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10章 我倾向捌陆军。

苏墨要做的,主要是把他们带入正轨,教他们如何打仗、如何配合、如何在战场上应对突发状况。

诸如进攻推进的队形、战术穿插的动作、遭遇敌情时的处置流程……这些才是真正的战场本事,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老兵手把手带出来。

这群人悟性很高,学得也快。

不过五天工夫,三十多个新兵已经初具作战能力,能拉出去打硬仗了。

接下来,就得让他们见见血,真刀真枪地检验一下成色。

这五天里,苏墨也没闲着,派出多路侦察员四处打探消息,为下一步扩编队伍做准备。

部队要想壮大,光守着新中村这一亩三分地可不行。

这天清晨,外出侦察的战士赶了回来,直奔苏墨住处。

“排长,有情况!”那战士压低声音,“好消息,送上门的大机会。”

几天奔波总算有了回音。

苏墨立刻追问:“说,什么情况?”

“我们摸清了,七里镇有个伪军加强连,打算脱离鬼子投诚,但到现在还没找到靠山。”

“咱们不是正缺人吗?这不正是收编的好时机?”

加强连编制虽不固定,但在眼下这种局势下,一般也就比普通连多配一两个排,人数大致在一百六到二百之间。

而七里镇这支正好满编,整整两百人。

这无疑是一支可观的力量。

可问题在于,七里镇地处敌占区,周边形势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包围。

苏墨皱眉问:“七里镇那边的情况查清楚没有?”

“查清了。”战士答道,“镇上驻着一个伪军营,外加一支曰军小队。

离最近的万家镇有三十公里,那里驻着一个骑兵营。

要是他们出兵支援,骑马赶来也得一个多小时。”

万家镇的战马,苏墨早就惦记上了。

但现在更紧要的是先把七里镇这支有意反正的伪军拿下来。

他沉吟片刻说道:“想收编他们,首先得拔掉那支曰军小队。”

“只要我们行动隐蔽,不惊动周围据点,附近的伪军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也不会贸然增援。”

“不管怎样,先把这支队伍吃下再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第二天拂晓,天刚蒙蒙亮,苏墨便带队出发。

从新中村到七里镇,徒步急行需两个小时,骑马则只需一个小时。

这次行动,他只带了十二人,每人一匹马。

这十二人中,十个是新一团的老兵,经验丰富;另两个是刚入伍的新兵,其中之一便是顺溜。

深入敌占区,人多反而容易暴露目标。

况且对方既然有意投诚,也没必要兴师动众。

但如果这支伪军并非真心倒戈,而是设下圈套,那就算苏墨带上五十多人,也可能折在里面。

对此,他早已心中有数。

一行十二人策马疾驰,直奔七里镇而去。

七里镇长期被日伪军占据。

由于曰军兵力吃紧,只能控制几个重要集镇,平时靠从这些据点出击,下乡“扫荡”或实施“清乡”。

驻守此地的伪军加强连,隶属于皇协军第四混成旅第129营第四连,原属该旅一个非主力连队,后因任务加重被临时强化编制。

所谓混成旅,是由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多兵种合成的独立作战单位,通常兵力在四千人左右,属于特殊时期设立的综合性建制。

这类部队结构完整,一般设有指挥机构、作战部门、后勤系统,并配有作战营、炮兵营、通信连、工兵连、警卫连、侦察分队、卫生队、修理班以及直属保障力量,具备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129步兵营第四连与万家镇骑兵营,同归第四混成旅管辖。

连部里,赵东海正和副连长陈正国低声商议着起义的事。

“老陈,咱们内部的人清理得怎么样了?”赵东海问。

“妥了。”陈正国压低声音答道,“藏在连里的鬼子耳目,还有那些心思不稳、靠不住的家伙,都摸清底细了。

只要咱们动手,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们控制住。”

这个第四连原本是中央军122团下辖的一个加强连。

后来团长叛变投敌,带着全团倒向曰本人,成了皇协军,这第四连也被裹挟其中。

可它并非乌合之众,而是正经受过正规训练的作战单位,战斗力远非一般伪军可比。

赵东海点点头:“行,那就找机会干他娘的一票!这种不上不下、两头不是人的日子,老子过够了。”

“对!”陈正国盯着他说,“可连长,咱们真反了之后,往哪儿去?跟哪边走?”

