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时初刻。
玉华门山门外的迎客亭笼罩在未散的晨霭中,空气里带着山间特有的清润凉意。
洛灿准时抵达时,柳茹之、石忠明与阮灵儿三人已候在此处。彼此略一颔首,并无多余寒暄,气氛沉静而利落。
柳茹之今日换了一袭便于行动的青灰色劲装,更显身形挺拔。她目光扫过三人,微微颔首,“人齐了,动身。”
言罢,她率先一拍腰间储物袋,一道翠绿流光应手飞出,于低空化作一片纹理酷似竹叶、宽约丈许的飞行法器,静静悬浮。
石忠明与阮灵儿亦各自召出代步之物,石忠明的是一面厚实质朴的土黄色石盘,阮灵儿的则是一片轻灵飘逸的雪白羽状法器。
洛灿见状,心念一动,金戈剑铿然出鞘,悬于身前。银璃轻巧一跃,稳稳落于剑身前端,四爪微屈,银鳞在熹微晨光下流转着淡淡辉光,引得阮灵儿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东部河湾距山门路途不近,即便全力飞遁,也需近两日功夫。”柳茹之的声音经由法力传来,清晰落入每人耳中,“保持警惕,节省灵力。洛师弟,你初来,紧随我们即可。”
“谨遵师姐吩咐。”洛灿沉声应道。
四道颜色各异的遁光随即掠地而起,冲出宗门护山大阵的光幕,向着东方天际疾驰而去。
甫一离开宗门庇护,一股混杂着荒野苍茫与隐隐肃杀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下方山峦层叠,林海无垠,但细察之下,不少地方可见焦黑痕迹、断折古木,无声昭示着此地并非太平之所。
一路无话,四人默契地维持着一种灵力消耗较低的匀速,彼此间隔数十丈,呈简单的菱形队列——柳茹之居前引路,石忠明殿后策应,洛灿与阮灵儿分列左右翼,足以相互驰援。
洛灿将神识如细网般缓缓铺开,笼罩方圆百丈之地,仔细感知着下方山林、溪涧、岩壁的每一丝动静。草木生机、虫鸣兽走、微弱灵气流转……无数信息汇入识海,被他迅速甄别辨析。
得益于《庚金淬脉法》的锤炼以及炼器时对神识的反复磨砺,加之修为精进,他的神识无论强度还是韧性,皆远超同阶修士。维持这般范围的探查虽耗心神,尚在可承范围之内。
银璃安静蹲坐剑首,鼻翼不时轻颤,一双湛蓝澄澈的眸子好奇地打量着沿途风景。
飞行大半日,下方地貌渐生变化,山势趋于平缓,河网水道愈发密集。途中曾遇数拨在外活动的散修或小家族修士,双方皆警惕地远远避开,互不侵扰。亦偶遇些许低阶妖兽,感应到四人毫不掩饰的炼气后期灵压,早早便遁逃无踪。
日影西斜时,柳茹之择定一处背倚石壁、视野开阔的河滩落下遁光。
“今夜在此休整。”她言简意赅,“石师弟,布设预警阵法。灵儿,放出灵虫,警戒周边十里。洛师弟,你与我值守上半夜。”
“是!”几人齐声应诺,各自行动。
石忠明自储物袋中取出数面小巧阵旗,手法娴熟地打入周遭地面,一道极淡的土黄光晕一闪而逝,将临时营地悄然笼罩。
阮灵儿解下腰间一只皮囊,轻拍之下,一群近乎透明的小虫嗡鸣着四散飞开,融入渐浓暮色。她又放出一只耳廓奇大、鼻头不断耸动的棕毛小鼠,正是那擅辨气息的嗅风鼠。小鼠落地即窜入草丛,不见踪影。
洛灿静观队友们利落专业的动作,心下暗赞,此队经验果然老道。
众人简单服食辟谷丹后,便各自盘坐调息,恢复白日消耗。洛灿注意到,柳茹之在入定前,还细致地在周遭洒下些许特异草籽。那些草籽落地后,竟迅速生出极细弱、近乎无形的柔韧藤蔓,如同布下另一层天然警戒。
夜色渐沉,河水潺潺声愈显清晰,四野虫鸣唧唧,偶有夜枭啼叫划破寂静。首轮值守由洛灿与柳茹之负责。
篝火噼啪,映照着两人沉静的面容。
“感觉如何?”柳茹之轻声问道,目光依旧警惕地巡视着黑暗林地。
“比预想中更需谨小慎微。”洛灿坦言,“神识不敢有片刻松懈。”
“习惯便好。”柳茹之语气平稳,“宗门疆域辽阔,邪祟又擅隐匿行迹。巡查之事,十有**徒劳无功亦是常态。然唯有如此细致,方能于无声处听惊雷,防祸于未然。”
她略顿,复道,“你之神识,似乎较寻常炼气七层更为凝练。”
“师姐明鉴,常年炼器,于此道上略有锤炼。”洛灿谦逊回应。
后半夜轮到石忠明与阮灵儿值守,洛灿得以稍作歇息,然他并未深眠,仍留有一分心神警戒外界。
次日,众人继续赶路。越是靠近东部河湾地界,周遭气氛愈发显得凝滞。途经修士愈发稀少,连鸟兽之声都稀疏不少。
午后,四人终抵此行任务区域——一片水网交织、芦苇丛生的广袤河湾沼泽。此地灵气稀薄,并无甚珍贵资源,仅有几个依靠渔猎与采集低阶水生灵草为生的凡人村落及小型修士聚集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