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108章 大鱼要浮出水面了。

一般来说,小麦喜欢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耕作层深的土壤,这样才能保水保肥,利于根系发育。

对土壤的要求其实挺高的——土壤中水分、空气、养分的比例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状况。

可新中村根据地这边的土,大多是沙性重,或是黏土板结,结构差劲,根本不利于小麦种植,更别提高产了。

再加上地处山坳,气候偏阴,日照本就不够充足。

小麦是长日照作物,每天至少需要八到十二小时光照,才能顺利通过光照阶段,完成抽穗结实的过程。

如果阳光不足,植株就难以正常发育,根本结不出麦粒。

正因如此,过去新中村一直靠打猎为生,极少尝试种麦。

李云龙一听这话,扭头看向赵刚,有点惊讶:“老赵,你还懂这些?”

赵刚笑了笑:“我在燕京大学读书那会儿,旁听过几节农学课,略知一二。

刚才看这地况明明不适合种麦,结果麦苗却长得这么旺,确实让人意外。”

楚云飞是晋西北本地人,虽不懂具体农事,但也清楚这一带因土质问题,多数地方都不适宜种小麦。

如今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竟看到如此茁壮的麦田,心里自然好奇得很。

普通麦种绝不可能在这里存活,更别说丰收。

但眼前的麦子并非凡品,而是经过特殊培育的超级种子。

见李云龙他们谈得起劲,顺溜姐忍不住插话,望着两人问道:“营长,这两位是……”

苏墨连忙介绍:“这位是我们新一团的团长李云龙,这位是政委赵刚,今天特地来根据地检查工作的。”

顺溜姐立刻敬了个礼:“首掌好!首掌您不知道,我们新中村以前根本没法种麦子,就算勉强种了,收成也少得可怜,所以大家主要靠打猎和做些杂活过日子。

后来苏营长给了我们一批种子,说可以试试种麦,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思播了下去……谁想到这麦子长得又快又好!”

她指着眼前绿油油的麦田,语气笃定:“看这势头,这一季准能大丰收。”

话音刚落,李云龙、赵刚和楚云飞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苏墨身上。

三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他,显然都明白——能在这种不适合种麦的地方把小麦种得如此出色,背后一定有原因。

而这个原因,多半就在苏墨身上。

或者说,在他带来的种子上。

面对众人的注视,苏墨神色从容,并未慌乱,只淡淡一笑:“没错,这些种子确实是我拿出来的。

前阵子打仗时缴获了一批优良麦种,我就想着让顺溜姐先试种看看,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

这样一来,咱们独立营的口粮问题,也有望缓解了。”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也为种子的来历找了个说得通的出处。

也不会引起他人怀疑。

由于首批种子数量有限,因此初期超级小麦的种植范围并不大。

但等到第二批、第三批种子培育出来后,新中村根据地的所有耕地基本都能种上这种高产作物,到那时,独立营的粮食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

赵刚微微颔首,说道:“这确实是个大好事,能实现自给自足,就省去了许多后顾之忧。”

要知道,这种新型小麦不仅产量惊人,营养价值也远超普通品种。

它所含的蛋白质、淀粉、碳水化合物以及b族维生素等关键营养成分,都明显高于寻常小麦,而这些正是维持人体体能所必需的要素。

尤其是其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对提升战士的身体机能有着显着帮助。

只要这批作物顺利收获,独立营官兵的饮食营养状况便能得到根本性改善。

楚云飞凝视着眼前这片绿油油的麦田,缓缓开口:“我们部队战斗力不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士兵吃不饱、体弱无力!”

抗曰武装整体战力偏低,难以与曰军正面对抗,一个极为现实的原因就在于士兵长期营养不良,体质孱弱。

早在1935年,军方曾制定过一套标准伙食配给方案:每人每日应供应大米一斤半、罐头四两、干菜二两、鲜菜二两、食盐四钱、酱油四钱。

然而这套标准在当时几乎形同虚设,根本无法落实。

实际上,大多数士兵每天主粮摄入仅九两左右的大米,这点口粮对于高强度作战和日常训练而言,远远不够。

士兵每日消耗巨大,如此低的热量摄入根本无法支撑身体所需。

据相关研究显示,一名前线作战士兵每日至少需摄取4000至7000卡路里以维持体能;即便是在非战斗状态下的常规训练期,日均消耗也接近3000卡。

按此推算,每人每天至少需一斤半主食才能勉强达标。

可即便是这九两的标准,在很多部队中也难以保障,物资匮乏是普遍现象。

而这还只是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情况。

战争全面打响之后,部队的饮食条件更加恶劣。

就连楚云飞率领的358团,伙食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很多时候,还得依靠伏击曰军运输队,抢夺补给来改善生活。

赵刚点头叹道:“没错……我们捌陆军的情况更艰难。

小鬼子频繁扫荡根据地,让我们连安心种地的机会都没有。”

抗战开始后,资源愈发紧张,军粮供应朝不保夕,士兵长期处于饥饿边缘,身体素质自然每况愈下。

尤其是捌陆军部队。

敌军不断实施“三光政策”,轮番清剿根据地,破坏农田、焚毁村庄,致使许多战士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满足,更别提系统性的军事训练了。

能量摄入不足,体力消耗却极大,导致大部分抗曰战士身形瘦弱、面黄肌瘦,成了那个年代常见的兵员状态。

曰本人个子虽矮,但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充足。

因此在体格和耐力方面,往往占据明显优势。

相比之下,我方士兵不仅身材单薄,装备也远远落后。

这也正是抗战初期敌我战力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胜利往往要用巨大的牺牲去换取。

苏墨望着眼前茁壮成长的麦苗,语气坚定地说:“我相信,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

独立营之所以能坚持高强度训练,全靠苏墨从敌人手中多次缴获大量粮食,才得以维持全体士兵的能量供给。

否则谁也不敢如此挥霍训练。

实事求是地说,只要能让战士吃饱穿暖,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必然大幅提升。

随着独立营持续扩编,兵力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而苏墨所有的希望,此刻正寄托在这片生机勃勃的麦田之上。

众人参观完试验田后,便各自分散,在根据地内随意走动游览。

天色渐晚。

苏墨返回了营部。

周卫国推门而入,语气急促:“营长,消息有了!你让我派一个班去白家村找那个会长要白面,咱们一番施压后,他总算松口,说能帮我们弄来,但得等到今天晚些时候。

我们的战士一路暗中跟着他,结果发现这人直奔虎亭据点,果然是去找小鬼子搬救兵去了。

营长,你料得一点没错——这家伙就是个汉奸!”

苏墨听完,微微颔首:“看来,大鱼要浮出水面了。”

结合目前的情报,他已经基本断定,剧情正沿着《亮剑》的轨迹推进。

换句话说,曰军的战地观摩团,很快就会出现在灵阳山区。

好戏即将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