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甲御天 > 第53章 封王背后的杀机

寒甲御天 第53章 封王背后的杀机

作者:小思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0:24:58

镇南关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举朝震动。以少胜多,重创南阙主力,险些生擒其太子,如此赫赫战功,足以彪炳史册。朝堂之上,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然而,在这片喧闹之中,一个声音显得格外突出。闭门思过已久的大皇子萧景恒,竟主动上疏,言辞恳切:

“父皇!萧将军之功,旷古烁今,非寻常封赏可酬。儿臣以为,当效仿古制,裂土封王,以彰其功,以慰将士,亦可显我大梁皇恩浩荡,激励天下英才为国效命!儿臣恳请父皇,册封萧凡为镇南王,永镇南疆!”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裂土封王,非同小可!

但令人玩味的是,萧景恒话音刚落,竟有相当一部分文武大臣出列附议!其中不乏一些平素与萧凡并无深交,甚至隐隐有些忌惮他的官员。他们的理由冠冕堂皇:功高当赏,方能显朝廷气度;封王镇边,可保南境长久安宁。

龙椅上的皇帝萧衍,面色平静,目光深邃地扫过跪了一地的臣子,最后落在带头请命的萧景恒身上。他沉默了片刻,脸上缓缓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

“景恒所言,甚合朕意。萧爱卿之功,确非寻常。朕,准奏!”

圣旨很快拟好,以八百里加急发出,内容慷慨激昂,极尽褒奖之能事,最终旨意:加封萧凡为镇南王,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总督南疆一切军政要务,即刻建牙开府!

消息传到镇南关,全军沸腾!将士们欢呼雀跃,与有荣焉。石虎兴奋地差点把屋顶掀了:“王爷!咱们大人是王爷了!哈哈哈!” 谢宝树更是激动地到处嚷嚷:“看见没!我就说跟着王爷有肉吃!以后请叫我谢王府总管!” 连一向冷峻的冷锋,嘴角也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丝。 巧儿忙着指挥人准备香案接旨,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萧凡,在听完圣旨全文后,脸上却看不到丝毫喜色。他恭敬地接过圣旨,叩谢皇恩,但起身时,眼神却一片冰寒,心底沉甸甸的,如同压了一块万钧巨石。

镇南王?永镇南疆?听起来尊荣无限,实则是将他彻底钉死在这边陲之地,远离朝廷中枢。裂土封王,更是帝王大忌中的大忌!这哪里是封赏,分明是架在火上烤!

而提议者,竟是与他有过节、刚被处罚的大皇子萧景恒?这绝非和解,而是捧杀!其心可诛!

萧景恒这一手,极其毒辣。他看准了父皇对萧凡功高震主的忌惮,故意以退为进,将萧凡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彻底引爆皇帝心中的猜疑之火。他自己则赚取了“举贤不避仇”、“公忠体国”的美名,同时为自己清除了一个未来可能支持其他皇子(比如万一皇帝另立储君)的巨大障碍。他觊觎至尊之位的野心,在此计中显露无疑。

“好一招阳谋…”萧凡心中冷笑。皇帝顺水推舟,既是不得不赏,也是顺势将他隔绝于权力核心之外。群臣附议,其中多少是真心,多少是顺势而为,多少是落井下石,已不重要。

这顶王冠,金光闪闪,却重如山岳,遍布荆棘。

尽管心中警铃大作,表面功夫却必须做足。萧凡依制开府,设立镇南王府,接受部属和当地官员的祝贺。王府夜宴,灯火通明,觥筹交错,一派热闹景象。

石虎、谢宝树等人沉浸在喜悦中,开怀畅饮。来自京城的宣旨太监,更是满脸堆笑,说着各种恭维话,眼神却不时打量着萧凡的反应和王府的规制。

萧凡应对得体,笑容温和,举止从容,仿佛对这“天恩浩荡”感激涕零。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宣旨太监笑容背后的审视,以及席间某些当地官员眼中隐藏的复杂情绪——敬畏、羡慕,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与警惕。

宴席散后,萧凡独坐在书房(王府临时设置的书房依旧简朴),对着跳跃的烛火,面色沉静。冷锋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出现。

“王爷。”冷锋的声音依旧冰冷,但称呼已变。 “京城有何消息?”萧凡问。 “皇帝陛下虽准封王,但同日下旨,擢升兵部侍郎李纲为兵部尚书,此人乃大皇子心腹。同时,户部对南疆军饷的拨付,批复速度明显放缓,多有掣肘。”冷锋言简意赅。

