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甲御天 > 第91章 南川公主

寒甲御天 第91章 南川公主

作者:小思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0:24:58

南疆大捷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一队风尘仆仆、打着南川王旗的使团,便在边境守军的“护送”下,一路北上帝都。

战败国求和,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此番南川使团的规格,却出乎了许多人的预料。率领使团的,并非南川国中常见的耆老重臣或能言善辩之士,而是南川王最年幼的妹妹,年仅十七岁的阿莎公主。

消息传开,帝都哗然。

派一位公主前来,其中意味,耐人寻味。是南川国内无人可用?是表示极致的屈辱与顺从,以王室血脉为质?还是另有所图,试图以王室女子的柔媚,来软化大梁君臣的铁石心肠,换取更有利的条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这一日,天色阴沉,细雨霏霏。南川使团的车驾穿过朱雀大街,前往鸿胪寺安排的驿馆。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指指点点,目光复杂,有好奇,有鄙夷,也有胜利者的审视。

使团队伍中央,一辆装饰着南川特色纹样的马车帘幕低垂。偶尔风掀起帘角,能瞥见车内端坐着一个纤细的身影,身着南川王室传统的深色礼服,头戴繁复银饰,面覆轻纱,只露出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眸,平静地承受着窗外的一切目光。

“哼,派个女娃娃来,南川真是无人了!”茶楼之上,有官员嗤笑。

“未必,或许是苦肉计。听说这位阿莎公主虽年幼,却极得南川王宠爱,且聪慧异常。”身旁有人低语。

“再聪慧又如何?败军之国,有何资格谈条件?不过是来乞降罢了!”

各种议论,并未影响车队前行。直至驿馆安顿下来,那位阿莎公主也未曾公开露面,显得神秘而低调。

第四百零一章 朝堂献降,柔中带刚

三日后,大朝会。南川使团正式觐见大梁皇帝萧衍。

庄严恢弘的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皇帝高踞龙椅,面色平静,不怒自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缓缓步入殿门的南川使团身上。

为首的,正是阿莎公主。

她依旧穿着正式的南川服饰,但去了面纱,露出一张极为年轻、甚至略带稚气的脸庞。她的容貌并非中原推崇的柔美,而是带着南川女子特有的深邃轮廓,肌肤微褐,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此刻虽低垂着,却并无怯懦之色。她步伐沉稳,仪态端庄,每一步都仿佛丈量过。

行至御阶之下,她依南川礼节,深深俯首,声音清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用略显生硬却清晰的大梁官话朗声道:“南川王妹阿莎,奉吾王之命,觐见大梁皇帝陛下。吾王深感此前听信谗言,兴不义之兵,冒犯天威,致两国兵戈相见,生灵涂炭,罪莫大焉。今特遣阿莎,代吾王及南川宗室,向陛下请罪,乞求陛下息雷霆之怒,允我南川重修旧好,永世臣服。”

言辞极尽谦卑,将战争责任全揽于南川一方。

殿中一片寂静。许多官员原本准备了许多斥责之词,面对这样一位代表王室前来请罪的年轻公主,一时竟有些难以发作。

皇帝萧衍目光深邃,打量了阶下的少女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充满压力:“南川王既有悔过之心,朕心甚慰。然,兵者凶器,非可轻动。你南川先是暗中支持南阙逆贼兀术,后又撕毁盟约,大举入侵,致使我大梁南疆将士死伤无数,百姓流离。此等罪愆,岂是一句‘听信谗言’便可轻恕?”

这话说得极重,点明了南川的背信弃义和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是在为接下来的谈判定下基调——大梁是受害方,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阿莎公主再次深深一礼,语气更加恳切:“陛下明鉴。吾王深知罪孽深重,不敢祈求宽宥,唯愿竭尽所能,弥补过失。此为吾王亲笔所书降表,及初步拟定的议和条款,请陛下御览。”

她双手高举过顶,呈上一卷用南川王室专用丝帛书写、并盖有南川王玺的降表,以及一份厚厚的文书。

内侍接过,恭敬地呈给皇帝。

皇帝并未立刻翻阅,而是将文书放在龙案上,继续问道:“据朕所知,南川国内,主战之声似乎并未完全平息。你王兄(南川王)的诚意,究竟有几分?今日求和,他日是否又会重整旗鼓,再犯我边疆?”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直指南川国内的政治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阿莎公主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迎向皇帝的审视:“回陛下。主战之首蛮烈已伏诛于王叔镇南王殿下枪下,其余主战将领亦多有折损。经此一败,我国中军民已深知大梁天威不可犯,厌战之心日盛。吾王陛下经此教训,痛定思痛,决心已定。阿莎此行,不仅携来降表,更愿以自身留质帝都,以示我国求和之诚,绝无反复之意!”

