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甲御天 > 第102章 奏请回南疆

寒甲御天 第102章 奏请回南疆

作者:小思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0:24:58

婚后的镇南王府,似乎陷入了一种短暂的、表面上的宁静。萧凡与李清珞相敬如宾,每日按品级大妆入宫谢恩后,便多在府中书房处理军务,或是与王妃一同接见一些必要的宗室命妇往来,举止合度,无可指摘。

然而,在这份宁静之下,萧凡心中的警兆却日益清晰。大婚的喧嚣散去,他这位功高震主的藩王继续留在帝都,如同珍宝置于闹市,每一刻都吸引着无数或贪婪或忌惮的目光。大皇子虽被禁足,但其党羽未散,怨恨更深;宰相陈松老谋深算,绝不会放过任何可乘之机;而那位日益显山露水的四皇子,其心思深沉,合作与风险并存。

更重要的是,皇帝的态度。那日大婚,皇帝眼中的审视与深意,萧凡记忆犹新。留在京城,他就像被放在烛火上慢慢烘烤的鱼,迟早会失去水分,任人宰割。他的根基在南疆,在虎啸营,在那数万只听他号令的边军将士之中。唯有回到那里,他才是真正的镇南王,才有足够的底气应对未来的惊涛骇浪。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萧凡在书房中,对着墙上的南疆地图,低声自语。是时候离开了。

几日后的常朝之后,萧凡并未随众臣退出,而是单独留了下来,请求面圣。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皇帝萧衍似乎早知道他会来,并未在处理奏章,而是拿着一卷古书,看似悠闲地翻阅着。

“臣萧凡,叩见陛下。”萧凡依礼参拜。

“平身吧。”皇帝放下书卷,目光平和地落在萧凡身上,“王卿新婚燕尔,不在府中陪伴王妃,怎么有空到朕这里来了?可是对朕的赐婚不满意?”话似玩笑,却带着试探。

萧凡神色恭谨:“陛下天恩,赐此良缘,臣与内子感激不尽,岂有不满之理。”

“哦?那今日前来,所为何事?”皇帝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萧凡深吸一口气,姿态放得更低,语气诚恳道:“陛下,臣蒙圣恩,留京多时,完婚成家,实乃人臣莫大之荣宠。然,臣每每思及南疆,心中难安。”

他抬头,目光坦然地迎向皇帝:“南川虽已称臣纳贡,然其国中主战派势力并未根除,狼子野心,未尝或熄。且臣近日接到南疆军报,北方部落亦有异动迹象。南疆乃我大梁门户,关乎社稷安危,不容有失。臣既受陛下重托,镇守南疆,岂敢因私废公,长久滞留京畿?”

他顿了顿,见皇帝面无表情,继续道:“臣之内子李清珞,亦深明大义,支持臣以国事为重。故此,臣恳请陛下,允准臣即日返回南疆,整军经武,巩固边防,以防不测。如此,方能不负陛下信任,保我大梁南境太平!”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节,冠冕堂皇。将返回南疆的理由完全归结于“为国尽忠”、“防范外患”,丝毫不提自身处境,更是拉上了新婚妻子作为“深明大义”的佐证,让人难以反驳。

皇帝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良久没有言语。御书房内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只有铜漏滴答作响。

“王卿之心,朕已知晓。”皇帝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南疆重要,朕自然清楚。只是……王卿新婚不久,朕若此时让你夫妻分离,岂不显得朕不近人情?朝野上下,又会如何看待朕?”

这是以“体恤”为名的挽留,更是用“舆论”来施压。

萧凡立刻躬身道:“陛下体恤,臣感激涕零。然,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相比于臣个人新婚之喜,南疆万民之安、大梁社稷之稳,更为重要。想必朝中诸位同僚,亦能理解臣以国事为重的苦心。若因臣眷恋私情而致边防有失,臣万死难辞其咎!”

他再次将话题拔高到“家国天下”的高度,表明自己“公而忘私”的态度,堵住了皇帝的嘴。

皇帝目光深邃地看着萧凡,忽然话锋一转:“王卿如此忠心为国,朕心甚慰。不过,南疆军务,如今有卫擎苍、冷锋等一干老成持重的将领在,想必也能应付。王卿是否……多虑了?”

