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 第512章 这顿饭,我请了!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第512章 这顿饭,我请了!

作者:梦臆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1:11:54

我扶着断崖边的冰棱往崖下走,每一步都像踩在烧红的炭上——九阳残脉在体内窜动,时而冷得刺骨,时而烫得灼心。

沙漏里最后一粒沙该是落尽了,掌心竖瞳的光只剩萤火虫大小,照得雪地上的影子都虚浮着。

“张教主!”

风里裹着马蹄声,赵敏的红斗篷先撞进视线。

她翻身下马时带起一片雪雾,发间的珍珠步摇碰得叮当响,却在离我三步远的地方猛地刹住脚。

我不用看也知道自己现在什么模样——嘴角的金血结了冰碴,喉间腥甜直往上涌,连站直都得拼尽全力。

“你又在硬撑。”她声音发颤,蹲下来时膝盖压得雪“咯吱”响。

温热的阳种贴上来时,我疼得倒抽冷气——那是她用丝路娘子军的血祭阳石淬的,此刻正往我心口裂痕里钻,像团活火在烧冻硬的经脉。

“你说人人都能来,可他们真会放下刀剑,坐在一起吃饭?”

我抹了把嘴角的血,从怀里摸出叠请柬。

最上面那张边角发皱,墨迹还带着敦煌驿站的潮气:“你看这封给武当的……”我展开,雪光映着上面的字,“写的是‘张三丰前辈:豆腐要炖烂,别又糊锅’。”

她愣了愣,突然噗嗤笑出声。

睫毛上的冰花簌簌往下掉:“你倒是不怕死——当年他在武当山煮糊了三锅豆腐,连宋远桥都不敢提。”

“怕啊。”我望着远处尘烟,驼铃公的车队正翻冰脊岭,三十六辆木车的车辙在雪地上拖出长痕,“可他要是肯为这张纸条爬昆仑,就说明……”喉间一甜,金血溅在请柬上,晕开朵小红花,“说明我们还能坐下来,把话好好说。”

“春叔到了!”沙莺儿的吆喝穿透风声。

我转头时,春厨子正踩着齐膝深的雪往这边挪。

他怀里抱着九口黑铁锅,每口锅沿都雕着西域葡萄纹——那是他藏在敦煌地窖三十年的宝贝,说是“要等能尝出酸甜苦辣的人”。

哑巴老头把锅往雪地中央一放,铜勺在第一口锅沿上一敲,“嗡”的一声,竟是《启明谣》的调子。

“酸是离别,辣是怒火,甜是重逢……”赵敏突然攥紧我手腕。

她望着春厨子敲第二口锅,袖中的心灯跟着轻颤,“他是用味道唤醒记忆——这一桌菜,不是吃的,是疗伤的。”

我点头。

春厨子的手在第三口锅上顿了顿,突然抬头看我。

他眼眶发红,喉结动了动——三十年没说过话的人,此刻竟用眼神在问:“这样,他们能尝出当年的味道么?”

“能。”我朝他比了个“好”的手势。

快腿帮的信使就是这时候冲进来的。

十二个人浑身是雪,后背的陶罐结着冰壳,跑起来“哐啷哐啷”响。

带头的小头目抹了把脸上的雪,把陶罐往我脚边一放:“张教主,您要的‘心愿菜单’——从漠北到岭南,能送到的都送来了!”

沙莺儿蹲在地上撬陶罐封泥,暖烘烘的热气裹着墨香涌出来。

第一张纸条是个孩子写的:“想吃娘做的葱油饼,娘在三年前的瘟疫里走了。”第二张是老兵的歪扭字迹:“求一碗热面配卤蛋,当年在襄阳城下,炊事班老周总多给我个蛋。”她抬头看我,眼睛亮得像星子:“要烧了么?”

