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33章 这些人,全归我管!

我过去也是捌陆军的人,只因犯了错,才被贬为地方民兵。”

苏墨看着他,忽然开口:“杨兄,有没有想过重新归队?跟我一起干?”

眼前这位可是难得的炮兵奇才,四星评级的顶尖人才,苏墨怎会轻易放过?

但他也知道这个念头有些大胆——毕竟对方曾是一团之长,如今却要屈身做自己手下一名普通战士,换谁都会犹豫。

可没想到,杨志华沉默片刻,竟干脆利落地点头:“好,我愿意加入。”

竟然答应得如此痛快!

苏墨反倒愣了一下。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士兵,而是曾经统率千军的团长。

如今甘愿放下身份,投身于他的队伍,这份胸怀与决断,令人由衷佩服。

苏墨咧嘴一笑:“欢迎你,杨兄弟!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杨志华环顾四周,看到龙魂特战队精良的装备,又瞧了瞧穿着伪军制服的孙德胜等人,不禁感叹:“说起来,还是我欠你一条命。

若非你出手相救,别说报仇,我们都得交代在这儿。”

从前,他心中唯一的执念就是手刃仇人。

如今心愿已了,职位高低早已不再重要。

只要还能继续打鬼子,去哪儿都行。

更何况,这一仗能赢,全靠苏墨力挽狂澜。

他加入部队,既是追随一支能打仗的队伍,也是偿还这份救命之恩。

再者,如今他不过是个编外民兵,若能重回正规军序列,重披捌陆军战袍,何尝不是一种新生?

“好!”苏墨也不多啰嗦,干脆利落。

接下来便是清理战场,收缴武器,安置伤员,处理阵亡者遗体。

有民兵愿意随队走的,苏墨欢迎;不愿离开乡土的,他也尊重选择,不多强求。

一切收拾妥当后,苏墨便带着杨志华、孙德胜一行人,踏上了返回新中村根据地的归途。

这一下又多了两名得力干将,苏墨心里着实痛快。

一路上,杨志华得知苏墨只是新一团的一个排长,不由得微微一愣。

他见苏墨身边跟着三十五名龙魂队员,个个装备精良、气势不凡,便以为这三十多人就是苏墨手下全部人马——毕竟一个排也就这么些人。

至于穿着伪军衣服的孙德胜等人,在他看来显然是刚收编过来的新兵。

这是杨志华最初的想法。

可既然已经决定跟着苏墨打鬼子,哪怕对方只是个排长,他也绝不会反悔。

孙德胜同样没把职务高低放在心上。

“前面就是我的根据地了!”

苏墨带着杨志华、孙德胜一行人走进了新中村。

刚进村子,杨志华和孙德胜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一队队战士正在操练,整整齐齐列在空地上,一眼就能数清楚人数。

放眼望去,少说也有上千号人。

杨志华忍不住开口:“苏排长,这些人……都是你们新一团的兵?”

按捌陆军的编制,一个团通常也就一千来人。

他自然觉得这些就是新一团的主力了。

苏墨笑了笑:“算是,也不算。”

杨志华一怔:“这话怎么说?”

苏墨坦然道:“你现在看到的这些人,全都是我一排的战士!”

“不过我们一排也归新一团管,所以他们也算是新一团的人。”

这话一出,杨志华和孙德胜当场愣住,瞪大眼睛看着苏墨,满脸难以置信。

啥?一个排有一千多人?

这还是排吗?这都快赶上主力团了!

杨志华心头一震。

他自己带的新七团,满打满算才一千出头,结果人家一个排就顶自己整个团!原本以为苏墨手下不过三十来人,谁想竟是这般规模。

这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孙德胜更是不信:“苏排长,您别逗我了吧?这哪是一个排?分明是一个团的架势!”

苏墨点头:“确实接近一个团的兵力,但我现在还是排长。

这些人,全归我管。”

接着他话锋一转:“孙德胜,我想让你当我的骑兵大队队长。”

要知道,按照正规编制,排长只管到班,往上还有连、营、团各级。

可苏墨这边人数太多,指挥不便,干脆自创了一套体系:班、组、队、排。

中间加了两级,层层管理。

所以他名义上仍是排长,实际上手握千军,早就是团级实力了。

一听“骑兵”二字,曾是骑兵出身的孙德胜双眼顿时亮了起来:“排长,咱们部队还有骑兵?”