这是在质疑萧凡返回南疆的必要性,暗示他是否想回去继续牢牢掌控军权。

萧凡心中凛然,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神色不变,语气却更加沉凝:“陛下明鉴。卫老将军、冷锋等人,确是良将,守成有余。然,南川新败,其国内局势复杂,非单纯军事守备所能应对。需得熟悉其国情、军情,并能临机决断之人坐镇,方能震慑宵小,化解危机于无形。此等重任,非臣妄自菲薄,恐非他人所能替代。且……”

他略作停顿,抬眼看着皇帝,眼中一片坦诚:“且臣久离南疆,虽时有军报往来,终不如亲临其境,了解实际情况。陛下若允臣返回,臣必更加勤勉,将南疆军政打理得铁桶一般,使陛下无南顾之忧,可专心处理京畿要务。”

他先是强调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接着表明回去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让皇帝放心,最后更是 subtly(巧妙地)点出皇帝可以“专心处理京畿要务”,暗示京城才是权力核心,自己无意参与,只想守好边疆。

皇帝再次沉默下来,审视着萧凡。眼前的年轻人,沉稳、睿智、滴水不漏。每一句话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和国家的利益上,让人抓不住任何把柄。他确实需要萧凡去稳住南疆,但也确实不放心让他长期远离视线。

权衡利弊,此刻强留萧凡在京城,弊大于利。不仅会寒了边军将士的心,也可能逼得萧凡狗急跳墙。不如顺水推舟,放他回去,但必须加上紧箍咒。

“唉……”皇帝忽然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与“赞赏”交织的表情,“王卿句句为国,赤诚可鉴,朕若再不准奏,倒显得朕不明事理了。”

萧凡心中一动,面上露出“感激”之色:“陛下圣明!”

“准了。”皇帝一摆手,做出了决定,“你便回去准备吧,择日返回南疆。南疆军政,朕就全权交托于你了,望你不负朕望。”

“臣,定当竭尽全力,死而后已!”萧凡郑重叩首。

“不过……”皇帝话锋又是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王卿如今已是宗室亲王,身份贵重,不同于以往。镇守一方,虽需威重,亦当体恤民情,善抚士卒,不可一味峻法。遇有重大军务,还需及时上奏,不可专断。此外,王妃既已嫁你,便是萧家妇,理当随行。让她独留京城,确有不妥。你可携眷同往,也好有个照应。”

这一连串的“不过”,才是真正的重点。先是提醒他注意身份、要“仁政”、要“请示”,这是明晃晃的告诫和分权。最后允许他携带家眷,看似恩宠,实则是将李清珞作为另一种形式的“人质”带在身边,让萧凡在外有所顾忌。

君恩似海,深不可测;君威如狱,无处不在。

萧凡心中明镜似的,但面上依旧感激涕零:“陛下考虑周详,臣感激不尽!臣必定谨遵圣训,恪尽职守,凡事必奏请陛下圣裁!内子能随行,臣亦深感皇恩浩荡!”

从御书房出来,萧凡背心已是一片冰凉。与皇帝这番对话,看似他达到了目的,实则步步惊心,如履薄冰。皇帝最终同意,不过是权衡之后的必然选择,但附加的那些条件,却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

他抬头望了望帝都高远的天空,归心似箭。

回到王府,他将消息告知了李清珞。李清珞听闻要远赴南疆,眼中闪过一丝对未知的茫然和对离家的不舍,但很快便平静下来,柔声道:“妾身既已嫁给王爷,自是王爷去哪里,妾身便去哪里。南疆虽远,亦是家园。”

她的懂事和坚强,让萧凡心中微微一定。

接下来的日子,王府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行装。萧凡一边安排事宜,一边通过秘密渠道,向南疆的冷锋传递消息,告知自己不日将返,令其做好接应准备,并特别强调了对虎啸营和新军近况的关注。

离京前夜,萧凡站在院中,望着京都的万家灯火。这一次离开,不同于上次凯旋回朝。上次是荣归,这次,却带着几分战略转移的意味。京城这盘棋,他暂时退后一步,但棋子已然布下。未来的博弈,将更加凶险和广阔。

南疆,才是他真正的棋盘。而帝都的风云,并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平息。大皇子、四皇子、宰相……他们的争斗,才刚刚开始。

虎啸营的铁骑,似乎在遥远的南方发出了低沉的嘶鸣。萧凡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