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 第579章 新火不认旧锅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第579章 新火不认旧锅

作者:梦臆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1:11:54

西川的风,今夜格外冷。

阿青站在东口老窑前,手里攥着一把火钳,指尖被粗粝的铁柄磨得发烫。

她刚教完一群孩童如何用呼吸控火——这是笑掌柜留下的法子,火随息走,饭随心生。

可话音未落,远处大道忽然震颤起来。

蹄声如钉,敲在山脊上。

一列银灰色马车自雾中驶来,车身漆面泛着冷光,轮轴包铜,行进无声,唯车头一面旗帜猎猎展开:双环交叉,银线缠绕,形似锁链,又似盟誓。

铁膳盟。

领队女子跃下首车,身姿利落如鹰。

黑靴踏地,不扬尘,不迟疑。

她摘下覆面巾,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梅十三。

目光扫过窑口,最后落在阿青脸上,嘴角微扬:“你就是那个独自执灶的学徒?”

阿青没答,只将火钳横在身前,像一道门。

“我们带来新灶。”梅十三抬手,身后工人推上一台合金炉具,通体银白,无烟无焰,底部嵌有刻度盘,上方盖着密封锅盖。

“恒温省薪,七分钟出饭,误差不超过三秒。”她语速平稳,像是在宣读律令,“加入铁膳盟,你不必再等柴干、水沸、米醒。效率,才是对饥饿最仁慈的回答。”

阿青低头看了看脚边那口泥灶,灶膛里余火未熄,炭灰中还埋着半块陈年老锅碎片——那是真锅残片,据说是笑掌柜当年煮第一碗酸粥时所用。

“我们慢,”她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稳,“是因为要等人。”

梅十三眉梢一动,似笑非笑:“等谁?等那些烧不起快火的人?还是等那些早已忘了饭香的人?”她走近一步,压低嗓音,“阿青,时代变了。百姓不再需要故事下饭,他们只要吃饱。”

说完,她递上一枚铜牌,上面刻着编号与徽记:“三天后,我们会再来。带上你的选择。”

车队离去,地面留下四道笔直车辙,整齐得如同刀切。

当晚,阿青巡村。

月光斜照,忽见几户人家窗内透出异样蓝光——那是铁膳灶启动时特有的冷焰。

她推门而入,只见几名青年围坐桌前,正从新型灶具中取出饭盒,米饭雪白,菜色均一,却无一丝热气升腾。

“试了试,真快!”一人兴奋道,“七分钟,连汤都定时出。”

阿青尝了一口。

米是熟的,却像嚼纸。

香气全无,舌根发涩。

她默默收走三台灶具,准备封存仓库。

可当她插入钥匙时,却发现锁孔已被胶泥灌满——硬如石蜡,针扎不进。

对方,不留退路。

同一夜,周芷若正伏案于民议堂。

烛火摇曳,案头堆满各地急报。

十二州联署质询书压在最上——字字如针:

“旧灶耗粮费时,何以拒新制?”

“同心灶久未迁址,是否存私权之弊?”

“铁膳盟施粥免费,七分钟成餐,民心所向,岂容阻挠?”

她捏着纸角的手指微微发抖。

三日前,她已亲赴洛河镇。

记忆仍灼人:数十台铁灶排成兵阵,灰袍炊者动作划一,饭盒按号发放,连舀汤勺数都精确到三次倾倒。

她取了一份“标准餐”,米饭粒粒分明,色泽晶莹,入口却如嚼砂土——没有魂。

她问那名炊者:“这饭,是你想做的吗?”

那人抬头,眼神空茫:“按手册第十三条操作。”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什么正在死去。

不是手艺,不是味道,而是选择的权利。

她连夜赶回,拟写应对策论,可笔尖悬在纸上,迟迟落不下字。

堂外传来脚步声,林晚儿悄然入内,递上一份密信。

“飞鹰组截获的传讯竹管,”她低声说,“铁膳盟在七处边境同步建灶,且……与元兵补给线重合。”

周芷若猛地抬头。

“你是说,他们不是来喂人的?”

林晚儿没答,只是将一张地形图摊开——铁灶分布点,恰好围成一个巨大的环,而中心,正是明教旧墟与三十七处民间同心灶所在。

包围圈。

她们沉默良久。

风从窗缝钻入,吹得烛火一歪,映出墙上那幅“味图谱”——韩九姑织就的秘密地图,红线如脉,暗绣着每一口真锅的位置。

如今,那些红莲花纹之下,仿佛有黑影正缓缓逼近。

与此同时,三百里外官道。

柳五爷的粮车被拦在铁膳盟总坛外。

五辆大车,满载糙麦,是他跋涉半月才凑齐的春荒救命粮。

可对方仅凭一纸“食品安全令”,便命人全部卸下检测。

“我们依法净化处理。”一名灰袍执事面无表情,“两日后返还。”

柳五爷怒极反笑:“我这粮,百姓一粒一粒省出来的!你们凭什么说扣就扣?”

“凭效率,凭标准,凭不让一颗坏米流入民间。”那人淡淡道,“您若不信,可自行查看。”

柳五爷闯入库房。

眼前景象让他几乎窒息——原袋拆封,粮食被倒入大型漏槽,掺入白色粉料搅拌后重新装袋,外皮仍印着旧标识。

他抢出一包未处理的糙麦,转身欲走,却被十余名守卫团团围住。

“擅动净化物资,按律拘押。”

他背靠墙角,手握粮袋,额角青筋暴起。

就在此刻,人群外忽然分开一条路。

一个穿粗布围裙的男人走了进来。

张无忌。

他鬓角已染霜,腰背微驼,手中只捧着一碗刚从混料灶取出的饭。

他一句话没说,当着所有人面,舀起清水缓缓倒入碗中。

搅拌。

静置。

片刻后,水渐浑浊,淀粉沉底——砂石、胶粒、不明粉末层层析出,宛如毒蛇蜕皮。

围观百姓哗然。

“这……这不是给人吃的!”

