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 第390章 我在师祖的锅里,捞了口残汤

我盯着那片银杏叶上的字迹,指腹把活的记忆锁链几个字磨得发毛。

山风卷着松涛灌进领口,怀里的碎碑突然烫得惊人,二字像根烧红的针,扎得我心口发疼——自小在蝴蝶谷长大,父母早亡,除了太师父,谁会用这种称呼?

张教主。

红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逆传九阳特有的嗡鸣。

我转头时看见她站在碑林间,月白裙角沾着草屑,左手按在丹田位置——这是她用内功感知地脉的习惯动作。玄武殿的地气不对,她往前走两步,发间银铃轻响,像有人用活人的念头织网,网眼里全是...求告声。

我捏紧碎碑站起身,银杏叶被风卷走,打着旋儿撞在红药脚边。去叫敏敏,我指了指藏经阁方向,她星图里的玄武池该有下落了。

红药点头,转身时裙角扫过一块断碑。

我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树影里,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瓷片相击的脆响——是赵敏的星图匣。

果然,不过半盏茶工夫,那道裹着银鼠皮的身影就从竹径里钻出来,发间东珠晃得人眼花:查到了!她把星图抖开,月光在绢面上投下暗纹,玄武池根本不在藏经阁,在真武大殿地底!

近百年武当掌门闭关悟道的记录全是假的,他们根本没出来过。

我盯着星图上跳动的红点,忽然想起太师父晚年总蹲在后厨熬药。

他说过道不在经书,在灶火之间,那口熬了三十年参汤的黑铁锅,就搁在真武殿后檐下。

子时三刻,巡夜弟子换班。我摸出怀里的炭笔,在掌心转了个圈,我用共享加速模拟武当长拳的气机,混进队伍。

红药,你用逆传九阳屏蔽我的气息;敏敏,盯着星图找记忆锁链的薄弱点。

赵敏把匕首往靴筒里一插:我倒要看看,这口锁人的锅能炖出什么花样。

子时的风带着霜气。

我混在巡夜弟子里,听着他们鞋底碾过青石板的声,掌心的炭笔开始发烫——这是共享加速启动的征兆。

当队伍转过影壁,我故意踉跄两步,撞在最末的小道士身上:对不住师兄,前夜值更没睡好。

小道士回头,月光照出他眉心的朱砂点:张教主?

我心下一惊,却见他眼底闪过狡黠:您身上这股气...和我师父练长拳时一模一样。他压低声音,后殿灶台下的石板松了,今早我扫落叶时碰着的。

我反手拍他肩膀:好小子,记你一功。

等队伍走远,我绕到后殿,月光正落在那口黑铁锅上。

锅底结着层厚黑的药垢,我蹲下身,指尖抠住石板缝隙——果然,轻轻一掀就听见一声,下面露出尺许见方的黑洞。

有活物的味道。红药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她俯下身,指尖点在铁锅边缘,逆传九阳...在发烫。

我摸出炭笔插入锅沿,九阳真气顺着笔杆灌进去。

锅底突然发出声,像有人在水下说话。

药垢簌簌剥落,露出内壁刻着的誓者入汤,道者永昌八个篆字。

更骇人的是,锅里的开始翻涌,水面浮出无数重叠的影子:

——十五岁的小道童跪在蒲团上,额头抵着师父手背:弟子愿终生侍师。话音未落,他的名字就从《武当弟子名录》上被涂去。

——白眉掌门盘坐在池边,身后飘着的黄绫,可他的魂魄正被金链抽进池底,嘴角扯出诡异的笑:道统...需要新鲜的誓。

——最清晰的画面里,太师父握着半块玉碟,眼眶通红。

他把玉碟砸在铁锅上,碎片溅起时,我听见他嘶吼:若传道要收魂,我宁可九阳失传!

铁锅突然裂开条缝,黑水流进地洞,露出向下的石阶。

红药按住我肩膀:下面有活人气息,很弱,但...是长老们的。

地宫比想象中深。

我们沿着石阶往下走,越走越热,空气里飘着铁锈味。

当转过最后一个弯,我看见玄武池——与其说是池,不如说是摊凝固的血,中央悬浮着枚巴掌大的玉简,七道金链从玉简里窜出,分别扎进七具盘坐的躯体。

那是现任长老!赵敏倒抽冷气,他们的脉象...像被抽干的灯芯。

星图说这是,用师者身份当燃料维持熔炉。

我望着那些熟悉的面孔:宋远桥师伯的胡子结着血痂,俞莲舟师叔的手指还保持着捏剑诀的姿势——可他们的眼睛,全是浑浊的灰白。

太师父教我熬药,我摸出怀里的冷馍,那是今早周芷若塞给我的,不是为了烧人,是为了暖人。

冷馍掉进血池的瞬间,整座地宫开始震颤。

血浪翻涌着退去,露出碗口大的虚影——是太师父那口黑铁锅熬的残汤,汤面映着他的背影。

他正往药罐里加姜片,回头对空气笑:无忌,趁热喝,凉了该苦了。

我伸手入池,指尖触到汤面的刹那,记忆如潮水涌来:太师父亲手将师契玉简封入池底,他说:道可传,名不可囚。

后人若立我为神,便是毁我之道。

玉简在我掌心碎裂。

九阳真气混着池底翻涌的百家残意,腾起金色火焰。

我举着炭笔高喝:师不必为神,徒不必为奴!

传道者,当如这口锅,只炖人心,不烧名字!

血池轰然崩塌。

七道身影从池中跌出,宋远桥师伯捂着心口咳嗽:我...我叫宋远桥,家住...家住凤阳府。俞莲舟师叔摸着自己的脸,眼泪砸在青石板上:我记得...我娘给我纳的千层底。

我们扶着长老们往上走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

周芷若站在地宫入口,手里捏着方新帕,帕子上绣着碗热汤,汤里浮着半截炭笔——和我手里这根一模一样。

醒了?她伸手替我擦去额角的汗,指尖凉得像雪,晨钟还没响。

我正要说话,忽然胸口一痛。

低头看时,左手掌心那道本已炼化的黑纹,竟又慢慢浮起,边缘多了圈细小的金文,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认证序列·重启中。

远处传来沉闷的鼓声,一下,两下。

我认得这是莫问天的战鼓,他总说鼓点能传百里。

鼓声里裹着句话,被山风送进耳朵:有个教主破了谱,可他不知道,最大的那口锅...在光明顶。

周芷若的手突然收紧,我抬头看她,发现她眼底闪过一丝我从未见过的冷光——很快又被温柔掩住。

她把帕子塞进我手里:回房吧,你该歇了。

我捏着帕子往回走,掌心的黑纹还在发烫。

风里飘来后厨的药香,混着若有若无的锅铲声。

我忽然想起太师父说过的话:这江湖最烫的,从来不是熔炉里的火,是人心熬的汤。

可现在,我手里这碗汤,好像...开始变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