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158章 马格努斯效应。

瞄准镜也不是普通的,配的是m3光学超级瞄准镜,看得远,瞄得准。”

苏墨说完,现场一片寂静。

顺溜、阿福几人眼神发亮,心里掀起了波澜。

这枪的性能,完全超出了他们对狙击武器的认知。

过去再准的枪,碰上坦克装甲也只能干瞪眼。

无论是98K还是九七式,打铁皮都像挠痒。

可眼下这支沉甸甸的大家伙,竟能破甲?射程还逼近两公里?

顺溜忍不住开口,声音有些发颤:“营长……真有这么神?”

苏墨一笑:“我说的,哪句虚过?不信,我打给你看。”

要知道,这个年代主流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普遍在五六百米,顶多八百米。

千米之外命中目标,基本靠天赋加运气。

而巴雷特的存在,等于把精准杀伤范围直接推到了近两公里。

这种跨越时代的压制力,谁听了都会怀疑。

苏墨也不多解释,命人在1800米外放了个破瓷罐当靶子。

架枪,卧倒,贴腮。

呼吸平稳,视野锁定。

风向、气温、湿度一一测算,弹道修正完毕。

目标稳稳套进十字线。

扣扳机——

“啪!”

“轰——!”

一声炸响撕裂空气,远处瓷罐应声炸裂。

随着巴雷特狙击枪一声轰响,枪身在击发的刹那剧烈震颤,仿佛承受不住那股强大的后坐力,整个人都能感受到那股从枪托传来的冲击。

显然,这把重型狙击枪的威力不容小觑。

呼啸声划破空气,子弹以每秒853米的速度疾驰而出,直扑远处目标。

不到三秒,远处的陶罐应声炸裂。

砰——!

碎片四散飞溅,精准命中。

阿福、顺溜和其他队员正用望远镜紧盯着靶区,亲眼看见子弹击中陶罐的瞬间。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一千八百米外一枪爆罐……这也太惊人了!

这枪简直像是被赋予了灵魂。

阿福瞪大眼睛,忍不住说道:“营长……这枪也太猛了吧?巴雷特狙击枪……我这辈子就没见过比它更强的枪!”

顺溜咧嘴一笑,憨厚地说:“有了这玩意儿,咱们能在敌人根本打不着的地方开火,悄无声息就把人干掉!”

苏墨点头道:“没错。

你们现在用的98K和九七式狙击枪,有效射程大概五六百米,外界干扰相对少。

可一旦距离拉远,各种因素就开始左右弹道走向,这点阿福你应该最清楚。”

阿福认真点头:“是啊,子弹飞出去的路线就是弹道,而这条线会受空气阻力、天气状况、气温、湿度,还有子弹本身重量的影响。”

整个幽灵小组里,只有阿福接受过正规狙击训练,因此他对这些理论掌握得最深。

苏墨接着说:“比如巴雷特用的是12.7毫米口径,想在两公里外打得准,除了考虑环境变量,还得调整枪身和瞄准镜之间的配合关系。”

枪与镜的距离,看似微不足道,实则直接影响命中精度。

阿福、顺溜、水生等人听得聚精会神。

虽然阿福学过基础狙击知识,但那个年代狙击战术才刚刚起步,部队对狙击手的重视有限,相关教学体系也不健全,所以他从未听说过枪镜间距竟也如此关键。

苏墨举起手中的巴雷特狙击步枪,解释道:“它配的是m3型高倍光学瞄准镜,别看里面结构简单,其实内部构造极为精密。

而且这个瞄具和枪体之间不是死固定的,可以通过旋钮进行多维度调节,专业上叫‘归零校准’。

一个真正的狙击手,必须综合判断风向、风速、湿度等外部条件,修正弹道偏差;同时准确测算目标距离,再精细调整倍率和俯仰角,才能实现超远距离击杀。

记住,狙击手从来不只是‘打得准’三个字能概括的!明白吗?”

众人齐声回应。

过去幽灵组主要配备九七式和98K,射程较近,只需阿福一人精通即可。

但现在配发了两支巴雷特,就必须全员提升狙击能力。

为了让队员们尽快掌握新装备,苏墨亲自组织了一场针对阿福、顺溜等人的专项训练。

影响远距离射击精度的两大核心因素,一是弹道特性,二是风力干扰。

关于弹道——任何子弹都有质量,在飞行过程中必然受到重力作用,轨迹呈抛物线而非直线。

而这条抛物线的具体形态,则取决于子弹初速、自重、外形设计等多种因素。

倘若一颗子弹速度快、质量大,惯性就强,能更长时间维持接近直线的飞行路径,打得更远也更稳。

相反,若子弹的弹头较重,且初速度偏低,其飞行轨迹便会呈现明显的弧线状。

另一个影响弹道的重要因素,则是风向带来的偏移。

户外环境中,风几乎无处不在。

子弹在空气中穿行,自然难以避免受到气流的作用,从而导致飞行路线发生偏离。

一般来说,子弹质量越大,受风力干扰的程度就越小;反之,轻质弹头则更容易被风吹偏。

苏墨亲自为幽灵小组授课,内容深入浅出,令顺溜、阿福、水生、杨大力等人收获颇丰。

徐一航、徐二航和徐锦川虽身为幽灵小组成员,主要使用弓箭这类冷兵器,但也听得极为专注,毫不松懈。

在这短短两三日间,独立营正紧锣密鼓地整顿队伍,同时继续扩充兵力。

毕竟眼下全营人数刚过千余。

而三个月的期限转瞬即至,仅剩最后两天。

这让苏墨心头沉甸甸的——他始终挂念着李云龙的命运,不知旅长将如何处置此人。

说他没完成任务?可新一团鼎盛时期的确突破了五千人之众。

说他完成了?可到了截止之日,实际兵力却已回落至三千上下。

这中间的分寸极难拿捏,着实令人头疼。

这一日,

苏墨仍在为幽灵小组进行最后一轮狙击训练。

只要今日课程顺利完成,组员们若能真正掌握并理解所授知识,便有望成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

训练场上,苏墨环视众人,开口道:

“过去两天,我讲了不少狙击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狙击位置的选择、影响命中精度的各种变量等。

这些变量涵盖地球自转偏向、气温、湿度以及空气密度等因素,都会作用于弹道,最终决定是否能够精准击中目标。

今天,我们再补充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马格努斯效应。

要知道,我们的子弹在射出后速度极高,当它高速旋转前进时,如果迎面吹来一阵侧风,那么弹头就会朝着旋转方向与风向构成平面的垂直方向发生偏移,这就是马格努斯效应的本质。

通常情况下,这种效应影响微弱,甚至可以忽略。

但问题在于,子弹飞行过程中本就呈抛物线轨迹,当接近终点时,弹体轴线与运动方向之间会形成一个微小夹角,从而产生一个垂直于飞行方向的力矩,进而引发马格努斯效应。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对瞄准方向做出修正。

若枪管膛线为右旋,应适当向右修正;若是左旋,则需向左调整。”

他在一块小黑板上画图讲解,试图让抽象概念更直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