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7章 有动静!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第7章 有动静!

作者:清和羽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20:51:03

佬縂故意顿了顿,才缓缓道:“行,不过你小子别得意太早。”

“要是三个月后凑不够人,到时候可不只是发配去被服厂做饭那么简单了!”

李云龙咧嘴一笑:“是,保证完成任务!”

但他话锋一转:“不过佬縂,这三个月里,我们新一团的所有行动和缴获,能不能不汇报、不上交?您看这要求不过分吧?”

佬縂沉吟片刻:“可以。”

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快挂电话时,佬縂还不忘叮嘱一句:那面联队旗,必须尽快送回来!

他心里可是惦记得紧!

李云龙自然也明白这东西的价值——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块旧布,留着没用;可一旦交上去,那就是实打实的战功。

更重要的是,总部拿它能大做文章,既能鼓舞士气,也能狠狠打击曰军的精气神。

……

捌陆军总部办公室。

电话一放,刚才还一脸怒意准备问责的佬縂,脸上已经笑开了花。

旁边的总参谋长看得直发愣。

他只听了个大概,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转。

“佬縂,不是说要收拾李云龙吗?怎么反倒乐成这样?”

佬縂哈哈一笑:“这家伙打仗确实有两下子!”

“这一仗不但把坂田联队给打垮了,连他们的联队旗都弄到手了!”

联队旗?

那可是极难搞到的东西!

左参谋长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脸上也露出喜色:“哈哈哈,李云龙这回真是没让人失望!”

“那……还追究他擅自行动的责任吗?”

佬縂摆摆手:“暂时搁一边。

他自己立了军令状,三个月内要把新一团扩成五千多人的加强团!”

左参谋长一听,当场愣住,难以置信地看着佬縂:“您答应了?这李云龙是不是脑子发热了?”

“新一团在苍云岭拼完那一仗,一千多人只剩三百来个,能在三个月恢复满编就已经不容易了!”

“现在还要凭空多出四千多人,建个加强团?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佬縂背着手,语气平静:“我不管他怎么折腾,军令已下,三个月后要是见不到人,那就一起算账,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真到了那时候,就算李云龙没完成任务,佬縂也不会真动杀心。

毕竟舍不得啊。

顶多罚他去喂几天马,或者去炊事班烧火做饭,意思意思也就过去了。

……

新一团团部。

电话挂断后,李云龙笑呵呵地看向苏墨:“你小子厉害啊,提前就把上面的心思猜透了!”

“我现在算是逃过一劫,可接下来三个月,我去哪儿找五千号人?”

这不是小事。

要在短短九十天里拉起一支五千人的队伍,难度可想而知。

李云龙眉头皱成了疙瘩。

苏墨却一脸从容,慢悠悠地说:“团长,其实要实现这个目标,也不是完全没路可走。”

李云龙立刻来了精神:“快说,有什么主意?”

苏墨点点头:“要想迅速壮大队伍,我的建议是——化整为零,分散发展。”

……

各自为战,独立扩张。

这个思路,源自他对过往战例的深入琢磨。

由于《亮剑》剧情设定,李云龙的独立团在赵家峪遭遇大规模扫荡后伤亡惨重,便在此地休整。

部队采取了分散行动、各自发展的策略。

这样一来,在敌后根据地,捌陆军有了扩编的空间。

而李云龙又是个善于拉队伍、搞装备的狠角色,队伍分散到各个区域后,迅速壮大起来。

原本满员才一千多人的独立团,竟发展成了八个营共计七千人的大部队。

这就是“化整为零、自主发展”的实际成效。

因此,若要在三个月内组建一个五千人以上的加强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再次采用这种模式——分散力量,独立扩张。

李云龙听完苏墨的建议,沉思片刻,点头说道:“这主意不错!”

“苏墨啊,你脑子灵光,就这么干。”

事不宜迟,时间紧迫。

第二天一早,李云龙立刻召集全团各营各级骨干集合。

经历了苍云岭一战,各营各单位都已残缺不全。

排,是军队中最基础的作战单位,由若干班组成。

捌陆军实行三三制编制,一个连大约一百二十人,一个排则在四十人左右。

苏墨担任一营一连一排的排长,可眼下整个排只剩二十人,兵力折损过半。

李云龙站在队伍前,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问道:“同志们,你们知道我李云龙最佩服什么动物吗?”

