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甲御天 > 第83章 南川求和

寒甲御天 第83章 南川求和

作者:小思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0:24:58

蛮烈授首,其头颅被萧凡挑于枪尖的景象,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南川大军。主帅阵亡,群龙无首,粮草断绝,士气早已崩溃,此刻更是失去了最后的战斗意志。

“大帅死了!”

“快跑啊!”

绝望的呼喊声如同瘟疫般在南川溃军中蔓延。数万大军(经历围城、突围和追杀,实际剩余已不足十万)彻底瓦解,不再是撤退,而是彻底的四散溃逃!士兵们丢盔弃甲,抛弃一切辎重,只为了能跑得快一点,远离身后那尊如同魔神般的梁军统帅和他的虎狼之师。

兵败如山倒!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全面崩溃,久经沙场的卫擎苍老将军岂会错过如此天赐良机?

“传令全军!”卫擎苍的声音依旧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昂,“各部依预定方案,全力追击!步卒清扫战场,收拢降兵,占领赤色城!骑兵各营,随本帅追歼残敌!目标——南川边境诸城!”

“遵命!”

梁军将士士气如虹,憋了许久的杀意和战意彻底爆发!养精蓄锐已久的生力军如同出闸猛虎,向着溃逃的南川军发起了雷霆万钧的追击!

特别是大梁的铁骑,在广阔的原野上展开了无情的猎杀。溃散的南川士兵根本无力组织抵抗,成片成片地被砍倒、俘虏。降者跪地求生,抵抗者瞬间化为齑粉。战争最残酷的一面,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卫擎苍用兵,稳中带狠。他并不盲目分散兵力,而是集中精锐骑兵,认准南川溃军主力逃跑的方向,一路向南猛追猛打,如同铁锤砸卵,不断击溃任何试图重新集结的南川小股部队,兵锋直指南川国境。

赤色城几乎兵不血刃地被梁军后续步卒接管。这座曾经阻挡了梁军许久、沾满鲜血的坚城,此刻城门洞开,只剩下零星抵抗和满城的绝望。

卫擎苍率领的梁军主力,则趁势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南川国边境地区因主力尽丧、民心惶惶,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短短十余日内,梁军连克磐石堡、望南关、涿水城等数座边境重镇,兵锋一度深入南川境内百余里,兵临南川北方重要城池落霞城下,方才因后勤线拉长、需要消化战果而暂缓攻势。

南川国北部边境,一时间狼烟四起,风声鹤唳。

南川国都,天府城。

蛮烈大军全军覆没、主帅阵亡、边境城池接连失守的噩耗,如同接连不断的惊雷,狠狠劈在南川国主和满朝文武的头顶。

金殿之上,一片死寂和恐慌。昔日主张北侵的激进派大臣们面如土色,噤若寒蝉。主和派则哀声叹息,却也拿不出任何应对良策。

南川国主侬智高,一位年近五旬、略显富态的君王,此刻脸色灰败,瘫坐在王座之上,手中那份沾满血污的战报(由侥幸逃回的残兵带回)仿佛有千钧之重。

十五万精锐!那可是南川近乎一半的国力啊!就这么没了?连最能打的蛮烈也死了?梁军甚至已经打到了落霞城?再往南,可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直逼国都了!

巨大的恐惧和悔恨攫住了侬智高的心。他后悔当初为何要听信蛮烈和那些激进派的话,去招惹强大的梁朝,如今引来这灭顶之灾!

“诸位爱卿……如今……如今该如何是好?”侬智高的声音颤抖,带着绝望。

殿内沉默良久,一位老臣终于颤巍巍地出列:“陛下……为今之计……唯有……唯有遣使求和……或许……或许还能保住宗庙社稷……”

“求和?”侬智高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但又犹豫道,“梁朝……梁朝会答应吗?他们会提出何等苛刻的条件?”

“无论如何,总比国破家亡要好……”老臣垂泪道,“听闻梁军主帅萧凡虽勇,然其朝廷内部似有纷争,或可借此周旋。且梁军远征,后勤亦难,未必愿久战。我朝当备重礼,遣能言善辩之使,前往梁都,面见其皇帝,陈情乞和,或有一线生机。”

侬智高权衡再三,深知已无路可走,只得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罢了……罢了……就依爱卿所言。立刻准备国书厚礼,选派使者,星夜兼程,前往梁朝京城……乞和!”