“有,四百多号人,全是骑马的精锐,以后交给你带。”苏墨说道。

孙德胜连忙摆手:“这……排长,我才刚加入队伍,就让我当骑兵头头,怕是压不住阵脚啊。”

“没什么压不住的,这是命令。”苏墨语气坚定。

孙德胜立刻挺直腰板:“是!保证完成任务!”

这时,杨志华忍不住插了一句:“排长,那……咱们有没有炮?”

按常理,捌陆军一个排别说炮了,一个团能有一两门都算宝贝。

就拿苍云岭那一仗来说,李云龙的新一团已经是装备不错的主力团了,全团上下也才一门迫击炮,视若珍宝。

苏墨听了只是笑:“杨兄弟,走,我带你去看看好东西。”

说着便领着几人往后村走去。

到了训练场一看,场上正进行着炮击演练。

场地边上整齐摆放着九七式90毫米轻迫击炮、九四式同口径迫击炮、“8式”掷弹筒,还有整整一门九二式步兵炮。

这样的火力配置,别说一个排,就算是中央军的嫡系部队见了,也得眼红流泪。

看到眼前这些火炮,杨志华两眼放光,几乎是下意识地冲了过去。

他伸手轻抚一门九四式90毫米轻迫击炮,声音微微发颤:“这……这是九四式90毫米轻迫击炮。”

“这种炮是步兵联队里的轻型支援武器,曰军野战师团每个步兵联队都配有四到六门,专门用来打击机枪火力点和战壕工事,还能配合山炮或野炮实施战场压制。”

“口径90.5毫米,全重159公斤,炮身长1.27米,最大射程3800米,炮弹初速每秒227米。”

他又转向另一门炮,继续说道:“这是九七式90毫米轻迫击炮,算是九四式的改进型号,使用范围更广。

在江南战场上,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联队配属的山炮和野炮。”

“射击仰角从45度到85度,水平转动范围左右各3度,最高射速能达到一分钟二十发,炮口初速196米每秒,最大射程2850米!”

接着他蹲下身,指着掷弹筒说:“这还是**式掷弹筒,由大正十年式改良而来。

口径50毫米,整炮长431毫米,炮管260毫米,总重才4.7公斤,其中炮管1.6公斤,底板2公斤,脚架部分1.1公斤,脚架长170毫米,底板高60、宽67毫米,最大能打到700米开外,有效杀伤距离也有500米。”

他站起身,忽然愣住,难以置信地看着角落里的一门炮:“这……竟然还有九二式步兵炮?”

“这门炮全重只有0.212吨,高低射界从负10度到正75度,方向调整范围左右不过四五度。

炮弹初速198米每秒,最远能打2788米,最近也能控制在百米内精确打击。”

“这款炮从1928年11月开始研制,1930年3月试制出样炮,1932年7月定型投产。

大阪陆军兵工厂和名古屋陆军兵工厂前后生产了三千门以上。”

“九二式步兵炮虽然射程不占优、精度一般、威力也不算猛,但胜在灵活近战,可以靠抵近射击弥补短板,真正体现了一寸短一寸险的战术价值。”

杨志华忍不住感叹:“苏排长,咱们这支队伍的火炮配置,恐怕连捌陆军主力大部队都比不上啊!”

眼前这一排装备,着实让杨志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捌陆军向来缺炮,这一点谁都清楚。

就像《亮剑》里李云龙靠着一门意大利造的野炮,就敢组织攻打平安县城,还逢人便吹自己“富得流油”,足见当时火炮有多稀罕。

可现在,苏墨手下竟摆出了这么多门各式火炮,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简直令人咋舌。

更让人佩服的是,杨志华对每一型炮都了如指掌,不仅能一眼认出型号,还能准确报出各项参数,仿佛随口背诵教材一般。

不愧是有真本事的炮手,讲武堂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