获的梁国百姓驱赶到城下,当着守军的面残忍屠杀,以瓦解守军意志。

“求求将军!开城救救他们吧!”副将看着城下惨状,目眦欲裂。

大都督王勐(偏向四皇子阵营)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指甲几乎掐进肉里。他何尝不想?但城中兵力有限,一旦出城野战,正中戎族下怀。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子民受戮,心中对京都那些争权夺利、罔顾边关死活的老爷们,充满了无尽的悲愤。

镇北城,成了一座被风雪和敌人双重围困的孤岛。求援的信使派出一批又一批,却大多石沉大海,或被戎族游骑截杀。

除了鹰嘴隘和镇北城,整个北疆防线,从东到西,无数烽燧、堡寨都燃起了告急的狼烟。戎族骑兵利用其机动性,在漫长的防线上四处渗透,寻找薄弱点。一些小型的戍堡、军镇,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迅速被攻破、屠戮。

坏消息如同雪片般,飞向后方,飞向京都。

“报——!鹰嘴隘失守,赵将军殉国!”

“报——!镇北城被围,粮草仅能支撑一月!”

“报——!西线云内州遭袭,守军溃散,牧民被掳数万!”

“报——……”

北疆的鲜血和烽火,终于烧到了看似平静的京都。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一次次撕裂承平帝萧衍沉迷丹药带来的短暂安宁。朝堂之上,短暂的震惊过后,立刻又被党争的阴云所笼罩。

大皇子萧景恒一党,率先发难。他们将北疆失利归咎于边将无能,尤其是镇守核心的王勐大都督。

“陛下!王勐畏敌如虎,坐视戎族屠戮百姓而不救,致使军心涣散,防线动摇!此乃误国之罪,当立即罢黜,锁拿进京问罪!”萧景恒慷慨陈词,意图将自己一党的人安插上去。

四皇子萧景禹则极力为王勐辩护,并直指问题核心:

“父皇!王勐将军乃沙场老将,忠心为国!镇北城被围,根由在于粮草不济,军备不足!去岁兵部便奏请增拨北疆军饷,为何户部、漕运一再拖延?如今边关将士饥寒交迫,如何能战?当务之急,是立刻筹措粮草、援军,火速支援北疆!而非临阵换将,自毁长城!”

双方在朝堂上再次吵得不可开交。一方要追究“责任人”,一方要解决“实际问题”,实则都是为了争夺北疆的军权和控制权。

承平帝被吵得头晕脑胀,既担心边关失守,又怀疑儿子们借机揽权。最终下达的旨意,充满了和稀泥的色彩:严旨申饬王勐,命其“戴罪立功”,同时责令户部、兵部“尽快”筹措粮饷军械支援北疆。

然而,“尽快”是多久?旨意下了,具体执行起来,又在各部门的推诿、扯皮中慢如蜗牛。漕运因冰雪和之前的“整顿”几近瘫痪;国库空虚,加征税赋的命令下达地方,反而激起了更多民怨。

而在北疆,等待“尽快”支援的军民,正身处真正的人间地狱。

城池之外,戎族骑兵纵横驰骋,烧杀抢掠。村庄化为灰烬,田野被践踏,来不及逃入城市的百姓,或被屠杀,或被掳掠为奴隶,在皮鞭和严寒中走向未知的黑暗。尸体枕籍,冻僵在雪地里,被饿疯了的野狗、狼群啃食。

城池之内,情况同样惨烈。缺粮导致物价飞涨,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燃料短缺,人们拆屋取木,甚至挖掘坟茔的棺木取暖。瘟疫开始在拥挤、肮脏的避难人群中滋生、蔓延。每一天,都有无数人冻死、饿死、病死。

镇北城的城墙上,守军士兵轮流值守,他们面容枯槁,嘴唇干裂,握着兵器的手布满冻疮,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绝望。看着城外络绎不绝的戎族骑兵,以及更远处被焚毁的村庄冒起的滚滚浓烟,一种名为“亡国”的恐惧,如同这无边的风雪一般,渗透进每个人的骨髓。

烽火,一道接着一道,在阴霾的天空下传递着。从北疆到中原,越来越多的城镇看到了那代表最紧急军情的狼烟。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帝国的心脏地带蔓延开来。

商店关门,物价飞涨,流言四起。有钱人家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南逃。普通的升斗小民,则只能惶恐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寒风呼啸,卷着雪沫,拍打着镇北城摇摇欲坠的旗帜,也拍打着数千里外,南疆镇南王府书房的那扇窗。

萧凡站在窗前,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来自北疆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鹰嘴隘失守、镇北城被围以及戎族联军大致兵力的情况。他的脸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仿佛有冰原在崩裂,有烈火在燃烧。

那老道一语成谶。

大梁的北大门,正在被饥饿的狼群用血肉之躯撞开。

而帝国的中枢,却仍在醉生梦死,纠缠于内斗。

他沉默良久,转身,对肃立身后的冷锋及几位核心将领、幕僚,只说了两个字:

“备军。”

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在这温暖的南疆书房中炸响,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