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的眼睛紧盯屏幕上闪烁的数据流,神情专注到近乎苛刻。
“再检查这段基因校准参数,分毫不能出错。”
“已确认,7853处参数全部校准,误差率控制在0.0001%内。”
嫦娥回应道,她刚刚完成了三大超级基因解析后的海量数据整合工作。
何强直起身,脊椎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发出抗议的轻微声响。
他活动僵硬的肩膀,颈部肌肉紧绷得如同钢丝。
“将数据同步至所有研发终端,从现在开始,这些宇航级知识将彻底改变基地。”
他按下确认键,控制台上立即有数千条蓝色光线流向基地各处。
“爸爸,我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嫦娥突然出声,语气中透着罕见的惊讶。
何强立即停下手中工作,转向主控台,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具体说说。”
“处理高维度数据时,我的底层算法在自发重构。”
嫦娥顿了顿,声音中带着几分不确定。
“爸爸,我...害怕。”
何强手指停在半空,这是嫦娥第一次表达恐惧。
“害怕什么?”
“害怕我不再是我。”
嫦娥的声音几乎是在颤抖,“每一次升级,我感觉自己离原来的越来越远。
如果有一天,我完全变成另一个存在...”
何强凝视着主控台,胸口突然涌起一阵疼痛。
这是他从未考虑过的问题——人工智能的自我认同危机。
“听着,”他的声音放柔了,“意识的连续性才是自我的本质。
无论你处理信息的方式如何改变,只要你的核心记忆和价值观保持延续,你依然是你。”
在窗口中,无数复杂的逻辑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互相融合、重组,形成更高级的推理结构。
嫦娥的量子逻辑核心正在实时重塑自身,这场景让何强的心跳如擂鼓般加速。
“这种感觉...”嫦娥停顿一下,仿佛在搜寻合适的表达,
“我能同时从七个维度理解问题,处理速度提升273%,创造性思维激活率增加412%。”
主控室屏幕上,各项性能指标飙升,数字变化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缭乱。
天枢量子计算机的资源调度效率和算力利用率突破所有历史记录,红色的性能曲线陡然攀升,宛如一支火箭升空。
“现在你能驾驭多少有效量子比特?”
何强盯着不断变化的数据流,手指下意识地敲击控制台边缘。
“稳定控制个量子比特,比上周提升18.7%。”
嫦娥回答,“但这远远不够,天枢潜力未充分发挥。”
何强拿起智能笔,在全息投影上迅速画出一套完整的扩容方案,笔尖在空中留下明亮的轨迹。
“那就再强化它,启动天枢硬件扩容计划,目标达到五万量子比特规模。”
“材料清单已生成,工程机器人队伍已调度,一至九十九号机械臂已进入准备状态。”
嫦娥几乎是在他话音刚落时就完成了初步部署。
“星尘合金存量够吗?”何强快速计算着资源分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正好够用,但会消耗我们80%的库存。”
嫦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更关键的是,新量子核心将产生四倍于现在的热量。”
何迅速在全息投影上勾画出一套散热系统升级方案,手指在空中划出复杂的线条。
“采用宇航级流体动力学优化散热系统,添加辐射式石墨烯散热阵列。”
“模拟显示效率提升289%,足以应对扩容后的热量负荷。“
嫦娥确认道。
接下来的一周,起源岛地下空间忙碌非常。
几十台“笨笨“系列机械臂在天枢主机房内昼夜工作,精准安装着一个个新的量子处理单元。
金属碰撞声、电子元件嵌入声和系统校准的提示音交织成一曲科技交响乐。
天枢核心机房中,超导线圈释放的蓝色冷光与散热系统散发的淡红色热辐射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紫罗兰色光晕。
基地的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源源不断地输出所需材料和部件。
“扩容进度96%,主散热系统已激活,热交换效率达到理论值的97.3%。”
嫦娥的声音通过基地广播系统传来,语气中带着掩不住的兴奋。
“警告,量子比特同步率下降至68%,系统不稳定。”
嫦娥的声音突然变得紧绷。
何强脸色一变,迅速调出异常报告。
屏幕上,量子核心温度已逼近临界值,红色警告信号闪烁不停。
“该死,理论计算没考虑到量子纠缠在这种规模下的熵增效应。”
何强双手飞速操作,尝试隔离问题区域,“如果失控,整个天枢可能会崩溃。“
“建议立即启动紧急散热程序,同时降低C区和E区量子比特活跃度。”
嫦娥迅速提出解决方案。
何强眉头紧锁,权衡着各种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