……

虽然已下定决心反正归正,但下一步投奔谁,两人还没拿准。

中央军?晋绥军?还是捌陆军?

中央军是绝不能回去了——他们本就是从那儿出来的,早已寒心。

眼下只剩下两个选择:晋绥军或捌陆军。

赵东海看着陈正国道:“你觉着,咱该靠哪一边?”

陈正国沉吟片刻,说道:“我倾向捌陆军。

前阵子听说他们一个团就把坂田联队打垮了,那是实打实跟小鬼子拼命的队伍。

跟着这样的部队打鬼子,才痛快!”

“反观晋绥军,总想着保存实力,遇事能躲就躲,不愿硬拼,骨头不够硬。”

这话出自一个小小的副连长之口,却一针见血地道破了阎锡山的心思,可见此人眼光不浅。

赵东海深有同感:“我也这么想。”

“可问题来了,咱们没跟捌陆军打过交道,人家肯不肯收我们这支部队?会不会信得过?”

陈正国默然一阵,缓缓开口:“就算落草为寇,也不想再当汉奸了。

现在这样活着,真是里外难做人啊。”

“鬼子瞧不起咱们,乡亲们骂咱们是卖国贼,连累子孙后代都要被人戳脊梁骨。”

赵东海重重点头,神情凝重。

……

七里镇。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行军,苏墨一行十二人乔装改扮,终于抵达镇外。

镇口设有岗哨,一个排的伪军正在盘查进镇百姓,旁边还修了简易工事,架着一挺轻机枪,其余都是步枪。

苏墨此行只有一条原则:智取,不可强攻。

老百姓排着队接受搜身检查,慢慢轮到了苏墨。

两名伪军拦住他,喝问:“从哪儿来的?进镇干什么?”

苏墨不慌不忙,直视对方:“太行山来的,来找你们连长。”

太行山?

一听这三个字,几个伪军脸色微变。

太行山脉横跨四省,北起西山,南至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四百余里,历来是战略要地。

更重要的是,那里是捌陆军活动的核心区域。

眼前这人竟来自太行山,莫非是那边的人?

伪军顿时警觉起来,上下打量着苏墨:“你找我们连长什么事?”

“有要紧事商量。”苏墨语气平静。

伪军迟疑了一下:“在这等着,我去通报一声。”

随即向上级汇报,排长立刻通知了赵东海和陈正国。

一听来人是从太行山来的,两人心里早已起了波澜——极有可能是捌陆军方面的人。

正愁找不到门路接触捌陆军,这会儿机会自己送上门来了。

两人当即决定见一面,便命伪军将苏墨带到营部。

不过为了稳妥,只能他一人进去,武器一律不准带。

苏墨毫无惧色,独自一人走向连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连部内,赵东海与陈正国早已等候多时。

见到苏墨进门,几人相对而坐,气氛一时沉静。

赵东海上下打量了一番苏墨,终于开口:“不知这位兄弟是哪条道上的?”

苏墨也不绕弯子,坦然回应:“赵连长,陈连长,我也不多客套了。”

“我叫苏墨,是捌陆军新一团一排的排长。

听说二位有意摆脱伪军身份,弃暗投明,不知道有没有心思跟我们一起干点正经事?”

“只要你们肯过来,咱们就是一家人。

往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起上阵杀鬼子!”

新一团?

一听这名字,赵东海和陈正国脸色都微微一变。

苍云岭那一仗,捌陆军新一团正面击溃坂田联队主力,还把坂田信哲给收拾了,这事早就在晋西北传得沸沸扬扬。

他们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人竟真是新一团的人。

赵东海仍皱着眉,语气谨慎:“苏排长,恕我直言,你说你是新一团的,可我们凭什么相信你呢?”

陈正国也附和道:“是啊,苏排长别怪我们多心,眼下这种时候,不得不防。”

两人都是久经风浪的角色,哪能随便来个人自称是什么部队的,就立刻点头相信?毕竟谁也不认识苏墨,这般提防也是人之常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