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熹,薄雾如纱般笼罩着黑石谷边缘这片依山而建的外门弟子居所。洛灿盘膝坐在自己那间简陋却整洁的小院石床上,缓缓收功。
丹田之内那团青金色的庚金灵力气旋比昨日似乎又凝实了一丝,流转间带着一种锋锐的质感。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庚金诀》在玉华门浓郁的天地灵气环境下,运转的效率高多了。丝丝缕缕的灵气被功法牵引,不断汇入丹田,滋养着那微弱却坚韧的气旋。
然而,这微小的进步并未冲散他眉宇间的沉郁。灵根深处那污秽,总带着一种令人烦躁的滞涩感,大大拖慢了修炼速度。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床边矮几上那枚青灰色的身份玉符上。
“三十点…”洛灿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石符边缘。这点贡献,在这玉华门中,渺小得如同尘埃。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虑,起身整理。浆洗得有些发白的青灰色外门弟子服被一丝不苟地穿好,断臂的空袖用坚韧的布带仔细缠绕固定,紧贴于身侧,避免行动不便。
推开院门,清晨微凉的空气带着草木的清新涌入肺腑。洛灿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外门区域的中心的问道坪走去。
通往问道坪的山道上,渐渐有了三三两两同行的身影。多是和洛灿一样,近几个月新晋的外门弟子,脸上带着初入仙门的兴奋与对未来的憧憬。
彼此相遇,大多只是点头致意,眼神交错间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竞争意味。
洛灿神色平静,目不斜视,对这些目光早已习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上,比这更复杂、更恶意的眼神他都见过太多。
问道坪是一片极为开阔的青石广场,背靠一座云雾缭绕的灵秀山峰。此刻,广场上已聚集了数百名身着青灰服饰的外门弟子,修为大多在炼气二层到炼气五层之间。
虽人数众多,但广场上却弥漫着一种肃穆而期待的氛围,交谈声压得极低,无人敢大声喧哗。
高台之上,一位身着月白道袍、气质温润儒雅的中年修士静静伫立。他面容平和,眼神清澈,周身气息圆融内敛,正是传功长老座下的亲传弟子之一,吴清源,筑基中期修为。他负责为新晋外门弟子讲授修仙界最根本的常识与框架。
辰时正刻,钟磬清鸣,悠扬之声响彻山间,广场瞬间鸦雀无声。
吴清源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年轻而渴望的脸庞,声音平和清朗,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仿佛就在身边低语,“诸位弟子,今日开讲问道初阶堂第一课,旨在为尔等初踏仙途者,理清大道之基,指明前行方向,解惑筑基之前途。望尔等静心聆听,勤思明辨。”
“修仙之路,浩瀚无垠。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登高望远,必先明自身所处之境,知前路所向何方。”吴清源的声音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让众人浮躁的心绪渐渐沉淀。
“境界划分,乃修仙之根本框架。”他竖起一根手指,神情郑重。
“炼气期,”他声音微扬,“此为化凡为仙之始!引天地灵气入体,淬炼肉身凡胎,开辟丹田,凝练灵力。此境界共分九层,细化为三阶。
前期(一到三层):重在‘引气’与‘奠基’。引气入体,开拓经脉,温养丹田。此阶段灵力微弱,仅能施展最基础的法术,譬如‘清洁术’、‘照明术’、‘微风术’等。如同婴儿学步,根基最为重要!”
中期(四到六层):重心转向‘积累’与‘凝练’。灵力积累速度加快,经脉拓宽,丹田气旋渐趋稳固。可开始修习威力稍强的攻击、防御或辅助法术,如‘火球术’、‘水箭术’、‘轻身术’等。亦可初步尝试绘制符箓、操控低阶法器。神识范围随修为增长而扩大。”
后期(七到九层):灵力趋于饱和,丹田气旋几近圆满。着手准备冲击那至关重要的‘筑基’瓶颈!此阶段可熟练运用多种法术、法器,战力初显。神识覆盖可达两百丈!巅峰者需寻觅自身筑基机缘,或筑基丹,或特殊灵地感悟,或于生死间顿悟。”
吴清源特意停顿,语气加重:“炼气四层,乃前期之关键门槛!” 这句话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包括洛灿。
“此层突破,灵魂受灵力长期滋养而壮大,将初步凝聚出神识!”他眼中带着一丝期许,“神识妙用无穷,其一,可内视己身,洞察经脉灵力流转,明察秋毫;其二,可外放探查,范围约十丈,远超五感限制,洞悉周遭环境;其三,乃隔空御物之基础!唯有诞生神识,方能真正修习《控物术》,操控轻小物体于意念之间!”
听到这里,洛灿心头猛地一震!原来拥有神识这么厉害。他回想起万里逃亡路上,那些险死还生的绝境——若有此能,内视伤情及时处理,外放探查规避凶险,甚至隔空取物、操控陷阱…他现在是炼气二层巅峰,距离四层看似不远,但灵根那污秽,却如同天堑横亘在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