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在密林中穿行了两日,依照王远齐探查出的路径,避开了几处妖气盘踞不散有明显争斗痕迹的山坳。这一日,前方探路的王远齐身形骤然停住,打了个警戒的手势,身影如同狸猫般缩回一株布满藤藓的巨树之后。
众人立刻停下脚步,气息收敛。周猛压低声音,神识传音过去,“王远齐,前面什么情况?”
王远齐从树后微微探出头,眉头紧锁,指着前方一片地势低洼、被厚重灰白色雾气笼罩的林地,传音回道,“队长,前面这片林子邪门得很。这雾气颜色死沉,不像活水山雾,倒像是从烂泥潭里冒出来的。而且…你们听。”
众人凝神细听,果然,前方那片灰雾区域,竟是万籁俱寂,不仅没有鸟鸣兽吼,连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都听不见,仿佛声音都被那诡异的雾气吞噬了。
洛灿心念微动,神识如水银泻地般向前方蔓延而去。甫一接触那灰白雾气,便感到神识如同陷入粘稠的泥沼,前行艰难,探查范围被急剧压缩至不足五十丈。
雾气中蕴含着一股阴寒湿邪之气,丝丝缕缕地缠绕上来,竟能缓慢侵蚀神识之力,连体表的灵力护罩都传来细微的、被腐蚀的“滋滋”声。
“是瘴气,品阶不低,有侵蚀神识与灵力之效。”洛灿收回神识,沉声道。
周猛脸色凝重起来,常年在外行走,他深知这种未知的瘴雾区域往往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并存。他看向李月儿,“李道友,可能分辨这瘴气底细?”
李月儿上前几步,并未贸然靠近雾区边缘,而是从腰间一个精致的药囊中,取出一片薄如蝉翼、中心嵌着一颗细小晶石的玉碟。她小心地摄取了一丝飘散过来的极淡的灰白雾气,置于玉碟之上。只见玉碟表面的晶石灵光微闪,投射出几道扭曲蠕动的墨绿色光纹。
“是蚀灵瘴,”李月辨认着光纹,语气带着一丝庆幸与严肃,“此瘴源于地底混杂腐朽死气,能缓慢侵蚀修士灵力与神识,长时间身处其中,修为会如沙漏般不断流逝,最终灵力枯竭,心神受损。幸好我们发现得早,边缘浓度不高。我这里有特制的清瘴丹,含服可抵御一段时间。”
她说着,取出一个羊脂玉瓶,倒出几粒龙眼大小散发着清凉气息的白色丹丸分给众人。
含下清瘴丹,一股清凉之意顿时自喉间直透识海,仿佛给躁动不安的神魂覆上了一层薄冰,对那蚀灵瘴的不适感立刻减轻不少。
“还要进去吗?”张魁瓮声瓮气地问,他更倾向于绕开这种明显麻烦的地方,稳健第一。
周猛沉吟不语,目光如鹰隼般投向那死寂的雾气深处,似在权衡。王远齐却有些跃跃欲试,搓了搓手道,“队长,这种天然险地,往往也藏着外面寻不到的好东西。说不定里面就有依赖这瘴气生长的特殊灵植,那可都是紧俏货。”
洛灿没有说话,他默默感应了一下袖中的银璃,小家伙安静蜷伏,并未传来任何示警之意。这说明至少入口附近没有足以威胁生命的直接危险。他倾向于谨慎探索,若事不可为,立刻退出便是。
“进去看看,”周猛最终下定决心,眼神变得坚定,“所有人跟紧,王远齐,你在前小心探路,张魁注意后方,李道友、洛道友,我们护住左右侧翼和阿羽。记住,一有不对,立刻原路撤回!”
众人依言,再次确认清瘴丹在口中化开的药力护住心神,随即灵力微吐,在体表形成一层淡淡的、流转不息的灵光护罩,这才小心翼翼地,如同踏入巨兽口中般,迈入了那灰白色的死寂雾气之中。
一入林中,光线骤然暗淡,仿佛从白昼步入了黄昏。四周是令人心悸的寂静,连自己的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晰。脚下是松软湿滑、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腐殖土层,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布满了滑腻的深绿色苔藓。
周围的树木形态也变得怪异扭曲,如同垂死挣扎的怪物,光秃秃的枝干上挂着丝丝缕缕的灰白絮状物,像是招魂的幡。
神识在这里被压缩到不足十丈,仿佛陷入了无形的泥潭,只能更多地依靠目力与耳力,以及常年冒险培养出的直觉。
王远齐屏息凝神,每一步都走得极其小心,脚尖先落地,确认无事才踏实,手中暗扣着一柄泛着幽蓝光泽的短刃。
张魁持盾殿后,沉重的身躯移动间却异常稳健,李月儿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根翠绿欲滴、仿佛还带着生机的藤鞭,鞭梢灵光隐现。
洛灿则拉着阿羽,阿羽紧紧跟着洛灿,小手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大气不敢出。她只觉得四周的雾气带着一股透骨的冰寒,仿佛有无数双看不见的眼睛在浓雾深处窥视着自己。她只能感觉到洛灿那只手掌传来稳定而有力的温热。
前行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周围景象依旧单调而压抑,除了形态越发怪异的枯树和仿佛能吸走光线的厚重苔藓,似乎别无他物。
周猛眉头越皱越紧,开始考虑是否要下达撤退命令时,前方负责探路的王远齐突然发出一声压低的、带着惊喜的轻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