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35章 上!冲锋!别乱套!

新中根据地。

如今苏墨手下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一千多人了。

名义上他还是个排长,可实际兵力早已达到一个团的规模。

部队目前分为炮兵大队、骑兵大队和步兵大队三部分。

炮兵大队由杨志华担任大队长,编制约两百人;

骑兵大队归孙德胜统领,有四百来号人马;

步兵大队则由赵东海负责,人数接近五百。

除此之外,还有苏墨直接指挥的精锐力量,比如龙魂特战队、警卫班等作战单位。

整支队伍的战斗人员总数突破了一千二百人。

这还不包括后勤系统的非战斗人员——像顺溜姐那样的同志,都在后方默默支持着整个根据地的运转。

换句话说,苏墨这个“排”,早已具备了团级建制的实力,战斗力不容小觑。

装备方面更是令人羡慕。

除了系统提供的特种器材外,轻重机枪配备充足,冲锋枪也数量可观。

其中大部分是mp38型冲锋枪,是从山本特工队那些曰军精锐手中缴获而来。

总而言之,现在的苏墨可谓兵强马壮,弹药充足,根本不愁武器补给。

新一团一排指挥所内,陈怡和萧雅走了进来,齐声问道:“排长,您找我们?”

经过这段时间的严格训练,两人早已褪去当初的柔弱气质,成长为英气逼人的女战士。

身姿挺拔,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间尽显军人风范。

苏墨看着她们,点头说道:“没错,你们现在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战士了,我给你们安排新的任务。”

他清楚每个人的特长,不会让擅长文职的人上前线拼刺刀,也不会让后勤人才白白浪费在文书堆里。

“陈怡,从今天起,你出任我部后勤部部长,全面负责根据地建设、物资调配、征兵动员等工作。”

陈怡立正敬礼,声音坚定:“是!坚决完成任务!”

“萧雅,你调任我的机要秘书,主管电报收发、文件归档以及日常文书处理。”

萧雅同样敬礼回应:“明白,排长!”

两人都是经系统评定为三星资质的人才,各有专长。

苏墨根据她们的能力合理分工,做到人尽其用。

随后,他又详细讲解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她们尽快进入角色。

交代完毕后,两人便转身离去,投入新的岗位。

没过多久,顺溜姐兴冲冲地跑进指挥部,脸上洋溢着喜悦:“排长啊,你给的那批种子真是神了!才种下去几天,全都冒芽了!”

“你看这麦苗蹿得多快,长得又壮实,比咱们平时种的品种强太多了!”

这批超级种子数量有限,暂时无法大面积推广,但足够完成首次试种。

只要这一茬收获顺利,就能留下足量的新种子,下一步扩种就有了保障。

粮食问题一旦解决,部队的根基就稳了。

苏墨笑着点头:“干得好,顺溜姐,辛苦你了。”

顺溜姐咧嘴一笑:“不累不累!谁能想到咱新中村这片地还真适合种小麦呢,盼着秋天能打个满仓!”

苏墨语气笃定:“放心吧,今年一定能丰收。”

有了这种高产速生的作物支撑,部队再也不用为口粮发愁。

吃饱了饭,才有劲头跟鬼子真刀真枪地干。

顺溜姐汇报完喜讯,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刚走不久,刘大壮也乐呵呵地闯了进来,满脸喜色地说:“排长,天大的好消息!咱们的兵工厂厂房建好了,就等设备进场了!”

这座兵工厂选址在新中村背后的新开山区域,施工进度比预想快了不少。

多亏了村里乡亲和前来投奔的难民齐心协力,昼夜赶工,才得以如此顺利完工。

听到这个消息,苏墨眼中也闪过一丝振奋:“太好了!大壮,你现在立刻组织战士和村民,前往马安山路口,把设备运回来!”

“那是我托海外华侨几经周折才运到国内的生产线,专门用来组装美式m1加兰德步枪的,必须尽快安装调试!”

系统奖励的装备和器械都会定点存放在指定地点,并不会凭空出现,避免引起他人怀疑。

而苏墨也早已准备好说辞,对外宣称这是通过秘密渠道从国外引进的生产设备,合情合理。

那些人正是华侨。

抗战期间,华侨们对国内的支援从未间断,捐钱、捐物,甚至连武器和飞机都有不少人慷慨解囊。

所以对于这批兵工厂设备的来历,苏墨自然心中有数。

刘大壮咧嘴一笑:“嘿嘿嘿,排长,没想到您还认识这么厉害的华侨啊,路子通天啊,真是了不起!”