留质!而且是一位深受宠爱的公主亲自提出留质!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微微骚动。留质是常见的求和手段,但由一位公主主动提出,且态度如此决绝,分量自然不同。这几乎是将她个人的命运,与南川的诚信彻底捆绑。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似乎也没料到这少女如此有魄力。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百官,最后落在了队列前端的萧凡身上。

“镇南王。”

“臣在。”萧凡出列躬身。

“南川之事,你最为熟知。依你之见,南川此番求和,诚意几何?”皇帝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萧凡。这既是咨询,也是一种试探,试探萧凡对南川的态度,以及他是否会被这位“特殊”的使节所影响。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萧凡身上。包括那位阿莎公主,她也微微侧首,目光复杂地看向这位一手击败南川、阵斩她国战神、如今已成为南川人梦中噩梦的男人。

萧凡神色平静,出列拱手,声音沉稳有力:“回陛下。南川战败,国力大损,民生凋敝,此时求和,乃势之所迫,其国内必有反复之声。然,阿莎公主以金枝玉叶之身,亲赴帝都,并提出留质,其姿态已足显诚意。至于其国内动向,臣之麾下,亦有侦缉。目前看来,南川王确有息兵罢战之意。”

他先客观分析了南川的困境和内部可能的分歧,没有盲目相信,但也肯定了对方展现出的诚意。最后一句,更是 subtly(巧妙地)提醒皇帝,他对南川的动向并非一无所知,拥有情报优势。

他顿了顿,继续道:“然,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南川之诚意,不仅在于言辞,更需见于条款。其补偿是否足以抚恤我军阵亡将士、弥补边民损失?其承诺是否具有可制约之效力?此乃关键所在。故臣以为,和可议,但条款需详加斟酌,确保我大梁利益无损,边疆得享长久太平。”

这番话,滴水不漏。既没有一口回绝和谈,显得穷兵黩武;也没有轻易相信对方,而是强调以实际条款和制约手段来确保利益,完全站在大梁的立场上,展现了一位成熟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冷静与务实。

皇帝闻言,微微颔首,显然颇为满意萧凡的回答。“爱卿所言甚是。”他重新看向阿莎公主,“公主请起。和谈之事,朕会交由宰相、兵部、户部及鸿胪寺与贵使详细磋商。条款是否允准,最终由朕定夺。”

“谢陛下!”阿莎公主再次行礼,悄然松了口气。最艰难的一关,总算过去了。她忍不住又瞥了一眼萧凡,那个男人仅仅几句话,就极大地影响了梁帝的态度,其实力和地位,果然深不可测。

第四百零二章 暗流涌动,各怀心思

朝会之后,具体的和谈拉锯战,便在鸿胪寺展开。

以宰相陈松为首的大梁谈判团队,自然是老辣苛刻,提出的条件极其严苛:巨额战争赔款(金银、矿产、战马)、割让边境几处具有战略价值的丘陵地带、限制军备、开放商路但给予大梁商人超国民待遇、以及要求南川王送嫡子入京为质(等同于阿莎公主的升级版)等等。

南川使团则以阿莎公主为首,据理力争。这位年轻的公主展现了与她年龄不符的韧性和智慧。她对于割地、限制军备等涉及国格和安全的核心条款寸步不让,言辞恳切却立场坚定地强调南川的底线;对于赔款数额,则反复陈述南川战后的困难,请求减免;对于入质,她坚持自己留下已足显诚意,无需再送王子……

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数日下来,进展缓慢。

朝堂之上,也因此暗流涌动。

大皇子一党趁机攻讦萧凡,暗示他在朝会上为南川说话,是否有养寇自重、甚至与南川暗中勾结之嫌?虽然言辞隐晦,但恶意的揣测已然散播开来。

宰相陈松则在谈判中刻意将难题抛给萧凡。例如,在争论赔款数额时,他会故作姿态地询问:“镇南王久驻南疆,深知当地情弊,以为南川所能承受之极限几何?” 看似尊重,实则将萧凡置于两难境地:说少了,有损国益之嫌;说多了,又仿佛在帮南川说话。

皇帝萧衍则冷眼旁观,既利用陈松等人打压南川气焰,也利用萧凡的威信来震慑南川,同时平衡着朝中的各方势力。他对阿莎公主这位特殊的使节,似乎也多了几分兴趣,偶尔会召她入宫,询问些南川风土人情,姿态看似亲和,实则深意存焉。

这一日,谈判再次不欢而散。阿莎公主面带疲惫地回到驿馆,屏退左右,独坐窗前,望着异国的月色,眉宇间笼罩着浓重的忧色。大梁的条件太过苛刻,几乎要榨干南川最后一滴血,她实在难以接受。

“公主。”一名心腹侍女悄声进来,低语道,“镇南王府派人送来一份礼物,说是给公主解闷的南疆特产香茗。” 侍女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

阿莎公主一怔,萧凡?他为何突然送礼?是示好?是试探?还是某种暗示?

她谨慎地打开锦盒,里面果然是上好的南疆云雾茶。但拨开茶叶,底下却压着一张薄薄的、无落款的纸条。

纸条上只有一行字,依旧是那锐利熟悉的笔迹:“欲取先予,柔不可守。”

阿莎公主心中猛地一震!

