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 第354章 这江湖的火,得由活人来点

归心坊的灯火在眼底晃了晃,我喉头突然发紧。

当年娘在蝴蝶谷支起那口黑铁锅时,灶膛里的星子也是这样跳着,映得她眼角的泪痣忽明忽暗。

我伸手抹了把脸,指尖沾了点湿——倒不是哭,许是海风咸得慌。

船家,加把劲!赵敏踹了踹船舷,掌心的星图还在发烫,映得她耳坠子上的碎钻直闪,再慢半刻,光明顶的灶火该凉了。她嘴上嫌慢,自己倒先攥住我的衣袖,发梢扫过手背时带着股龙涎香,是她新调的商队护香。

周芷若立在船头,剑穗上的银铃随着船身颠簸轻响。

她忽然侧过脸,剑尖挑起我鬓角一缕乱发:你瞧,归心坊的影子跟着咱们呢。我顺着她剑尖望去,海面上那座虚影城池当真像活了似的,城墙随着浪头起伏,城门下的灯火明明灭灭,竟有几盏飘到了船头,像追着人跑的流萤。

静玄。我喊了声。

穿青布衫的姑娘从舱底钻出来,发间还沾着半片碎玉——是方才玉符崩裂时落的。

她抱着个粗陶坛子,坛口飘出股熟悉的皂角香,该是装着母亲当年洗衣用的搓板。

听见我唤她,她立刻单膝点地,坛口的布结被海风掀起一角,露出半截刻着年月的老榆木:属下在。

带三百六十城的市井武者,去光明顶山脚支千灶。我摸出怀里那片烫人的玉符碎片,每口灶火都是传功点,凡愿授功者入阵,真气共鸣护城。

静玄的手指在坛口摩挲两下,突然笑了:当年我娘在井边搓衣,说使力要匀,才能搓净衣裳。

这千灶阵...怕也是要匀着使力?她抬头时,眼尾的红痣被阳光一照,像滴要落未落的血,属下这就去——把井边的劲,灶上的劲,全揉进阵里。话音未落,她已跃上旁边的渔船,粗陶坛子在肩头颠了颠,竟比轻功还快。

船靠岸时,光明顶的轮廓已浸在暮色里。

周芷若的剑突然嗡鸣一声,她反手抽剑,银蝶耳坠撞在剑格上,地清响:有人动了歪心思。

我顺着她剑尖望去,山脚下的野林里飘着缕灰雾,像条吐信的蛇。

那是朱九真的残魂——成昆那老匹夫的意识本体,之前伪装初代教主骗商队,现在怕是又想搞鬼。

先支灶。我按住周芷若的手腕,她掌心的温度透过剑鞘传来,等灶火起了,牛鬼蛇神自然现形。

千灶齐燃的刹那,山脚下腾起片灰白的雾。

三百六十口铁锅支在青石板上,炊烟裹着面香、药香、打铁的焦香冲上天空,真气顺着灶膛里的火苗往上窜,在头顶织成张金色的网。

有个卖糖人的老汉举着糖稀锅往阵里凑,他手腕上的老茧擦过铁锅沿,竟引出道淡青色气劲——是失传的糖画手。

张无忌窃取神权,当诛!

朱九真的声音像锈了的铃铛,从野林里渗出来。

可等她现形时,我差点笑出声——她附在块断碑上,碑身还沾着半截光明圣教的刻字,活像个偷穿大人衣服的孩子。

放屁!

最先骂的是卖豆腐的王婶。

她抡起擀面杖砸向断碑,瓷白的面团粘在碑上,我学你们那劳什子神谕干吗?

当年我闺女被马匪劫了,是隔壁铁匠用他那套锻铁劲打断马腿救的人!

打更的老张头晃着铜铃冲上来,铃舌撞在碑上,我学九阳是为了冬天巡夜不冻脚,不是给谁当奴才!

静玄不知何时站到了阵心。

她掀开粗陶坛子,那截老榆木搓板浮在半空,被千灶的热气一烘,竟透出层温润的玉色。我娘说,搓衣要护着衣裳角儿。她指尖点在搓板上,真气顺着木纹爬出来,这掌,就叫。

地一声,断碑碎成齑粉。

朱九真的残魂从石屑里钻出来,青灰色的雾气凝成半张脸,眼睛里全是血丝:你们...你们本该跪的!

跪你姥姥!卖切面的李大叔甩出把面刀,刀面上还沾着湿面粉,要跪也是跪我媳妇,她大冬天给我煮了二十年热汤面!

朱九真的雾气突然散了大半。

她飘在半空,像片被风吹散的云:可...神谕说...

神谕个屁!

道沙哑的声音从人堆里挤出来。

是西域面摊的老阿伯,他端着碗刚出锅的面,汤头滚得直冒热气:小伙子,饿了吧?

吃了再走。

朱九真的雾气颤了颤。

她飘到面碗上方,雾里的眼睛突然亮了——像极了前晚那点残念碰我面碗时的模样。我...我也曾...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雾气渐渐融进面香里,最后只剩句碎在风里的话,被人...这样喂过。

暮色彻底沉下来时,归心坊的虚影地落进现实。

山脚下的灯火连成片,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本《天鹰剑法》跑过,边跑边念:第一式,护小徒——姐姐说,打拳要先护着我!

娘亲的残念站在最高那口灶上。

她望着山下的灯火,伸手拨了拨灶里的柴火,火苗地窜起来,映得她脸上的泪痣发亮。阿忌,她转头对我笑,娘去给他们煮碗面。话音未落,她的身影就融进了炊烟里,像片落进汤里的葱花。

我摸着心口发烫的暖金核心,新浮现的字还带着温度:母体归心,江湖已醒。

坊主。赵敏的手悄悄挽住我胳膊,她掌心的星图还亮着,商路的星子都刻进阵基了,往后哪口灶火缺柴,星图会自己指道。

周芷若的剑穗扫过我手背,带着股面香:护人剑网织好了,专护那些支灶的、传功的、煮面的。

静玄带着百人从人堆里挤出来,她发间的碎玉闪着光:恭迎坊主——开灶!

山脚下的呼喊像浪头似的涌过来。

我接过李大叔递来的切面刀,刀锋映着灶火,亮得能照见人影。

正打算落刀,刀锋突然晃了晃——

那不是我的脸。

是个戴斗笠的少年,跪在雪地里。

他手里攥着枚地脉锚点,雪花落在斗笠边缘,沾湿了他眼尾的泪。

他望着我,嘴唇动了动,像有千言万语要讲,却被风雪堵在了喉咙里。

我捏紧切面刀,掌心的玉符碎片突然发烫。

山风卷着面香扑过来,模糊了刀锋上的人影,可那双眼却清清楚楚——

不是幻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