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31章 发现四星级人才!

几分钟后,那队伪军进入了视野。

苏墨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

人数确实不多,大约三十二人左右。

但他们脚步匆忙,并不像来发动进攻的样子。

正看着,他忽然在队伍中瞥见一张熟悉的脸。

定睛再看——

嘿,这不是孙德胜嘛!

模样跟记忆里一模一样,半点不差。

此前收编了万家镇的骑兵营,却一直缺个能压得住场子的营长。

眼下这个人,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毕竟看过《亮剑》,他对孙德胜的事迹了如指掌。

十二岁那年父母双亡,他在街头乞讨活命,被石友三收留。

为报救命之恩,小小年纪就披上军装,加入石友三的部队。

南征北战十几年,两次在中原大战中负伤倒下,却从未退缩。

如果顺着《亮剑》电视剧的脉络走,石友三投敌当了汉奸之后,一身正气的孙德胜便毅然脱离旧部,加入了捌陆军。

起初他在新一团做了一名普通步兵,后来被李云龙调去独团,担任骑兵连连长。

此人勇猛刚烈,打仗不要命,心中满是家国情怀,宁死不退。

到了一九四二年曰军大扫荡时,骑兵连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被鬼子骑兵围住,几乎全军覆没。

身负重伤、一条胳膊已经折断的孙德胜,仍挺身而出,嘶吼着:“骑兵连,上!”最终倒在冲锋的路上,壮烈殉国。

此刻看到活生生的孙德胜出现在眼前,苏墨心头猛地一震。

按理说,这时候的孙德胜应该还在新一团当个普通战士才对。

可翻遍花名册,新一团压根就没这个人。

苏墨略一思索,顿时明白过来——

孙德胜原先所在的部队,正是石友三的队伍。

这石友三一生反复无常,投机取巧,先后依附阎锡山、佬奖等人,转头又背叛倒戈,被人称作“倒戈将军”。

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墙头草的性子,才有了抗曰没几年就投靠日寇的事。

而历史上,石友三彻底投日为汉奸的时间点,正是1940年。

眼下正是这一年。

也就是说,石友三刚刚勾结小鬼子,卖国求荣,孙德胜不愿同流合污,带着一批不愿当汉奸的弟兄连夜逃出军营,这才流落到这一带。

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骑兵主将!

身旁的陈正国盯着山下那支伪军打扮的队伍,低声问:“排长,要不要动手?”

顿了顿,他又补充一句:“我看他们不像冲咱们根据地来的。”

苏墨笑了笑:“你说得没错。”

话音未落,他已从隐蔽处站起身,朝山下的队伍喊道:“兄弟们,这是往哪去啊?”

哗啦一声,埋伏在两侧的龙魂队员尽数现身,枪口齐齐对准山路。

光是这股气势,就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走在前头的那支伪军队伍,正是孙德胜带领的三十二人。

他们本就不愿跟着石友三当叛徒,趁着混乱逃了出来,一心只想找捌陆军报仇雪恨。

见到突然冒出这么多武装人员,众人立刻警觉起来。

但看清对方穿的是捌陆军军装后,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

为首的孙德胜上前一步,朗声道:“长官,我们原是石友三部下的兵,我叫孙德胜!”

“石友三刚投了曰本人,当了汉奸。

我们这些人骨头硬,不肯认贼作父,只好连夜跑出来,就是想找捌陆军,跟鬼子干到底!”

“不知长官是哪部分的?我们能不能加入你们的队伍?”

送上门的骑兵指挥员,还是系统评定的三星级人才,苏墨哪会放过?

他目光扫过这群满脸风尘却眼神坚定的汉子,沉声道:“只要是真心打鬼子、杀汉奸的,我苏墨都欢迎。”

“我是新一团的人,你们要是愿意来,往后就是一起扛枪、保家卫国的兄弟!”

“新一团?”

“您就是苏墨?”

孙德胜一听眼前这年轻人的名字,顿时激动起来:“长官,我听说过您!在伪军那边,您的名头可响得很!”

“只要您不嫌我们出身不好,我们这条命,今后就交给您了,跟着您打鬼子到底!”

