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 第479章 老子种的不是气,是活路!

荒城破庙的断墙在晨雾里像头趴伏的老兽,我踩着结霜的碎砖往里走,后颈被三百道目光焐得发烫。

保温箱贴在腰上,里面那卷拓文边角磨得发毛,风铃儿用炭笔写的字还在:“西市王阿婆把您的旧鞋供在灶王爷边上,说比泥胎神仙灵。”我摸了摸鞋尖的破洞——前日背生病的小娃过河时刮的,此刻却像被谁攥着往心口送热。

“张教主!”

粗哑的唤声撞碎晨雾。

我转头,看见个瘸腿少年扒着半截石磨,裤脚挽到膝盖,右腿骨节扭曲得像根拧皱的老树根。

他额头沾着草屑,眼睛亮得能烧穿雾:“我叫铁脚七,快腿帮的七!”话音未落人已扑过来,带起的风裹着股子汗馊味,“您说要教人有力气护家人,我要学!我要跑起来,跑得比镖师的马还快!”

他蹲下来扒自己的腿,指甲缝里全是黑泥:“上个月镖局招伙计,我跪地上爬着搬了三箱货,他们还是笑我‘跛狗’。您要是嫌我脏——”

“不脏。”我蹲下去,指尖刚碰到他脚踝,就触到一片冰碴子似的凉。

阳种术在经脉里窜动,掌心的脚印烙印突然发烫,黑血顺着指缝渗出来,滴在他青紫色的皮肤上,像朵开败的红梅。

“这术法七日散功,不滞根基。”我轻声说,“但你得记着,学的不是武功,是……”

“是活人的底气!”他突然吼起来,喉结抖得像筛糠。

温阳之气顺着我指尖钻进去时,他整个人绷成张弓,紧接着浑身剧烈颤抖,眼泪鼻涕糊了一脸:“通了!膝盖不疼了!我能——我能抬脚了!”他猛地站起来,瘸腿在地上顿出个坑,接着歪歪扭扭往前跑,撞翻了半块磨盘,却笑得像个傻子:“我跑起来了!我跑起来了!”

围观的百姓哄地炸开。

有个抱娃的妇人抹着泪喊:“我家柱子咳血半月,药婆子说要温性药材——”“我爹摔断了腰,躺炕上三年没挪窝!”七嘴八舌的声音裹着寒气往我耳朵里钻,我抬头看向破庙的飞檐,瓦缝里冒出自家厨房似的烟火气——药婆子在东墙根支了口大铁锅,药香混着柴火气直往鼻子里钻。

“张教主来搭把手!”药婆子的嗓门比铜锣还响。

她头发用草绳胡乱扎着,灰布衫前襟全是药渍,正往锅里倒半袋碾碎的阳参:“前日收了十个种气的,我把他们晨起吐的那口温气全收在陶瓮里,养了三夜。您看这汤——”她抄起木勺搅了搅,褐色药汤里浮起金丝般的光,“给王老汉灌了半碗,他昨儿能自己坐起来啃窝窝头了!”

我伸手试了试水温,指尖刚碰到汤面就被烫得缩回——这哪是药汤,分明是团裹着药味的活气。

墙角的草席上,王老汉正攥着个玉米面饼子,胡子上沾着饼渣,见我看过去,颤巍巍举起饼:“香!比往年祭灶的供饼还香!”

“教——主——”

拖长的尾音像把生锈的刀划破夜色。

我转身时,月光正落在三柄刀的刀鞘上。

中间那刀客身材瘦高,左眉骨有道刀疤,正是三年前在终南山脚,被我一掌震飞雁翎刀的黄沙客。

他三个徒弟缩在身后,最小的那个怀里还抱着块黑布——走近了才看出是口小棺材。

“当年你说‘刀太沉,心更沉’。”黄沙客解下腰间酒葫芦,仰头灌了口,酒液顺着刀疤往下淌,“我带着这三个崽子在西北晃了三年,大徒弟能单臂举石磨,二徒弟能夜辨刀风,可小豆子……”他伸手摸了摸小徒弟的头,“他娘咽气那天,他抱着棺材跪了半夜,说‘师父,我扛不动’。”

他突然单膝跪地,三柄刀“当啷”砸在地上:“我黄沙客认栽。求您种气,哪怕只能让小豆子扛动他娘的棺材板。”