“是狼。

狼这东西,既凶又精,尤其是成群结队的时候,连虎豹见了都得绕道走。”

“从今天起,我要让所有小鬼子都知道,只要碰上我们新一团,就跟撞上了群狼一样,是一群会扑上去撕肉咬骨的恶狼!”

“在狼眼里,每一个敢叫阵的敌人,都是口中的猎物,最后都会变成牙缝里的碎渣。

所以我们这支队伍,就叫‘狼团’,每次遇上鬼子,就得啃下他们的肉,嚼烂他们的骨头。”

“狼走千里为吃肉,狗行万里只为屎,这是天性,也是道理。”

“苍云岭那一仗,咱们伤得重,各营各连元气大伤。

为了尽快恢复实力、扩大队伍,我决定:全团以排为基本单位,打散建制,各自发展!”

“我已经给上级立了军令状,三个月内,必须把新一团拉到五千人以上的加强团规模。

你们的任务,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招兵买马、筹措武器、解决供给!”

张大彪举手问:“团长,什么叫各自发展?具体怎么搞?”

李云龙答得干脆:“很简单,你们现在就是一个独立作战单元,自己想办法拉人、搞枪、找粮。

这三个月,打仗不用请示团部,缴获的东西也不用上交,全归你们自己支配!”

三营长王怀保皱眉道:“可有的排现在只剩几个人,怎么单独行动?”

李云龙摆摆手:“原则上是以排为单位,但允许你们灵活组合,连与连之间、排与排之间可以自由搭伙,怎么方便怎么来。”

“我只有一个要求:三个月后,每个营必须扩编到两千人左右!”

目前新一团下辖三个营。

每营两千人,总共就是六千人,足够支撑一个五千人以上的加强团了。

“记住,我们新一团出去的每一个人,都得像个剑客,遇到敌人就要亮剑!”

“什么叫亮剑?古时候两个剑客狭路相逢,哪怕对方是天下第一高手,明知打不过,也得拔剑迎战。

就算倒下,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这才是军人的骨气!”

“听明白了没有?出去之后给我争气,别给老子丢脸!”

“明白!”

全场齐声应和,气势如虹。

亮剑精神!

这是新一团的魂魄!

一支队伍要是没了魂,再多人也是乌合之众。

会议简短结束,苏墨带着一排仅剩的二十名战士踏上了征程。

按照李云龙下达的目标,一个营要扩充至两千人。

每营三个连,平均下来每连要拉起七百人左右。

每连三个排,意味着每个排需发展到两百余人。

也就是说,苏墨只需将手下这二十人翻上十倍,便算完成任务。

但这,远远不是他的真正打算。

苏墨心里清楚,这三个月至关重要,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壮大一排的力量。

他的目标不是守着现有的两百来人勉强应付,而是要让这支队伍迅速成长,能扩就扩,打造成一支真正能扛得住日寇进攻的硬骨头部队。

离开李家峪后,他便带着队伍往东边进发。

太阳升到头顶时,部队正穿行在山间小路上,脚下的石道蜿蜒曲折,四周林木掩映。

突然——

砰!砰!砰!

几声枪响从远处传来,断断续续,却格外刺耳。

苏墨立刻停下脚步,全排战士瞬间进入战斗状态。

虽然此刻手头只有二十号人,但个个都是苍云岭血战里活下来的精锐,经历过炮火洗礼,反应快、胆子大、枪法准。

“排长,前头有动静!”一名战士低声提醒。

苏墨眯眼望向前方:“走,过去看看。”

枪声并不远,顺着山势悄悄摸上去没多久,他们就在一处坡顶发现了情况。

山下是一条狭窄的土路,平坦处尘土飞扬,一队骑兵正穷追不舍地撵着两个穿着捌陆军军装的身影。

那两人正是丁伟和他身边的警卫员。

身后紧跟着的,是足足一个排的伪军骑兵,四十多号人骑马扬鞭,气势汹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