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代表最高优先级的短促震动,像一根针,狠狠扎进林夕紧绷的神经。她跪坐在沙发边的地毯上,一只手还搭在陆辰希滚烫的额头上,另一只手却已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目光在书房方向与陆辰希苍白痛苦的睡颜之间急速切换。
接,还是不接?
周屿是陆辰希最信任的战友,是此刻外界唯一可能知晓部分真相并提供援助的人。但“内鬼”的阴影如同剧毒的藤蔓缠绕在心头——如果渗透已经到了能监控陆辰希私人“安全屋”的地步,谁能保证周屿的通讯线路绝对安全?这通讯息,是雪中送炭,还是引狼入室的陷阱?
陆辰希沉重的、带着灼热气息的呼吸声在耳边清晰可闻。他需要医生,需要更专业的医疗干预,但他的状况,以及他们正在面对的敌人,决不允许他轻易暴露在医院这种公共场所。而她自己,孤立无援,背负着那个可怕的验证结果,如同抱着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不能再等了。必须做出抉择。
林夕深吸一口气,眼神由一瞬间的慌乱转为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她轻轻将陆辰希额头上有些融化的冰袋换下,用毛巾细致地擦去他额角的冷汗,仿佛在进行某种郑重的仪式。然后,她站起身,脚步放得极轻,却异常沉稳地走向书房。
她没有立刻去碰那部仍在无声彰显存在感的加密通讯器。而是先快速扫视了一眼陆辰希绘制的那张脉络图,目光在“K-13”和周屿的代号上短暂停留。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陆辰希之前与周屿通讯时,偶尔会提及的、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用于在极端情况下确认身份的、非标准的暗语习惯——那可能是一个词的特定用法,一个问题的独特问法,无关技术,只关乎长期的默契。
她拿起通讯器。冰冷的金属外壳触感让她指尖微颤,但她稳稳握住。屏幕上只有一行加密代码和代表周屿来源的标识符。她没有直接点击解码,而是调出了手动输入界面,深吸一口气,模仿着陆辰希简洁甚至有些冷硬的语气,输入了一条极其简短、看似没头没脑的询问:
【‘老地方’的咖啡,还是double shot?】
这是陆辰希曾经随口提过,他和周屿熬夜攻坚时,周屿固定会点的提神配置,但他自己从不喝那么浓的。一个看似平常的、关于咖啡偏好的问题,在这种危急关头发出,极其突兀,却正是对默契的终极考验。如果是真正的周屿,立刻就能察觉到这绝非陆辰希平常的通讯风格和内容,并能意识到这是在确认身份。
信息发送出去,如同石沉大海。每一秒的等待都无比煎熬。林夕紧握着通讯器,手心沁出冷汗,耳朵警惕地听着客厅里陆辰希的动静,生怕他病情出现反复,也怕这短暂的通讯被追踪定位。
大约过了一分钟,感觉却像一个世纪那么长。通讯器再次震动,回复来了。
【老大?!你怎么样?咖啡?现在哪是喝咖啡的时候!‘K-13’线彻底断了,清理得非常专业,我们之前标记的另一个疑似关联IP也在同一时间消失了!对方反应太快,我们在被动防御下很难跟进。你那边安全吗?需要我做什么?】
回复的内容充满了周屿特有的、带着技术宅式焦急的语无伦次,并且精准地回避了咖啡问题本身,转而聚焦于更紧急的“K-13”和局势汇报。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通讯语气的不寻常,直接问出了“你怎么样?”。
林夕紧绷的心弦稍微松弛了一毫米。这反应,符合周屿的性格和对陆辰希的关心。内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周屿本人的嫌疑,在此刻似乎降低了一些。
她不再犹豫,立刻敲击虚拟键盘,言简意赅:
【我是林夕。辰希高烧昏迷,情况不好。需要紧急医疗支持,但必须绝对隐蔽、安全。端口验证结果:不安全。怀疑深度渗透。】
信息发出。这一次,回复来得更快,几乎是瞬间:
【地址发我(用老算法加密)。医疗问题我来解决,保证干净。渗透情况已了解,暂停所有主动通讯,等我联系。保持警惕。】
看到“老算法”和“保证干净”这几个字,林夕终于稍稍松了口气。周屿明白了,不仅明白了陆辰希的状况,更明白了那潜藏的、无孔不入的监控威胁。他给出了解决方案,并主动切断了这条可能已被关注的线路。
她不敢耽搁,立刻用陆辰希很早以前教过她的一种基于特定书籍页码和单词的、几乎无法被机器破解的原始加密方法,将公寓地址加密后发了过去。做完这一切,她立刻清除了这条短暂通讯的所有本地记录,并将通讯器彻底关机,放入一个金属盒子中隔绝信号。
回到客厅,陆辰希依旧昏睡着,呼吸似乎比刚才更加灼热和急促。林夕打来冷水,不停地为他更换额上的毛巾,擦拭脖颈和手臂进行物理降温。她的动作轻柔而迅速,眼神却不时飘向窗外,带着担忧与期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