我接过纸条,塞进春厨子刚生起的灶底。

火焰“轰”地窜起半人高,火星子往上飞时,雪地上突然浮起无数虚影——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踮脚够灶台,老兵蹲在草垛边吸溜面条,老周举着锅铲笑骂:“馋鬼!”春厨子突然抖了下,铜勺“当”地掉在雪地上。

他弯腰去捡,我听见哽咽的哼声——走调的,不成章法的,却比任何琴音都烫的小曲。

“你明知我必杀你,为何还要聚众?”

深夜的雪突然静了。

我靠着保温箱抬头,四象翁的残念浮在雪松顶上,像团裹着黑雾的磷火。

他的声音带着腐木味,每说一个字,附近的篝火就矮一截。

我摸了摸心口的阳种,它还在发烫。

“因为你守的是规则,我守的是人心。”我咳嗽着,血沫子溅在雪地上,“若九阳只能靠死亡传承,那它早该死了——可你看。”

三百盏心灯就在这时亮了。

从敦煌驿站开始,一盏接一盏,沿着商道往昆仑烧过来。

驼铃公的车队里有人举起灯,快腿帮的信使举着灯,连蹲在灶边的沙莺儿都摸出藏在袖中的灯。

星河倒灌似的,把雪夜照得像白昼。

四象翁的磷火晃了晃,“你赢不了……”话音未落,被心灯的光撕成碎片。

次日清晨的阳光是跟着周芷若来的。

我坐在崖边擦心灯令,就听见天池方向传来桨声。

她的木舟破着薄冰靠岸,裙角沾着水,手里却捧着一筐翠生生的青菜——峨眉后山的雪芽菜,只有掌门才能进的药园种的。

“师父说,”她把菜递给春厨子,眼尾还带着晨雾的湿,“当年灭绝师太和你娘吃饭时,总爱配这个。”

接着是杨逍。

他推着辆红漆面条车,后面跟着五散人、五行旗的兄弟,每人手里都提着家伙什:韦一笑扛着两坛女儿红,说“冻了二十年,该醒了”;说不得和尚抱着口大砂锅,说“埋在光明顶的土茯苓,够炖十锅汤”。

最妙的是张三丰——他拄着铁拐步行,肩上挑着两筐嫩豆腐,白生生的,颤得人心都软了。

我迎上去时,他冲我挤眼睛:“你小子倒会戳我痛处,当年那三锅糊豆腐,我夜里想起来都磨牙。”

主灯柱立在宴席中央,是用昆仑松木削的,刻满各地心灯的纹样。

我扶着柱子站起来,指尖刚碰到灯芯,体内突然窜过一阵剧痛——不是经脉崩裂的锐痛,是……像是冻土化开,春芽破土的胀疼。

九阳残脉里有什么在动,像沉睡的兽慢慢睁开眼。

“这盏灯,”我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有穿粗布短打的百姓,有佩剑的江湖客,有裹着纱丽的西域商队,连断弦师太都抱着琴坐在最前面,“不照胜负,只照人间烟火。”

灯芯“噼啪”一声燃起来。

火光里,我看见赵敏在调酸梅汤,周芷若帮春厨子择菜,张三丰正和韦一笑抢酒坛。

有人举着葱油饼的虚影转圈,有人捧着热面掉眼泪。

我摸了摸心口,阳种的温度已经渗进骨头里。

掌心竖瞳的光突然亮了些,像颗重新开始流动的星。

他们搬来张檀木椅,放在宴席中央。

我坐上去时,雪停了。

阳光落满每一张桌子,每一只碗,每一双举起来碰杯的手。

远处传来驼铃响。

我知道,还有人在来的路上——挑着蜜饯的老货郎,背着药箱的游医,甚至可能有几个月前还在光明顶外叫阵的门派弟子。

他们会带着各自的故事,各自的味道,坐进这张越铺越大的桌子。

而我坐在中间,听着四周渐起的喧哗。

喉间的腥甜淡了些,九阳残脉里的动静越来越清晰。

或许,这顿我请的饭,才刚刚开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