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演讲大厅灯光亮起,照亮近千名顶尖科学家的面容。
今日氛围比昨日更凝练,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
何强站在演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这些选择追随他的精英们。
他的神情恢复了平静与专注,昨日的震撼演讲只是必要的序曲。
各位,从今天开始,乾坤之域的初步组织架构将正式运转。
何强声音平稳有力,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是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高强度的知识与技术体系全面共享与基础对齐。
台下众人交换眼神,有些人露出疑惑。
李颖教授挑了挑眉,她理解何强的意图——在这个全新的科技文明中。
必须先建立共通的知识基础,打破学科壁垒,才能发挥集体智慧。
为此,何强继续道,我宣布,由我们的人工智能总管家嫦娥,担任乾坤策源·第一期知识强化集训的总辅导员。
随着何强话音落下,嫦娥从侧门走上演讲台。
她今天穿着深蓝色长裙,面容平静专注,举手投足间透露出非人类的精确与优雅。
各位好,我是嫦娥,乾坤之域的首席知识传递官。
她声音清晰,在接下来一周内,我将通过天枢V3量子超算的支持,结合已破译的宇航级文明知识,
以及起源岛掌握的全部核心科技理论与应用技术,向各位进行系统性的知识传递。
台下科学家们立刻骚动起来。
维斯教授抓住了身边同事的手臂,眼中闪烁着狂热。
一周?一周时间传递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这是否意味着——
何强点头:是的,维斯教授。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或。
我们将采用一种超越常规的知识传递方式,效率将远超你们想象。
天枢V3的量子算力,配合我们研发的神经接口辅助学习装置,可以实现近乎直接灌输的知识传递效果。
嫦娥补充道,当然,这并非简单的数据复制。
每个人的认知结构和专业背景不同,我会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调整,确保知识能被真正理解和吸收。
索菲亚·伊万诺娃站起身:这听起来像是我曾经设想过的量子级脑机接口!
但我以为这种技术至少还需要二十年才能实现。
何强对她点头:索菲亚,你的直觉很准确。
这正是你将在太素计划中进一步完善的技术之一。
今天使用的版本只是初步原型,但已足够用于这次知识传递。
演讲大厅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
科学家们纷纷交头接耳,讨论着这种前所未有的学习方式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各位,何强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知道你们有很多疑问。
但与其长篇解释,不如直接体验。
现在,请跟随嫦娥前往已经改造完成的学习空间,开始我们的第一堂课。
演讲大厅已被改造成一个巨大的沉浸式学习空间。
原本的座椅被替换成半躺式的学习舱,每个舱位都配备了一套神经接口头盔——这是望舒之冠的简化版。
外形如同一顶由细密光纤和微型传感器编织而成的透明头冠。
科学家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各自找到了位置。
有些人紧张,有些人兴奋。
请各位放松,嫦娥的声音通过环绕音响传遍整个空间。
这套设备完全无创,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
它只是通过精确的量子场调制,
暂时增强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可塑性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抑制不相关的神经活动,创造最佳学习状态。
李颖教授戴上头冠,感受着那些微型传感器贴合在她的头皮上。
这感觉很奇妙,她低声对身旁的同事说,就像有无数细小的手指在按摩我的大脑。
第一节课将从宇宙基础物理学开始,嫦娥宣布,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定义,才能理解后续的高维理论和空间技术。
准备好了吗?
三、二、一——开始。
随着嫦娥的倒计时结束,学习空间的灯光暗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从地面到天花板的全息投影。
整个空间变成了一个微缩的宇宙模型,恒星、星系、黑洞、暗物质网络…
所有这些天体结构以惊人的细节和精确度呈现在众人眼前。
同时,每个人头上的神经接口开始发挥作用。
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他们不仅能看到这些宇宙结构,还能直观地感受到它们背后的物理规律。
复杂的数学方程不再是抽象符号,而是变成了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
维斯教授感到自己的思维从未如此清晰。
他几十年来苦思的高维弦振膜理论中的关键难点,在这种直观的知识传递方式下,突然变得简单明了。
他甚至能看到自己理论中的缺陷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这太不可思议了!他喃喃自语,泪水从眼角滑落。
一生的学术追求,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