苏墨没好气地瞪他一眼:“行了行了,少在这儿吹捧,赶紧带人把设备运去兵工厂,抓紧安装调试。”

“我可盼着咱们的战士早点用上m1加兰德步枪呢!”

“明白!”刘大壮大应一声,转身就跑去忙活了。

系统奖励的这些设备,安装和调试都不算复杂,只要运到厂里,不出三天就能投入生产。

想到部队即将换装新式步枪,苏墨心里也挺振奋。

这战斗力,肯定能往上提一大截。

接连的好消息让他的心情格外舒畅。

难得清闲,他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踱步到了训练场查看训练情况。

此刻全营都在紧张操练。

孙德胜正带着骑兵队练马上劈砍。

“快!再快点!”

“手上的劲儿呢?饭白吃了是吧!”

“控缰要稳,出刀要准……”

自从从伪军投诚过来,直接被委任为骑兵队长,孙德胜深知这份信任有多重。

为了不辜负苏墨,他训练起来格外卖力。

如今这支骑兵的战力,已经比过去强了不少。

另一边,杨志华正在指导炮兵测距。

他举起右手大拇指说道:“很多时候咱们没有专业器材,怎么判断距离和角度?这时候就得靠自己的大拇指。”

“这叫‘拇指测距法’,是炮兵最基础的技能之一。”

“原理其实不难,就是用一个固定公式,结合参照物,算出目标的实际距离——简单说,就是你闭一只眼,手臂伸直,用拇指对准目标一侧,然后换眼观察,拇指看起来会偏移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乘以十,基本就是目标距离了。”

杨志华出身讲武堂,科班炮兵,教起人来条理清晰,一套一套的。

苏墨在一旁默默点头。

当初招揽杨志华,果然是个正确的决定。

步兵那边也没闲着。

“注意队形!散开但别脱节!”

“突击组、火力组、支援组跟紧节奏!”

“上!冲锋!别乱套!”

赵东海正组织步兵演练三三制战术。

除了日常训练,现在还加入了专门的三三制作战训练。

以往打仗,动不动就一窝蜂往上冲,看着气势汹汹,实则等于送命。

曰军火力凶猛,哪怕只凭几挺机枪守阵地,也能把密集冲锋的队伍成片扫倒。

所以这种灵活分散、小组协同的打法,成了眼下训练的重点。

苏墨看着战士们进退有序,配合默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看来训练已经初见成效。

只是真上了战场,能不能顶得住,还得看实战。

“二蛋,你过来。”

苏墨瞥见葛二蛋在边上歇息,便叫了一声。

葛二蛋小跑过来,敬了个礼:“排长,有事?”

苏墨笑着问:“怎么样,还吃得消吗?我看你最近进步不小啊。”

的确,葛二蛋变化太大了。

从前那个吊儿郎当的混小子,如今已是个像模像样的兵了,还当上了班长,表现亮眼。

葛二蛋挠头嘿嘿一笑:“排长,俺挺适应的,您放心,绝不会给您抹黑!”

苏墨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我信你!”

“是!”葛二蛋立正回应。

转了一圈,看完各部训练情况后,苏墨这才返回指挥部。

刚迈进指挥部,萧雅便快步迎上来:“排长,团里来人了!”

“团部的人?”

苏墨心头一紧。

李云龙派人过来?

这是出了什么事?

该不会是来问责的吧?

“人在哪儿?说什么事?”

“在会客室候着呢,是个送信的小战士。”

“走,过去瞧瞧。”

苏墨快步走进会客室,只见一名年轻的通讯兵正站在屋中央,肩上挎着帆布包,满脸风尘。

小战士见到苏墨,立刻立正敬礼:“报告苏排长!我是团部派来的通讯员,奉团长李云龙命令,前来收取各独立作战单位的战斗总结材料。”

“我这次来,就是取作战汇报的。”

所谓作战汇报,就是把打过仗的过程、战果、伤亡和经验教训整理成文,向上级说明情况。

有简报、要报,也有详细战报,通常由指挥员亲自组织撰写,以便上级掌握前线实情。

捌陆军那时通信手段落后,没有电台可用,联络全靠人力传递。

像眼下这种需要收集各部队战况,只能一个一个派通讯员跑腿。

苏墨听罢点点头:“行,这个没问题。

我这就把写好的材料找出来。”

他每次打完仗都会记下经过,既是向组织交代,也算自己复盘反思。

不多时,苏墨将整理好的战报递了过去。

通讯员接过文件,连口水都没喝,转身就往回赶——一百多里山路等着他呢。

……

第二天清晨。

新一团团部。

李云龙召集各部上报作战情况,为的是摸清大家这段时间的发展底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