萧凡指尖轻叩桌面。果然如此。封王是虚,削权是实。皇帝一方面用王爵安抚他,另一方面则开始收紧钱粮人事,暗中削弱他的根基。大皇子则在朝中趁机安插自己人。

“王爷,如今我们…”冷锋欲言又止。形势之微妙,即使是他也能感受到。 “不必惊慌。”萧凡语气平静,“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陛下所赐,我等安心受着便是。当前首要,仍是巩固边防,抚恤伤亡,恢复民生。南阙虽败,兀术未死,不可不防。”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至于朝中之事…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冷锋,加派得力人手,严密监视南阙动向,尤其是其国内兀术与木赤王爷的争斗情况。另外…京城那边的消息,尤其是关于大皇子和兵部、户部的,也要留意。”

“是。”冷锋领命,悄然而退。

萧凡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走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小心。这镇南王的位置,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

接下来的日子,萧凡仿佛完全沉浸在了“镇南王”的角色中。他大刀阔斧地整顿南疆防务:修复加固关隘,扩建军屯,训练新兵,招募当地熟谙山地的土人入伍,以弥补兵力不足并对抗南阙可能的渗透。

同时,他高度重视民生,减免遭受战乱的地区赋税,发放粮种,兴修水利,鼓励商贸。他深知,唯有南疆百姓安居乐业,边防才能真正稳固。他的这些举措,赢得了军心和民心,镇南王的声望在南疆一时无两。

然而,来自朝廷的“软刀子”也开始不断落下。

新任兵部尚书李纲,以“统筹全局”为名,屡屡对南疆的军械调配、兵力部署指手画脚,甚至试图安插亲信将领进入南疆军中,均被萧凡以“因地制宜,军情紧急”为由巧妙挡回,但过程颇费周折。

户部的粮饷拨付更是迟迟不到,每次催问,总以“国库空虚”、“流程繁琐”等借口拖延。若非萧凡提前通过军屯和与当地大族交易储备了一些粮食,几乎要陷入困境。

朝廷甚至下旨,以“体恤王爷辛劳”为名,要求萧凡将南疆各州府的政务逐步移交由朝廷新委派的刺史治理,美其名曰“让王爷专注于军务”。

这一切,萧凡都“欣然”接受,表面上完全服从朝廷安排,但在具体执行中,却自有章法。军权牢牢掌握在石虎、冷锋等绝对心腹手中;政务移交可以,但关键岗位的人选,他必仔细斟酌,或留用能干的原官员,或提拔忠诚可靠的新人,确保实际控制力不动摇;对于粮饷问题,他一方面不断上奏陈情,言辞恳切,彰显困难,另一方面则加大本地筹措力度,甚至让谢宝树和吴一手想办法开发些南疆特产(如药材、宝石)与商人交易,以补充军需。

萧凡的“阳奉阴违”和卓越的治理能力,使得朝廷的种种制衡手段效果大打折扣。大皇子萧景恒和皇帝收到南疆“一切平稳,王爷尽心王事”的回报时,心中的忌惮恐怕更深了。

一日,巧儿在为萧凡整理文书时,发现了一份看似普通的朝廷邸报,其中夹杂着一则不起眼的人事调动:原宫廷女官婉如,因“侍奉尽心”,被特许放出宫廷,赐婚于新任兵部尚书李纲的一名远房侄子。

巧儿心中一动,立刻将这份邸报送给了萧凡。

萧凡看完,眼神微凝。婉如,张德海的爪牙,三皇子案的余孽,本该受到严惩,却被轻轻放过,还得以嫁入如今大皇子一系的核心官员家族?这绝非巧合。

“看来,我们的‘老朋友’们,并没有闲着。”萧凡对一旁的冷锋和石虎道,“大皇子不仅想在朝堂上压制我,还想把手伸到南疆来。婉如此人,熟悉宫廷阴私,心狠手辣,她出宫,绝非嫁人那么简单。”

石虎怒道:“妈的!这帮龟孙就没安好心!王爷,要不俺带人去半路…” “不可!”萧凡打断他,“无凭无据,动朝廷命官家眷,是授人以柄。” 冷锋道:“属下派人盯着她。” “嗯。”萧凡点头,“不仅要盯她,还要盯紧所有近期从京城来的,尤其是与李纲、婉如乃至大皇子府有关联的人。南疆初定,内部未必没有他们可乘之机。”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再次投向南方:“外患未除,内忧又起。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应对。”他沉吟片刻,“或许,该让我们的‘邻居’更热闹一些了。冷锋,让我们在南阙的人,给木赤王爷再送一份‘大礼’,就说…兀术正在秘密与梁廷接触,欲借梁廷之力,除掉他这个心腹大患,重返权力中心。”

既然大皇子想利用南阙来牵制他,那他也不妨让南阙的内斗来得更猛烈些,让兀术无暇北顾,也好让自己能更专心应对来自背后的暗箭。

封王非福,实是滔天巨浪的开始。萧凡深知,他与皇帝、与大皇子之间的博弈,才刚刚进入更凶险、更复杂的阶段。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这四面八方而来的明枪暗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