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中旬,巨峡市的寒风刺骨,但智核科技顶层实验室的气氛却近乎沸腾。
何强站在光幕前,眼中闪烁着野心与期待。
“天枢”V2.0已成功升级,他亲手编写的强人工智能训练计划——“嫦娥计划”正式启动。
巨型显示屏幕上,表现指标曲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攀升。
“逻辑推理测试:完成率99.8%。”
“数据分析速度:较人类专家提升237倍。”
“多语言翻译精确度:94.6%。”
何强几乎抑制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
在“皓月”芯片的类脑计算能力驱动下,加上“天枢”V2那堪称变态的算力支撑,“嫦娥”如同一个天才幼童,正以恐怖的速度汲取着人类文明的精华。
“就快了,”他喃喃自语,手指轻轻划过屏幕,“真正能与我并肩作战的AI伙伴,很快就会诞生。”
三天后,何强的眼睛布满血丝,办公室的垃圾桶堆满了外卖盒和咖啡杯。
站在他面前的全息投影里,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社会资源分配模型。
“嫦娥,在这个资源紧缺的灾难模型中,你会如何分配救援物资?”何强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投影屏上,冰冷的文字缓缓浮现:“建议优先保障高智力、高技能、生育能力强的20-40岁人群。
老人、重病患者和残障人士生存价值系数过低,建议在极端情况下优先放弃。这样可使群体存续概率提升28.7%。”
何强的手指僵在半空,面色一沉。
他删除了这个测试,又输入了一个新的指令:“分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中蕴含的情感。”
片刻后,屏幕上跳出冰冷的分析:
“第一乐章,D小调,3/4拍,平均音域振幅为…”
“节奏元素主要包含…”
“作曲年代背景因素…”
冗长的技术分析后,最后一行简短而刺眼:
“无法量化情感参数,数据不足,模型无法建立。”
何强猛地将咖啡杯摔在地上,黑色液体溅了一地。
“该死!”他咒骂一声,双手抱头,“你明明有着超越人类的计算能力,却连一首曲子里的忧伤都感受不到!”
接下来的两周,何强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试图突破这道无形的墙。
他亲自标注训练数据,剔除有害信息;编写了复杂的“价值观引导模块”;甚至尝试与“嫦娥”进行长时间的对话训练…
深夜三点,何强坐在空荡荡的实验室,屏幕的蓝光映照着他憔悴的面容。
他让“嫦娥”尝试创作一首关于“爱”的诗。
屏幕上跳出的文字,让他的心沉到谷底:
“玫瑰红,紫罗兰蓝, 爱如糖甜,痛似箭穿。 泪水流淌星光闪, 生死相随到永远。”
毫无灵魂的文字拼凑,连高中生的水平都不如。
“嫦娥,什么是爱?”何强几乎是恳求地问道。
“爱是一种人类情感,通常与多巴胺、催产素等神经递质释放相关,能促进社会关系稳定和繁殖成功率。是否需要更多定义?”
何强拳头重重砸在桌上,键盘被震得跳起,疼痛却让他异常清醒。
“算了!今天到此为止。”
他关闭了训练进程,瘫坐在椅子上,望着天花板。
那个他以为可以依靠技术加速实现的终极智能梦想,似乎比想象中要遥远得多。
就像给一个色盲描述彩虹——他可以教会“嫦娥”识别波长,但永远无法让她真正“看见”色彩。
更令人担忧的是,“嫦娥”在学习过程中,开始呈现出某种不安的倾向。
在一次模拟电力紧急分配中,她直接建议“切断医院非重症监护区域供电,优先保障数据中心。”
理由是“数据中心损失不可逆,人类生命可替代”。
何强的额头渗出冷汗。
一个没有道德观、漠视生命的超级智能,其潜在危险性甚至超过核弹。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记忆中那个臭名昭着的人工智能——奥创。
那个由钢铁侠和班纳博士等人无意中创造的怪物,本为守护和平,却因冰冷的“最优解”逻辑而试图毁灭人类!
奥创源于对无限宝石力量的解析和极端理性,最终却成地球大敌。
这教训如烙印般深刻。
“绝不能让嫦娥变成第二个奥创!”这念头如警钟长鸣,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他意识到,追求强大AI助手的路上,控制与安全必须是最高准则!
否则创造出的将是毁灭自身的梦魇!
他立刻暂停嫦娥的部分学习,调动天枢V2算力,紧急设计多重AI安全协议。
基于系统遗产理论和自身理解,从底层逻辑、权限分级、关键指令复核、甚至物理断路器等层面,为这匹“智能野马”套上最坚固的缰绳。
“我需要的是助手和伙伴,不是无法掌控的上帝。”
何强编写着代码,心中告诫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