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 第233章 嘉庆帝对灭莲军的重视程度

“启禀将军,王聪儿去世前,栾川附近的白莲教教众大多都在齐姑沟、朋良店等地。他去世后,活动规模扩张到秦王寨与白云禅寺附近”。

听完铁牛的讲述,福长安心里大概有个了解。秦王寨他有些印象,乾隆晚年时期,有位叫李通的占山为王。后被白莲教消灭,秦王寨也就成了他们据点之一。

白莲教余孽运动的这些地方多为山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有一定的天然屏障和隐蔽性,适合他们进行活动和隐藏。

……

“将军,栾川那边的据点分布与嵩县这边大不相同,樊明德率领的白莲教余孽基本都在熊耳山和外方山,据点比较集中。而栾川那边据点分布较为松散,有些白莲教教众甚至以山洞作为他们的隐藏之处。草民跟随樊明德前去刘松处拜访的时候,曾亲眼得见一个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巨大的洞厅。不过洞厅一旦坍塌的话,里面的人都可能活埋于此”。

“行,本将军知道了”。

等铁牛走后,福长安开始思索剿灭这种据点较为松散白莲教余孽的应对之策。

片刻后,他决定对栾川附近的白莲教余孽实行“剿抚结合,分化瓦解”的军事政策。

军事清剿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百姓的群众基础,迫使让他们孤立无援。再派军队加强地方控制,消除他们的隐藏空间,逼他们主动出战。

……

翌日,福长安告别嵩县县令李明海,率领灭莲军前往栾川。临走之前,几个县的百姓士绅想要捐献一些粮食让他们作为军粮,以感谢灭莲军剿灭了四处作乱的白莲教余孽,不过被福长安拒绝。

最后盛情难却下,福长安提出高出市场一成的价格收购了三万石粮食。然后灭莲军在嵩县百姓恋恋不舍的送行中缓缓消失在官道深处。

……

乾清宫,正大光明殿,嘉庆帝正与百官开始日复一日的早朝。不知不觉间,话题就转移到了灭莲军身上。

“启禀皇上,这都过去几日,灭莲军那边也没有消息传来,要不让臣去嵩县一探究竟。若是大将军恢复斗志,微臣就留在军中效力。若是…若是大将军仍…,微臣愿暂代大将军执掌灭莲军”。

眼瞅着群臣的话题转移到灭莲军身上,不死心的穆彰阿决定再次毛遂自荐一下。建功立业可是他们武将的夙愿,此前朝廷平叛完大小金川后,很长时间都无仗可打,他们都快淡出鸟了!

嘉庆帝看到穆彰阿又一次推举自己,他轻抚额头,只觉得头疼不已。

自己已经明里暗里多次表示,他没有统帅之才,作为先锋将军和参将才能发挥最大价值,穆彰阿却充耳不闻。

现在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他又不能一次次地佛穆彰阿主动为国分忧的面子,这样会使众将士寒了心。

就在嘉庆帝踌躇不定的时候,外面传来了一道声音解救了他。

“捷报!捷报”!

“快传”!

……

“启禀皇上,嵩县捷报,灭莲军已于三日前彻底剿灭嵩县的八千白莲教余孽。大将军休整一番后,现已率军前往栾川的路上,特派卑职前来报捷”。

话音刚落,殿内的文武百官皆兴奋不已,连续两场胜利,的确振奋人心。

以往朝廷又不是没有和白莲教交过手,可每次朝廷率大军赶到的时候,他们都闻风而逃,躲在深山老林与朝廷军队周旋。

几年下来,大军的开支消耗了上千万两银子。但白莲教教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剿匪之前数量更多。

嘉庆帝内心也颇为高兴,不禁抚掌大笑:“好!甚好!不愧为富察傅恒的子孙,福长安是好样的!传旨,犒赏三军,再拨两百万军饷,由户部盘点后押往灭莲军。前方打仗,再苦也不能苦了众将士”。

“嘶~”!文武百官闻言都倒吸一口凉气,皇上对灭莲军真是壕无人性啊!两百万两军饷说给留给。

要知道福长安出征的时候,户部已经拨了几百万白银,这才过去多久?就又拨军饷,难道就不怕灭莲军将士滋生骄傲,这对大军极为不利啊!

就在百官准备直言劝诫的时候,皇上的下一句话让他们打消了顾忌。

“此次犒赏三军,等他们彻底剿灭河南境内白莲教余孽再举行。至于这两百万军饷就由穆彰阿负责押运,到那边后你就留在灭莲军效力。”

“多谢皇上准允,臣愿意前往”!

得知福长安恢复斗志,又拿一场胜利后,穆彰阿心生羡慕。只要能建功立业,哪怕让他当马头卒他也心甘情愿,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告诉福长安,军饷要多少有多少!但朕只有两点要求。第一,必须打胜仗,这也是硬性要求。第二,军饷必须落到实处,做到每一枚铜钱都有它所用的明细账目”。

“嗻”!

“下去以后去工部领三千破虏枪和后续的弹药,朕再拨三千神机营将士跟随你一同前往,到那边后一切听福长安的安排即可”。

对于灭莲军,嘉庆帝是要粮给粮,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武器装备,就给武器装备。

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平叛大清朝的所有白莲教余孽,恢复国内的安稳。只有这样,大清朝才能更深层次地进行改革。

士农工商,能为朝廷创造税收的,除了士以外其他都需要缴纳赋税。不过大头一直都是土地税等,工商行业一直都得不到重视和发展。

想要减轻平民百姓的负担,甚至取消土地税,这些都需要工商业提供巨大帮助。

全国工业经济短期内不现实,现阶段只有将大清朝从农业经济逐渐转变为半农业经济,半工业经济。

以工农联盟为领导地位的经济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工商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朝廷才能拿出更多钱改善民生,提高军备。

攘外必先安内,只要大清朝内部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就有底气面对国外的任何挑衅!

喜欢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