我蹲下来,指尖按在他后颈大椎穴。

阳种术运转时,他经脉里的旧伤像团乱麻——当年被我震断的十二根筋脉,竟被他用刀气强行续上,每根都结着暗紫色的淤块。

我闭着眼,将他当年败北的画面推过去:月光下的山涧,他举刀的手在抖,不是因为我掌力太强,是因为他娘临终前说“要当天下第一刀客”的遗愿,压得刀把子都在颤。

“放下比打赢难。”我轻声说。

他浑身剧震,刀疤抽搐得像条活物。

再睁眼时,眼里的锋芒散了,浮起层水雾:“我娘要是看见小豆子能扛她,该说……该说‘阿黄,这样就挺好’。”

后半夜的风卷着沙粒往衣领里钻。

我蹲在城墙上数灯火——药婆子的药炉还亮着,铁脚七在演武场练步,烛火跟着他的影子晃;西头的刘婶在给丈夫搓脚,手炉里的火星子一明一灭。

这时腰间的火笛震了震,是赵敏的传讯:短三长两,那是“天机阁清源使三日即至”的暗号。

“要走吗?”小昭不知何时站在我身边,手里捧着我的外卖服,洗得发白的布料还带着阳光味,“当年在光明顶,您带着我们跑;在灵蛇岛,您也带着我们跑。可这次……”她望着城下的灯火笑了,“他们眼里有光,和从前不一样。”

我摸了摸怀里的拓文,王阿婆用红线在鞋印边上绣了朵小花。

“跑什么?”我把外卖服套在身上,保温箱扣在胸前,“当年他们要我当神,现在我偏要做个人——能送粮、能送药、能送活人回家的人。”

第三日黎明,我在种气台插了面杏黄旗子,上面用墨笔写着“快腿帮”。

铁脚七举着旗子跑过来,新纳的布鞋踩得雪壳子咔嚓响:“张哥,我数了,有一百三十二人愿入帮!咱们接的第一单,是西市粮行的二十车粟米,要过黑风岭!”

“好。”我摸出块青铜令牌,是用阳种术温养的,“凭这令牌,运粮换米,护药换盐。但记住——”我望向台下攒动的人头,“武功不是用来杀人的,是用来活着的。你们的名字不叫弟子、不叫属下,叫——”

“九阳传人!”铁脚七吼得破音,一百三十二道嗓子跟着炸响,震得破庙的残瓦扑簌簌往下掉。

第三夜起风了。

我正给最后一个妇人种气,突然浑身发冷——那是种被刀尖抵着后颈的凉。

我抬头,看见城外那棵枯死二十年的老槐顶上,立着道白衣。

月光照在他脸上,却只照出张青铜面具,嘴角处刻着道血槽。

“清源使·白刃。”赵敏不知何时站在我身边,手里握着她那柄嵌火珀的匕首,“他的刀能斩因果线,断人运势。快腿帮的粮队要是过不了黑风岭——”

“那就让他看看,活人拼的路,斩不断。”我打断她,掌心的脚印烙印烫得钻心,黑血顺着指缝往下淌,滴在青石板上,“去把所有受种的人叫来。”

当九百道阳气种子像萤火般升上夜空时,荒城的每扇窗户都亮了。

铁脚七举着旗子冲在最前,他的腿虽然还瘸,但跑得比风还快;药婆子端着药锅站在城门口,药香裹着温气往天上涌;黄沙客的三个徒弟扛着那口小棺材,走在最中间——棺材板上,沾着他娘生前最爱的野菊花。

白刃的刀拔出来了。

那是柄三尺青锋,刀身上结着冰碴似的光,像要把这团活气生生冻住。

可他的刀尖刚挑起,城下突然爆起轰鸣——一百三十二块青铜令牌同时亮起金光,和天上的阳气种子连成一片,像条串着星子的河。

“这是……”白刃的声音从面具下漏出来,带着裂帛似的哑。

我踩着城砖往下走,外卖服被风吹得鼓起来。

“这是三百个要活着的人,”我摸了摸保温箱里的旧鞋,“凑出来的路。”

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我听见铁脚七在演武场喊:“都把令牌攥紧了!明儿过黑风岭,咱们走最中间那条道!”

城墙上的更夫敲响了三更鼓。

白刃的刀慢慢收进鞘里,月光照在他面具的血槽上,像道没流完的泪。

而我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摸出块玉米面饼子啃了一口——甜的,和小娃塞给我的糖人一个味。

“张哥!”铁脚七的声音从演武场飘过来,“粮队的车都套好了,您说句话,咱们现在就走!”

我拍了拍保温箱,把最后半块饼子塞给他。

“走。”我说,“这单,咱们送得漂亮些。”

城外的黑风岭在晨雾里若隐若现,隘口处,一百三十二个身影已经列成了线。

青铜令牌的金光映着他们的脸,每个人眼里都烧着团火——那是活人该有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