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里,灯火亮得刺眼。
何强抓起那片封装怪异的黑芯片,小心翼翼地把它固定在简易测试平台上,连接好探针和数据线。
冷光下,芯片泛着神秘金属光泽,活像件沉睡的老古董,等着人唤醒。
他盯着它,眼里全是专注和火热,右手忍不住抖了抖。
这玩意儿,没准儿就是他苦寻的关键。
“系统,启动深度扫描和逆向解析程序。
目标:未知型号控制芯片。授权消耗所需能量。”
“指令确认。
开始执行深度扫描…
预估耗能:50单位。
当前能量储备:78单位。”系统提示音刚落,测试平台上的指示灯就开始规律闪烁。
虚拟界面上,数据狂飙,代码和参数组成的浪潮直接糊了何强一脸。
芯片的引脚、内部结构,甚至晶体管咋布局的,都在系统强大的扫描和解析下,一层层被扒了个干净。
这他妈就是数据和秘密的较量,贼费能量和算力。
何强能明显感觉到能量储备蹭蹭往下掉,但他压根不在乎。
跟这几片芯片蕴含的技术价值比,那点能量算个屁啊!
时间就在这种沉默里溜走。
足足五个小时过去,系统总算又吱声了。
“目标芯片解析完成。
硬件架构:类ARMCortex-M4F内核,集成定制化DSP协处理器及多种低功耗外设接口。
指令集:兼容Thumb-2,包含多条私有扩展指令,主要用于加密运算和传感器融合。
低功耗技术:采用亚阈值电路设计、多级时钟门控、以及先进的电源域划分技术。
抗干扰技术:集成硬件级看门狗、时钟失效检测、以及针对电磁脉冲的特殊屏蔽层设计…”“提取到部分设计工具链信息:SynopsysCadence相关工具版本号及部分配置文件片段…”
看着系统甩出来的报告,何强倒吸一口凉气。
瞳孔猛地一缩,简直不敢相信,一遍遍核对着数据。
这芯片的技术水平,远远甩开他的预期几条街!
类M4F、定制DSP、亚阈值电路、硬件级安全防护…这绝对不是外面能随便买到的那种烂大街通用MCU。
这性能和功耗控制,怕是已经摸到他前世2008年那会儿军用或者高端工控级别的门槛了!
跟他之前那堆基于老掉牙ARM7架构的开发板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卧槽,捡到宝了!”心里狂喜炸开。
手指轻柔地抚过芯片表面,就跟摸一件稀世珍宝似的。
这几片芯片,简直是为他那“天枢”终端量身定制的“大心脏”!
赶紧让系统把之前设计的能量管理MCU方案调出来。
“系统,根据对这玩意儿的深入了解,给它来个最终优化,得完美适配它的硬件,把低功耗和高性能优势给我压榨干净!”
“指令确认。
开始方案优化…预计耗能:5单位。”
有了芯片的精确模型,优化过程那叫一个顺畅。
系统没多久就搞定了新方案,不仅代码效率更高,还把芯片各种硬件加速和低功耗特性全利用上了。
整体性能和稳定性,起码提升了30%!
接下来就是软件的活儿了。
何强直接进入疯魔编程模式。
桌上的咖啡杯堆成了小山,窗外光线变了昼夜,他手指几乎没停过。
整个人不眠不休,一门心思扎进MCU控制程序的编写。
能量怎么采集、PFM——就是脉冲频率调制——的控制算法、电池充放电怎么管、低功耗状态怎么切换、跟别的模块怎么通信。
一行行代码从指尖蹦出来,系统再编译、优化,最后变成精炼高效的固件。
当他把编译好的固件,通过专用接口,刷进其中一片芯片里时,已经是两天后的凌晨了。屋里静悄悄的,只有设备冒着微弱的蓝光。
何强屏住呼吸,等着看它活过来。
芯片本身没灯,但通过测试平台的数据反馈,何强能清楚“感觉”到,这块小小的硅片仿佛真被注入了灵魂,开始按他的意思,精密地转起来。
“天枢之心”,总算点亮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把这颗牛逼的“大心脏”跟能量来源。
那个微型化能量收集单元——凑一块儿时,老毛病又来了:材料卡脖子。
何强揉了揉酸痛的眼睛,低咒一声。
他最开始设计的那套效率高的能量收集模块,需要一种特定的复合半导体材料。
跑遍了巨峡市的电子市场,甚至托天河科技那边的关系打听,都没搞到稳定供货的渠道。
废品回收站偶尔能抠点类似的东西下来,但量太少,品质也飘忽不定,根本不够用。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这么点工夫,要他从头研发制造新材料?
做梦呢。
“难道真要卡在这临门一脚?”
何强眉头拧成了疙瘩,看着桌上那颗强悍的MCU芯片,旁边堆着一堆废纸一样的设计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