“他们拿灾粮造假!”

混乱中,柳五爷趁机冲出重围,怀中紧抱那包原粮,如同护住最后一粒火种。

而张无忌始终未发一言。

他只是轻轻放下碗,转身离开,背影消失在尘烟深处。

消息如野火燎原。

三日后,周芷若召集各灶代表议事。

地点设在旧峨眉山脚的断碑亭——那里曾是武林大会旧址,如今杂草丛生,唯有一口残灶尚存余温。

来自十八处同心灶的使者陆续抵达。

有人带来焦锅,有人捧着凉饭,有人默然不语。

风穿过断垣,卷起地上几张铁膳盟宣传帖:

“旧灶腐朽,当由新制代之。”

“效率即正义,统一即安宁。”

周芷若立于石阶之上,望着众人,轻声道:“我们今日聚此,不是为争输赢,而是为问一句——饭,到底为何而煮?”

话音落下,亭外忽起骚动。

一名少年奔来,脸色苍白:“姑娘,不好了!北岭三灶……昨夜被人换上了铁膳炉芯,火还没灭,饭已经出了……”

亭内死寂。

有人握紧拳头,有人低头不语。

而在远方山道尽头,晨雾未散,一缕灰烟笔直升起——不像炊烟,倒像某种无声的宣告。

战未响,刀已出鞘。晨雾未散,山风却已有了躁意。

断碑亭内,残火将熄,余烬在石灶底微微泛着红光。

周芷若立于高阶之上,指尖轻抚腰间那柄母亲留下的短匕——刃未出鞘,心已如战鼓擂动。

她望着眼前十八处同心灶的代表,衣衫各异,神情不一。

有人眼含怒火,有人眉间凝愁,更有几人袖中藏信,目光频频投向亭外那缕笔直升起的灰烟。

“我们不能再等了!”一名来自南岭的老炊者猛然站起,掌拍石案,“铁膳盟昨夜强换三灶炉芯,今日若不反制,明日便无灶可守!我主张封路断粮,所有旧灶联合拒供柴炭水源,逼他们退回去!”

“荒唐!”另一人冷笑起身,是东原灶主李七郎,年轻干练,曾游学西域,带回不少新法,“你们以为烧一把慢火就是守住道统?百姓饿着肚子听你讲‘饭香是等出来的’?笑话!铁膳灶虽冷,饭却是热的。技术本无罪,错的是用它的人。不如引入其控温之术,改良老灶,既保风味,又提效率。”

“改?怎么改?”南岭老者怒极,“把真锅熔了造合金炉?让孩子们不再学呼吸控火,改去背操作手册第十三条?那还叫什么同心灶!那叫兵营伙房!”

“至少能活命!”李七郎拍案而起,“明教旧墟已被围成铁环,元兵补给线与铁膳灶同轨并行,你们当这是巧合?外敌压境,你们还在争一口锅的脾气!”

亭中骤然寂静。

风穿裂隙,吹得那份军情简报猎猎作响。

纸上赫然标注:鹰翎营三日内连测十七灶方位,行动轨迹呈包围之势,目标明确。

就在此时,亭外脚步声至,不疾不徐。

众人回头,只见梅十三缓步而来,黑靴踏过碎石,身后并无随从,只一人抱匣跟随。

她依旧一身银灰劲装,脸上却无冷笑,唯有一丝疲惫藏于眼角。

“我不是敌人。”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下了所有私语。

她将一枚铜印置于石案中央——正是铁膳盟七品执事令。

“元兵已在北境集结八万,前锋距此不过五日路程。他们不要粮,不要地,只要一个命令:焚灶、毁图、灭味脉。”她抬眼,直视周芷若,“你们靠一碗菜粥,挡得住吗?”

无人应答。

她取出一份密卷,展开,乃是飞鹰组未曾截获的暗线情报——铁膳盟内部亦有分裂,主战派欲借“净化”之名,彻底清除民间自煮体系,为大军推行统一军粮铺路。

而她所属的“守速派”,则坚持保留地方灶权,只为在战时能快速调度、全民供餐。

“我们不需要取代你们,”她说,“我们需要你们的存在,来证明饭可以有不同的味道。但前提是——我们得先活下来。”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你们守心,我们守速。战起之时,你们唤醒人心,我们保障供给。结盟,不是归顺,是分责。”

沉默如铅。

周芷若缓缓闭眼。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汤要熬够时辰,人才记得住家。”可若家已不在,汤再香,又能暖谁?

她睁开眼,望向窗外。

远处山坡上,阿青正带着一群孩童围坐陶锅旁。

小手轮流搅勺,笑声随风飘来。

锅盖未掀,香气却已悠悠漫出,裹着野菜与陈米的温润气息,在冷空气中织成一道看不见的网。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这场争,从来不是快与慢的对决,而是谁有权定义“饭”本身。

而答案,或许不在今日之争,而在明日持勺之人手中。

亭外,晨雾渐浓,一缕灰烟与一缕白汽,在山腰悄然逼近,尚未相触,却已预示着某种不可回避的交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