这八个字,如同暗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她眼前的迷雾!

萧凡是在提醒她!大梁朝堂并非铁板一块,皇帝也有意尽早平息南疆事端以专注内政(尤其是皇子们的明争暗斗),宰相陈松等人的苛刻条件未必是皇帝的全部心意。一味强硬抗拒所有条款,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导致和谈破裂,那对南川将是灭顶之灾。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在次要问题上(如部分赔款、商业条款)做出较大让步,显示出足够的“诚意”和“顺从”,以满足大梁的面子和实际利益需求;从而换取在核心问题(如割地、限制军备、另送人质)上的坚持空间,保住南川的根基与尊严。

“欲取先予,柔不可守”!

这位镇南王,明明是大梁的胜利者,为何要暗中提点她这个敌国公主?是为了更快地达成和议,稳定南疆?是出于对一位身处逆境却勇敢承担责任的年轻女子的些许怜悯?还是…有更深层、更复杂的政治算计?例如,他是否也不愿看到宰相陈松借此事过度扩张影响力?或者,他希望南川保持一定的实力,以制衡朝廷将来可能对他萧凡的鸟尽弓藏?

无论原因如何,这纸条带来的信息,至关重要。

阿莎公主紧紧攥着纸条,心跳加速。她望着镇南王府的方向,目光变得无比复杂。

第二天,和谈继续。阿莎公主调整了策略,不再在所有条款上硬顶,而是在赔款支付方式、年限以及商业优惠等方面,做出了令人惊讶的让步,态度也变得柔和许多,多次表示理解大梁的损失,南川愿尽力补偿。

这一转变,果然让大梁谈判团队内部的强硬派(主要是陈松的人)有些措手不及。而皇帝在听取汇报后,对南川的“诚意”表示了认可,甚至私下对陈松表示,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适当灵活。

谈判的天平,开始微妙地倾斜。

数日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的和约条款终于达成:

· 南川承认战败,向大梁称臣纳贡。

· 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但允许分期支付,并以矿产、马匹等折价抵扣部分。

· 开放边境互市,给予大梁商人一定便利,但并非单方面特权。

· 不割地。

· 不严格限制军备(但需承诺不率先挑衅)。

· 由阿莎公主留质帝都,不再要求南川王子入质。

这个结果,对于战败国南川而言,已是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最大限度地保住了国土和军事自主的尊严。对于大梁而言,获得了实利和面子,南疆也得到了预期的和平。

皇帝萧衍最终批准了和约。

第四百零三章 驿馆夜话,暗香浮动

和约既成,使团即将返回南川复命,只留阿莎公主及少量随从在帝都为质。

临行前夜,阿莎公主独自一人在驿馆庭院中漫步,心情复杂。使命完成了一半,她保住了国家的根基,却将自己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前途未卜。

忽然,院门处传来轻微的响动。她警觉地回头,只见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高大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那里,悄然无声。

“谁?”阿莎公主手按上了腰间暗藏的匕首。

那人掀开兜帽,露出冷峻的面容。

是萧凡。

阿莎公主吃了一惊,连忙放下手,敛衽行礼:“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

“不必多礼。”萧凡声音平淡,“明日公主便要长留帝都,特来…看看。”

两人沉默片刻。

“多谢王爷那日…提点之恩。”阿莎公主低声道,语气真诚。

“举手之劳。”萧凡看着远处朦胧的月色,“本王只是不希望和谈久拖不决,南疆需要安宁。况且,公主勇气可嘉,令人敬佩。”

“王爷谬赞。阿莎只是尽了南川王女的责任。”她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向萧凡,“阿莎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

“讲。”

“王爷为何要帮我?您本可以…”

“本王并非帮你,”萧凡打断她,语气依旧冷淡,“而是帮大梁,帮南疆,也帮…本王自己。一个过于虚弱混乱的南川,并非边境之福。一个懂得分寸、保有实力的南川,才能维持真正的平衡。而公主留在帝都,”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或许比一个王子更有价值。”

他的话**而现实,剥开了所有温情的伪装。他帮助她,是因为符合他的利益:快速稳定南疆,维持一个制衡格局,以及…或许将来,这位留在帝都的南川公主,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信息渠道或筹码。

阿莎公主瞬间明白了。心中刚升起的一丝暖意迅速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清醒。这就是政治,这就是权谋。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

“原来如此。”她微微苦笑,“阿莎明白了。还是要谢过王爷…直言相告。”

“帝都非善地,尤胜南疆战场。”萧凡转身,准备离去,“公主好自为之。若有难处…可遣人送信至王府。但切记,非生死攸关,勿扰。”

这算是一个极其有限度的、基于利益的承诺。

说完,他的身影再次融入夜色,消失不见。

阿莎公主独自站在院中,良久未动。夜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也吹散了方才那片刻的迷惘。

前路漫漫,凶险未卜。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单纯的代表南川的使节和质子,她也正式成为了这帝国权力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而执棋者之一,正是那位深不可测的镇南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