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 第76章 平反乾隆时期文字狱案(1)

当朱桂来到神武门时,却被门前的禁卫军拦住不让入内。

“既然如此,烦请去内务府通报一下,就说朱桂前来觐见皇上”。

被门前的禁卫军拦住,朱桂也不气恼,毕竟人家尽忠职守,紫禁城戒备森严,通报一下也是应该的。

“那你在此等候,我去通报一声”。

……

一刻钟后,前去通报的禁卫军才姗姗来迟。

“进去吧”。

禁卫军让开后,朱桂缓缓走进神武门,当看到那块曾经自己因为文字狱一事而跪在殿外死谏时候的那块青石,忍不住让他感慨万千。

养心殿

“微臣朱桂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桂走进养心殿后,看见皇上正在御案上批阅奏折,急忙跪在地上请安。

“老师来了,快快请起”!

放下手中的毛笔,赵梓辰连忙走上前扶起他,让小禄子拿个凳子让其坐下。

“皇上,多年不见,微臣很想念您啊”!

“朕也甚是想念,此番召老师回京,想让老师去刑部任职,帮朕分忧啊”!

“既然皇上有此安排,微臣自当听从。只不过先皇时期的文字狱,如今仍有蒙冤之人或流放,或在监狱中得不到平反。还望皇上能让微臣此次主持此番事宜,将相关案件重新梳理一遍,让蒙冤的人能够拨乱反正”!

听到皇上的话,朱桂心心念的文字狱一事不得不重新提出来。不然这件事一直憋在他心里,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的。

其实文字狱从顺治帝入关以来就已经开始,后来历经康熙、雍正,最后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鼎峰。

民间不管是读书人还是跑堂的小二,只要你说一些不得体的话,或者写的诗文被某些人恶意解读。

许多人都因文字获罪,家属子孙也受牵连,或被处死,或被发配为奴,或关押入狱。

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徐述夔案和王锡侯案,普普通通的文字问题就上升到“反清复明”的高度。而且文字狱被某些奸诈小人利用,成为公报私仇的工具。

真要是这样解读,那乾清宫正殿上面挂的匾额写着正大光明,那岂不是可以解读为圣祖爷康熙皇帝要造自己的反,来个反清复明么?

那时候许多官员都不敢写奏折,生怕哪些字写的不对被乾隆皇帝惩罚。甚至出现了平民百姓走在大街上,互相都用手势打招呼,闭口不言的场景,实在令人贻笑大方。

“行,既然老师提出文字狱一事,那朕就在明日朝会,与诸位大臣商议一下如何整治”!

赵梓辰内心也非常痛恨乾隆的文字狱一事,说是为了加强朝廷对百姓的统治。可笑,真要是用这种方法就能加强统治,那白莲教就不会造反了。

从古至今,避讳一事屡见不鲜。朱元璋时期,民间为了避朱家的国性,称猪为“彘”“豕”或“豚。还有袁世凯称帝后,民间元宵节吃的元宵统统改成汤圆一说,具体真假不得而知。总之,这些避讳极大的限制了文化的发展。

“皇上圣明”!

朱桂就知道当今皇上不似乾隆皇帝那样不听劝,一意孤行!这也是为何接到皇上文书后,他会马不停蹄地赶来京城的原因。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朕今日召你们前来,是为了先皇时期的文字狱一案,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想说的?畅所欲言,朕恕你们无罪”!

在龙椅上坐定后,赵梓辰随即提出文字狱一事,让文武百官各抒己见。

“启禀皇上,微臣认为可以就文字狱一案重新审理,让那些真正蒙冤的人给平冤昭雪,这样也能彰显朝廷知错就改的大度风范”!

话音刚落,朱桂就走出列队上奏,这也为其他大臣做个表率,看看皇上到底什么想法。

如果拨乱反正,势必要推翻先皇早已定的案,那样岂不是向世人宣布,先皇当初文字狱一案做错了?

但如果皇上没有因此发怒,转而支持朱桂所奏之事,那就说明在皇上心里,先皇的脸面无关紧要,他们也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站队了。

而对于朱桂被调回京城上朝,文武百官看见他心里并没有觉得惊讶,反而觉得他出现在朝堂之上才是理所当然。

“朱爱卿说的在理,还有爱卿有什么想说的么”?

听完朱桂所奏,赵梓辰随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让文武百官觉得他是支持这件事的。

“皇上,微臣赞同朱大人所言。微臣认为法不为一人而屈,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不问青红皂白就杀人,甚至牵连子孙后代,这样千百年后,世人会怎么评价我们?”

刑部侍郎金光悌也站出来力挺朱桂,这句话憋在他心里已经许多年了。在刑部当差的这些年,牢狱里与文字狱有关的冤假错案实在太多了。

当时很多官员都因怕出言得罪乾隆皇帝,最后像朱桂一样灰溜溜地离开京城这个权力中枢。人家朱桂好歹也是帝师,不看僧面看佛面,乾隆也只是将其调任。他们又没有什么深厚背景,到时候免职事小,抄家灭族那就悔之晚矣。

“和爱卿呢,还有王爱卿,你们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听完金光悌的话,赵梓辰倒是对他另眼相待。像朱元璋那样动不动就九族消消乐,一人做事一人当,凭什么他一人做错事情,却让他的九族为其罪过而受到牵连,这种方法太惨绝人性了,至少赵梓辰他自己做不到!

“启禀皇上,奴才认为可行,当初先皇也是因为种种原因才如此大动干戈,后来牵连大多数后,先皇也曾私底下后悔此事,不过碍于面子这才一拖再拖”。

其实和珅这次并没有撒谎,乾隆晚年的时候,曾经因为文字狱一事后悔过。但对于乾隆来说,皇家的脸面大于一切,皇帝的脸面重于泰山,任何事在他看来都无关紧要。

要让他下罪己诏,那比登天还难。人家嘉庆帝因为天理教和白莲教一事,还曾经下过罪己诏,向天下人言明自己的过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是天子,也不例外。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这一点乾隆就很难做得到。

喜欢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