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179章 不把侵略者赶出华夏,绝不踏上归途!

草鞋、斗笠、烟袋锅子是他们的标志,手里攥的多半是老旧不堪的步枪,甚至常常两人合用一支,轮番上阵。

可就是这么一支连基本装备都配不齐的队伍,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曰军,却从未退缩半步。

苏墨点头附和:“没错。

所以我这次来,目的很明确——我想把这支队伍,收编进咱们独立营。”

此前他多方打探情报,反复权衡,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藤县这支驻防部队身上。

魏大勇闻言,当场愣住,瞪大眼睛盯着苏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营长……您说啥?要把他们拉过来?这……这能行吗?”

苏墨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笃定:“不试一试,怎么就知道办不到呢?”

“钏军的抗战决心是有的,战斗力也不弱,唯一的短板就是武器太落后。

要是能把他们整编过来,再配上新式装备,好好训练一番,这支部队绝对能成为一支硬骨头队伍!”

魏大勇略显犹豫地问道:“营长……可这样会不会惹出什么麻烦来?毕竟他们原本不是咱们的人。”

苏墨摆了摆手,神情淡然:“不会。

钏军虽然是**序列,但在上面眼里根本不受重视。”

“要枪没枪,要钱没钱,连粮食都得自己想办法——这支队伍,说白了就是靠自己拉起来的!”

“现在他们想跟谁一起打鬼子,完全凭自己的心意。

这是他们的选择,没人逼迫,更谈不上强拉硬拽。”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了,自抗战打响以来,捌陆军里有从中央军过来的,也有地方部队投奔咱们的;反过来,咱们也有人去了别的队伍。

只要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打小鬼子,在哪不一样出力?”

只要钏军是自愿加入,那就合情合理,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自然也不会激起什么矛盾。

魏大勇听罢,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苏墨之所以动这个心思,也是反复权衡过的。

若真能把这支钏军收归旗下,独立营的实力必将大大增强。

他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阵,随后放下,果断说道:“走,进城去,见见这支钏军的主官。”

话音落下,苏墨便带着魏大勇朝城内走去,警卫班其余战士则留在城外待命。

刚到城门口,几名身穿旧式军装的钏军士兵立刻上前拦住去路。

看清来人穿着捌陆军制服后,其中一人谨慎地问:“两位……是捌陆军的桐智?”

如今正值全面抗战,各方势力一致对外,彼此也算友军。

苏墨坦然回应:“我是捌陆军新一团独立营营长苏墨,专程前来拜会贵部独立营营长李德明。”

此前他已经侦察过情况,确认驻守藤县的正是钏军部队。

但他还不确定,眼前这支是否就是那支曾在《钏军团血战到底》中死守藤县、以血肉之躯阻挡曰军进攻的着名部队。

而那支队伍的指挥官,正是营长李德明。

此行登门,既是结识,也为日后可能的整编铺路。

一听对方是苏墨,那名钏军士兵脸上顿时露出敬佩之色:“苏营长您来了,请稍等,我马上去通报我们营长!”

这一反应让苏墨心中一动——看来果然没错,这里就是李德明带领的钏军独立营!

片刻之后,士兵折返回来,恭敬地将苏墨二人迎进了城。

藤县不过是个小县城,规模比普通集镇略大些。

驻扎在此的钏军独立营人数超出一般编制,约有七百余人。

进城后,苏墨一眼就看出这些士兵的窘境:人人面黄肌瘦,显然长期营养不良;手中武器多为老旧的汉阳造步枪,甚至还有人背着“老套筒”。

赤脚穿草鞋者比比皆是,更有不少人怀里揣着烟枪,虽未点燃,却也说明鸦片之患仍未根除。

这一切都印证了他的判断——这支钏军,实在太苦了。

很快,他被带到了钏军营部驻地,见到了营长李德明。

李德明一见苏墨,立刻笑着迎上前来:“苏营长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啊!”

同在晋西北活动,他对苏墨早有耳闻。

尤其是那一战——歼敌两百余,斩杀三名曰军少将,连天黄的外甥都没能活着回去——此役让苏墨的名字响彻整个边区,堪称传奇人物。

作为一支抗曰部队的指挥官,李德明对这位捌陆军英雄本就心存敬意,此刻亲自相见,更是满脸真诚。

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营长,绝非寻常之辈。

钏军离开四川,只有一个目标——抗击日寇!

不把侵略者赶出华夏,绝不踏上归途!

这是他们出征前立下的铁血誓言。

无数钏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兑现了这份承诺。

正因如此,对于像苏墨这样在抗敌前线毫不退缩的英雄人物,李德明由衷敬重。

听说苏墨到了藤县,他立刻安排见面。

苏墨抱拳行礼,语气诚恳:“李营长不必多礼,咱们都是为抗曰而战的军人,本就是一家人,自家兄弟见面,哪还用得着客套?”

尽管这还是两人第一次相见。

但因为曾看过《钏军团血战到底》这部剧,苏墨对李德明的经历早已了然于心。

李德明是芙蓉城人,年纪约莫二十八岁,外号“明娃子”。

他出身富贵人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大盐商,他是庶出的儿子,也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子弟。

虽是庶出,可家族势力不容小觑——盐业在当时可是暴利行业。

只是他的母亲出身贫寒,只是盐商家中的三姨太,在府中地位卑微。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李德明从小就性情刚烈,常常挺身护母,也因此常遭家中其他少爷欺凌排挤,难以立足,最终愤而投军,加入钏军,以报国之志寻求出路。

他身上带着几分江湖气,甚至有些老兵油子的模样,却是个实实在在、热血沸腾的汉子。

他所率领的这支钏军独立营自参战以来,屡建奇功,转战山西、山东,士气高昂,作战顽强。

此前,他们曾击毙曰军少将,解救韩家寨百姓,协助捌陆军行动,奇袭敌军机场,每一仗都拼尽全力,誓死不退。

正因如此,李德明敬重苏墨,苏墨也同样敬重这支钏军队伍。

一旁站着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咧嘴一笑:“嘿嘿嘿……苏营长说得对,咱们之间真不用讲那些虚礼!”

“苏营长,我是独立营的参谋,孟光德。”

苏墨点头致意:“幸会。”

他对孟光德也并不陌生。

抗战全面爆发后,钏军奉命出川,当时孟光德已退役回乡,本无意再披军装。

但在村子里,他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个女人——一位守寡的女子。

那女子对他说:若想娶她,就得拿出四十块大洋作聘礼。

其实她根本无意嫁他,提出这个数目,不过是想让他知难而退。

毕竟在那个年头,四十块大洋堪称天价,普通人一辈子都攒不下这么多钱。

可孟光德动了真情,变卖所有家当,东拼西凑,却发现还差十块。

无奈之下,他只好重新回到部队,再次扛起枪杆子。

更何况,钏军出川抗曰,每人每月还能多领一块大洋军饷。

就这样,这个痴情汉子为了凑齐剩下的十块大洋,再度投身军旅。

按他的打算,只要挣够钱,立马返乡成亲。

可战火连绵至今,回家的日子却遥遥无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