如今苏墨做的事,在晋西北这片地界早不是秘密。

他的名声早已传开,不少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胆子大、手段狠、专治鬼子和汉奸。

苏墨自然不会嫌弃这些人,当即点头:“好!就这么定了。”

轻轻松松就收下一员猛将,苏墨心里畅快极了。

他又悄悄开启忠诚之眼,逐个查验其余三十多人,确认无人心怀异志,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一下子多了个孙德胜这样的悍将,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一行人整顿完毕,正准备动身返回新中村。

突然——

砰!砰!砰!

远处传来一阵密集枪声。

与此同时,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

【叮,西南方向三公里处发现四星级人才,请宿主注意……】

四星级?

孙德胜才是三星级,现在竟冒出来一个更高级的?

苏墨眼神一亮,嘴角微扬。

看来,今天的好事还不止这一桩。

苏墨对孙德胜的本事心里有数,清楚得很。

只要稍加打磨,这人绝对能成为一把锋利的刀。

像他这样的,都只是三星级人才,眼下系统竟提示出一个四星,那这新人岂不是比孙德胜还要厉害几分?

远处枪声骤起,龙魂特战队反应极快,瞬间散开阵型,各自占据有利位置,警觉性拉满。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战斗素养。

陈正国低声请示:“排长,枪响了,咱们动手不?”

苏墨目光一沉,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这是我的地盘……谁敢在这儿闹事,我倒要瞧瞧。

走,过去看看!”

转头又问孙德胜:“你们要不要先撤回根据地?”

孙德胜咧嘴一笑,毫不退缩:“排长,俺来是为了打鬼子的,不怕死。

听见枪声就跑?那不是我孙德胜的性子!”

苏墨点头,眼中闪过赞许:“好!有种!”

随即,苏墨带着孙德胜和三十多名伪军,加上龙魂特战队,循着枪声悄然推进。

三公里路不算远,没多久队伍便抵达了晒谷沟附近。

沟底之下,一支曰军中队正围剿一支人数不足百人的民兵小队。

枪声密集,火光频闪,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苏墨举起望远镜扫视一圈,眉头微皱:“是民兵……鬼子出动近两百号人,专门围剿这群民兵,这事不对劲。”

民兵,是在长期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群众武装,一边务农,一边扛枪。

自从全面抗战打响,各根据地纷纷组建民兵和自卫队,规模不小,不少人后来还直接补进了正规部队。

但他们毕竟不是正规军,平时种地,战时出征,武器靠土造、缴获拼凑,装备普遍寒酸。

除了大刀、鸟铳、红缨枪、土炮这些老物件,真正能让敌人头疼的,还得数地雷。

不仅如此,他们不仅要守村子、护乡亲,有时还得配合主力部队行动。

可以说,民兵和捌陆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条战线上的兄弟。

苏墨凝视片刻,果断下令:“准备接敌!”

“咔嚓”一声声响起,战士们迅速压弹上膛,屏息待命。

敌人尚在远处,得放近些再打,一击必中。

他继续用望远镜观察战场。

晒谷沟下,民兵不过七十来人,对面却是将近两百的鬼子兵。

无论人数、火力还是作战经验,都处于绝对劣势。

“打!”

“散开!快散开!”

民兵队长一声令下,声音洪亮,动作干脆。

那是个平头汉子,身材高大,身手利落,枪法精准,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老兵。

子弹呼啸,硝烟弥漫,战斗激烈到极点。

可民兵到底缺乏实战经验,几个回合下来,已有两人中弹倒地。

这位队长名叫杨志华,来头可不简单。

他曾是捌陆军新七团的团长,刚上任不久,得知杀妻灭子的仇人山口村上出现,怒火攻心,擅自带兵出击,结果落入埋伏,导致全团伤亡惨重。

杨志华本是难得的炮战高手,战术素养一流,尤其擅长火炮运用。

可他有个致命弱点——容易冲动,被情绪牵着走。

正因为报仇心切,才中了圈套。

战后问责,旅长一怒之下将他降为普通民兵。

可凭他的本事,到了民兵队伍里照样出类拔萃,很快成了实际上的领头人。

山口村上得知此事,觉得机会来了,立刻调集一个中队,专程围剿这支民兵队,目标直指杨志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