南川使团带着丰厚的礼物(金银珠宝、珍稀特产)以及措辞极其谦卑、甚至可以说是哀婉的国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大梁京城。

当南川乞和的消息和国书呈送至御前时,如同在本就暗流汹涌的大梁朝堂投下了一颗新的石子。

金殿之上,文武百官反应各异。

以兵部尚书李纲为首的武将和部分强硬派文臣,纷纷出列表示反对:

“陛下!南川蛮夷,屡犯我边,杀我百姓,耗我国力,如今兵败势穷,方来乞和,岂能轻饶?当趁此良机,一举荡平南川,永绝后患!”

“没错!卫老将军和萧王爷前线势如破竹,正当一鼓作气,直捣黄龙!”

而以宰相陈松为首的部分文臣,则持不同意见:

“陛下,李尚书之言虽壮,然需知兵法云‘穷寇勿追’。南川虽败,然其国犹存,民心未完全归附。我军深入其境,地形不熟,补给漫长,若其举国死战,恐重蹈前朝覆辙。且连年征战,国库耗费巨大,民生疲惫,亟需休养生息。既其主动乞和,不若应允,令其割地赔款,称臣纳贡,亦可扬我国威,实为稳妥之策。”

大皇子萧景恒此刻心情复杂,既嫉恨萧凡又立大功,又怕战争持续下去萧凡权势更盛,于是也出言支持议和,强调国库空虚、不宜再战。

四皇子萧景禹则沉默观察,并未轻易表态。

龙椅上,皇帝萧衍看着南川国书上一系列屈辱的承诺:愿去帝号,向大梁称臣;割让北部包括赤色城、望南关在内的数百里土地;赔偿巨额战争赔款(金银、布帛、牲畜);岁岁朝贡;并严惩主战派官员(将黑锅甩给已死的蛮烈等人)……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彻底灭国,代价太大,且易引来周边其他国家忌惮。接受求和,确实是最符合眼下大梁利益的选择,既能获取实利,又能彰显天朝恩威。至于南川,经此一役,已元气大伤,数十年内难再构成威胁。

“好了。”皇帝萧衍终于开口,压下朝堂争论,“南川畏威怀德,主动乞和,朕亦有好生之德。准其求和之请。”

他目光扫向陈松和鸿胪寺官员:“具体条款,由宰相牵头,与南川使者详细磋商。原则便是:割地、赔款、称臣,一样不能少!要让他们记住这次教训!另,旨意前线,令卫擎苍、萧凡暂缓攻势,巩固已占城池,等待朝廷和议结果。不得擅自进军,亦不可怠慢防务。”

“陛下圣明!”群臣躬身。

求和之路开启,但具体的条款博弈,又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前线,落霞城外梁军大营。

卫擎苍和已然能下地行走的萧凡,几乎同时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和南川乞和的消息。

卫擎苍抚须感叹:“陛下圣明。如此处置,确是老成谋国之道。灭国虽畅快,然后续治理牵扯精力巨大,不如以此方式,令南川臣服,我朝实利尽得。”

萧凡看着旨意,神色平静。他虽渴望彻底解决南疆隐患,但也深知朝堂权衡与国力限制。皇帝的决定,在他的意料之中。

“既然如此,便依旨意行事。巩固防线,消化战果。”萧凡淡淡道,“只是,和议条款,绝不能轻饶了南川。”

他看向南方天府城的方向,目光深邃:“要打,就要把他打怕,打得他几十年不敢北望!”

卫擎苍点头称是:“王爷放心,朝廷自有分寸。经此一战,王爷之名,足以震慑南荒百年!”

梁军停止了攻势,转入防御和休整。大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接管新占领的城池,清点战利品,安抚地方(或镇压零星反抗)。

萧凡虽然伤势未愈,但威望如日中天。他坐镇军中,处理军务,抚恤伤亡,犒赏将士。那二十七名虎啸营幸存者被授予最高荣誉和厚赏,牺牲将士的抚恤也优先发放。

南疆,暂时进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平静的背后,是无数鲜血换来的,并且取决于北方京城那场谈判桌上的交锋。

萧凡在等待,等待朝廷最终的和议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